第13章 传下去,长公主要相亲了,大相特相

作品:《长公主追杀我九条街,只为逼我做嫡长闺

    “卑职以为,慕小姐此言,正合圣上仁德之心。”


    沈彦之的声音清朗如玉,他向李元樟深深一拜,身姿挺拔如松。


    “圣上方才所言,夫妻当共患难,相濡以沫。慕小姐主动请求学习治政之道,正是要做一个贤内助,辅佐王爷,此等深情与远见,难道不正是圣上所期望看到的佳话吗?”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恳切,目光扫过龙椅上的皇帝,不卑不亢。


    “况且,长公主殿下开府听政,乃是圣上您开万古之先河,是何等的英明决断。若慕小姐能入永乐署学习,日后也更能体会圣上您平衡朝局的苦心,于国于家,岂非美事一桩?”


    这番话滴水不漏,既将慕怀初的请求包装成了对皇权和婚姻的忠诚,又不动声色地将一顶高帽稳稳戴在了李元樟头上。


    李元樟眯起双眼,如鹰隼般审视着阶下这个年轻的状元郎。


    有点意思。


    这小子,是个不见血的刀笔吏。


    慕怀初在李元棋怀中,暗暗松了一口气,后背的伤口因这片刻的松懈而传来更清晰的痛感。


    她就知道,沈彦之绝不会让她失望。


    这位未来侍奉两朝君主的权相,此刻已展露出他那足以搅动风云的政治智慧。


    “状元郎,说得很好。”


    李元樟缓缓点头,靠回龙椅,指节轻轻敲击着扶手,发出沉闷的声响。


    “既然如此,朕便准了。”


    他话锋陡然一转,目光如冰冷的毒蛇,滑向了一旁始终沉默的长公主李元樱。


    “不过,朕有个条件。”


    慕怀初的心猛地一紧。


    来了。


    真正的杀招,现在才亮出来。


    “皇姐既然开府听政,为民请命,朕这个做弟弟的,自然要多加关怀。”


    李元樟的目光落在李元樱身上,带着一种令人作呕的、伪装的温情。


    “朕听说,皇姐这几日为了那个商队被劫的案子,宵衣旰食,京兆府尹在你的督促下,三日便破了案,抓获劫匪十余人,追回货物大半。皇姐,辛苦了。”


    李元樱面色平静无波,仿佛他说的是别人的功绩:“皇上圣明,臣不敢居功。”


    “哈哈,皇姐还是这么谦虚。”


    李元樟的笑声在殿内回响,却让人感觉不到一丝暖意。


    “不过啊,朕也听到些风言风语。说皇姐审案时,雷霆震怒,京兆府尹被吓得当场跪地求饶,涕泪横流。这……传出去,恐怕有损我皇家威仪,让百官以为,皇姐你刻薄寡恩啊。”


    此言一出,殿内空气瞬间凝固。


    这是敲打!是警告!


    皇帝在指责长公主执法过严,越俎代庖!


    李元樱垂在身侧的手悄然收紧,指甲刺入掌心,她面上却依旧镇定:“臣只是秉公执法,在其位,谋其政。若有不妥之处,还请皇上指正。”


    “指正倒不必。”


    李元樟摆摆手,语气看似随意,实则暗藏杀机。


    “朕只是想提醒皇姐,水至清则无鱼。这些官员,毕竟都是朝廷的栋梁。你把他们都吓坏了,以后谁还敢为朝廷办事呢?”


    这番话,诛心至极。


    明着是关怀,实则是警告李元樱,她动的人,都是他的人。


    慕怀初咬紧下唇,这个皇帝,阴险到了骨子里。


    他总能将黑的说成白的,将构陷说成关怀。


    就在这凝滞的死寂中,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响起。


    “皇叔,颂儿觉得姑姑做得很好。”


    素昭郡主李颂恩从柳美人身后探出小脑袋,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满是纯粹。


    “坏人欺负老百姓,姑姑惩罚他们,难道不对吗?”


    童言无忌,却如一记耳光,扇在李元樟的脸上。


    他的脸色,肉眼可见地沉了下来。


    “郡主说得对。”


    慕怀初抓住时机,立刻开口,声音虽虚弱,却字字清晰。


    “长公主殿下惩恶扬善,为民请命,正是我辈女子的楷模。若是连这份公义之心都要被指摘为‘刻薄寡恩’,那这开府听政,又有何意义?岂不是成了装点门面的摆设?”


    她的话掷地有声,引得不少臣子暗暗交换眼色。


    李元樟的眼神,瞬间变得无比危险。


    好个慕怀初!


    竟敢当着满朝文武,公然反驳他!


