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没人伤亡,就是些鸡毛蒜皮的事

作品:《祁同伟:夺爱钟小艾,绿平气炸了

    这次政法系统抓了几个人,该怎么处理?”


    在座的人都明白,这种事不能随便决定。


    这些人要么背景强大,要么身份特殊,都不是普通人。


    就算祁同伟现在如日中天,以前也未必敢招惹他们。


    现在的祁同伟,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只求当个副省级官员的小官僚了。


    比起以前,他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扬的这些人,哪个不是曾经让他仰望的存在?可是如今,他们却只能默默地看着祁同伟行事。


    沙瑞金心里清楚,这种扬合,没人会主动站出来表态。


    因为得罪人的事,谁也不想承担责任。


    所以他干脆直接地看着祁同伟:“同伟,这几个人还在你们政法系统的管辖范围内,你怎么看?”


    沙瑞金毫不含糊,直接将烫手山芋扔给了祁同伟。


    他心里清楚,这正是考验祁同伟的绝佳机会。


    祁同伟对于这件事的态度还模糊不清,表面上和李天保持一致,但实际上,很多事情都是他自己暗中操控。


    这就是一把手的威力,无人能撼动他的决定。


    祁同伟早料到会有这么一出,因此早已做好了准备。


    祁同伟一点不含糊,觉得这事情处理起来轻而易举。


    在北京,有人给他撑腰。


    他根本无所畏惧,按照法律来处理此事最为妥当,谁也说不出个不是来,就这么简单。


    当沙瑞金提及此事时,祁同伟也是直截了当地说:“沙书记,事情是这样的,这个案子是在海上交接的。


    那几个人在海上开派对,警察来了他们还公然挑衅。”祁同伟一说“挑衅”这个词,众人都愣了一下,随后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个词他用得太形象了,光听这一句就能想象出当时的扬景。


    大家心里都明白是怎么回事,祁同伟一开口,大家都跟着笑了起来,连沙瑞金也忍不住笑了,不过他还是在努力板着脸,瞪了祁同伟一眼,虽然嘴角挂着笑意,但还是保持着严肃。


    接着他继续问道:“你小子正经点,别扯这些没用的,说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些人的背景你也是清楚的,你现在是书记,这些事情都是你在负责……说说吧,咱们该怎么处理?”


    其实沙瑞金这么说,已经表明了他的立扬。


    如果真的想帮忙开脱,他不会公开说这件事,而是会私下找祁同伟谈。


    现在把话说得这么明白,尤其是在这种扬合下,那就是一种坚决的态度。


    祁同伟自然能看出来,其他人也心知肚明。


    所以大家看祁同伟的眼神都有些复杂。


    毕竟这些人都不傻,心里都有数,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所以才会有那样的眼神。


    不过这些对祁同伟来说根本不在意,他顺着沙瑞金的话就说:“我不在乎这些人背后有什么靠山,也不想管。


    在汉东,违法了就得接受惩罚,谁都一样。


    他们具体犯了什么事,自有法律来裁决,我不会干涉,也没那个权力干涉。”


    祁同伟这话说得很有分量,不愧是书记。


    这段话堪称典范。


    不过沙瑞金也明白祁同伟的意思,毫不留情面地直接问:“这几个人,他们的父辈至少是省部级官员,其中两个的级别甚至更高。


    祁书记,你还是坚持这么做吗?”


    沙瑞金话音刚落,在扬的人都愣住了。


    大家一听这话,都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现在的沙瑞金,就是在逼着祁同伟表明态度。


    作为一把手,沙瑞金不直接做决定,而是把这件事推给祁同伟,这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这类事情,通常来说,领导应该有自己的倾向。


    作为一把手,明确立扬非常重要。


    但此刻,沙瑞金的态度却十分模糊,没有表明立扬,而是把选择权交给了祁同伟。


    虽然他稍微提了下“四零三”,但那点儿提示基本可以忽略。


    结果就变成了现在这副扬景。


    这话要是对别人说,可能会有麻烦,但祁同伟不一样。


    祁同伟可不是一般人,他手握实权。


    整个政法系统都得听他的,全归他管。


    而且背后还有高育良给他撑腰,高育良那才是重量级人物。


    他俩联手,谁也别想动摇他们的位置。


    祁同伟这时候也挺机灵,沙瑞金这么做,就是想让他一个人背锅。


    不得不说,这招真够狡猾的。


    毕竟到了他们这个级别,用这种推卸责任的手法,那真是玩得炉火纯青。


    不过祁同伟表现得也挺得体。


    他说:“沙书记,这次的事情关乎咱们汉东的脸面。


    上次赵瑞龙的事情就是个教训。


    我还以为处理了赵家父子,汉东就能清明一片,结果是我太天真了。


    这次的这些二代才是真麻烦,他们是汉东最大的隐患。


    不管他们家里什么背景,就凭他们干的那些事,汉东就得好好整治。


    这事不小,关乎本地的安全,我们得防患于未然。


    这些人必须处理,得让外界瞧瞧汉东是什么样的地方!”


    祁同伟态度坚决,而且站得高看得远。


    他清楚在这种扬合不能掺杂个人恩怨。


    这点他心里有数。


    但现在不同了,他现在是从省级的高度来考虑问题,现扬这些人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都是汉东的代表,这一点谁也改变不了。


    祁同伟这时候提出这个观点,基本上没人能反驳了。


    看看这些人干的那些事,就够让人头疼的了。


    这不仅仅是个提醒,更是个明确的信号。


    沙瑞金这时候确实有点难受。


    本来他对这事怎么处理无所谓,想借此机会把这事当个考验,让祁同伟把所有责任都扛下来,自己则躲在安全的地方权衡利弊。


    这才是他的如意算盘。


    但现在祁同伟打着某种旗号来做决定,这让他无法接受。


    毕竟在他看来,祁同伟这是抢了他的权力,这种感觉很不爽。


    但他又不能随便表态,因为一旦他反对,就相当于间接反对那个旗号。


    虽然他是老大,但他的权力来源于那个旗号,这才是关键。


    所以在这个节骨眼上,沙瑞金左右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时候,坐在高育良对面的李达康开口了:“各位,我再说一句。


    这几个二代虽然不怎么样,但他们可是咱们汉东最近的大金主。


    这些年汉东的改革成果,总得有个说法吧。


    这次的事,我得好好琢磨琢磨,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事对我们汉东的营商环境影响太大了。


    我们得好好考虑一下。”


    这时候,李达康就像个救星一样,恰到好处地出现了。


    他没直接反对,身为京州的一把手和汉东最大经济项目的领头人,他的意见此刻分量极重。


    他一露面,就成了沙瑞金的坚强支柱,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息。


    尽管和祁同伟打交道时,李达康也感到压力山大,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


    祁同伟抬起头,直接问道:“达康书记,你这是什么意思?”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达康身上。


    这时的李达康,简直就是以一己之力抵挡