    李元棋斜眼轻抬,看了看震怒的皇帝,不发一言,只是悄悄把慕怀初朝怀里搂紧了些。


    此举既是安抚,亦是撑腰。


    可是,尽管他极力克制小心,却还是让慕怀初背后吃痛,忍不住轻轻“嘶”了一声。


    “慕小姐言重了。”


    沈彦之再次出列,从容不迫地为慕怀初解围,也为皇帝搭好了台阶。


    “卑职以为,长公主殿下之所以能够如此雷厉风行,恰恰是因为有圣上您在背后给予她足够的权力和信任。这份魄力,这份信任,才是长公主能够秉公执法的底气。这,正说明了圣上的胸襟如海,英明神武!”


    他一番话,巧妙地将李元樱的“功”,再次归于皇帝的“德”。


    李元樟听了,紧绷的面色终于稍缓。


    这个状元郎,确实是个人才。


    “也罢,既然你们都这么说,那朕就放心了。”


    李元樟重新坐正,语气恢复了帝王的威严。


    “不过,朕还有一事要宣布。”


    他的目光越过众人,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再次罩向李元樱。


    “皇姐年纪不小了,也该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了。”


    轰!


    此言一出,满座再次哗然。


    李元樱的脸色,瞬间血色尽失,变得一片铁青。


    她就知道,他绝不会轻易放过自己!


    “朕已经为皇姐物色了几位青年才俊,都是今科新进士中的佼佼者。”


    李元樟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仿佛一道圣旨,已经落下。


    “改日,朕会安排他们入宫与皇姐见面。皇姐,你可要好好把握,莫要辜负了朕的一片苦心。”


    李元樱紧紧握着拳,掌心的刺痛让她保持着最后的清醒。


    重生一世,她拼尽全力,就是为了摆脱被人当做棋子随意摆布的命运!


    可到头来,他还是要用婚姻这座牢笼,将她死死锁住!


    “不过……”


    李元樟话锋一转,目光落在了那个小小的身影上。


    “朕看颂儿与皇姐很是亲近。不如这样,若皇姐同意这门亲事,朕便准许颂儿,每月可有十日,住在你的公主府。如何?”


    李颂恩闻言,眼中瞬间闪过一丝剧烈的光芒,那光芒里有渴望,有期盼,却又很快被愧疚和恐惧淹没。


    她明白,皇叔这是在用她,威胁她最敬爱的姑姑。


    可是,离开这座冰冷、危险的皇宫,哪怕只有十天,对她而言,也是天堂般的诱惑。


    李元樱看着李颂恩那双写满挣扎的眼睛,心,像是被狠狠揪了一下。


    这孩子,是皇长兄唯一的血脉。


    在这深宫里,过得太苦了。


    她深吸一口气,缓缓地,一字一顿地开口。


    “既然是皇上的苦心,臣,自当遵从。”


    她顿了顿,抬起眼,那双死寂的眸子里,竟闪过一丝狡黠的光。


    “不过,臣也老大不小了。既然要选夫婿,自然要精挑细选。不如……多看几个,也好做个比较。”


    李元樟眉头微皱。


    这个女人,又想耍什么花样?


    “皇姐的意思是?”


    “臣的意思是,与其匆忙定下,不如将范围扩大些。不仅是新科进士,京中那些世家大族的青年才俊,若有品行端正、才华出众的,不妨都让臣见一见。毕竟,这关乎臣的终身幸福,不可草率。”


    李元樱的话说得冠冕堂皇,滴水不漏,实则是在用拖延之计,打乱李元樟想尽快用姻亲控制她的全盘计划。


    李元樟沉吟片刻,最终冷笑一声。


    “也好,那就依皇姐所言。”


    他倒要看看,她能拖到几时。


    角落里,陆之舟一直挺得笔直的脊背,在听到这番对话后,微不可查的垮了一瞬。


    他眼中的光,黯淡了下去。


    原来,长公主殿下……真的要选婿了。


    看来,她对自己,终究是……没有任何不同的。


    慕怀初将他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暗叹一声。


    这误会,可就深了。


    就在这时,李元樱忽然再次开口,声音清越,响彻大殿。


    “皇上,臣还有一事相求。”


    她的目光,精准地落在了陆之舟的身上。


    “永乐署初立,办案缉凶,恐怕会招来不少宵小之辈的仇视。臣,斗胆,请皇上准许,将骁骑营的陆之舟将军,调拨给臣……”


    整个大殿都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她接下来的话。


    李元樱微微一笑,吐出最后三个字。


    “当护卫。”


    一石激起千层浪!


    让一个战功赫赫、前途无量的少年将军,去给长公主当一个区区护卫?


    这是何等的折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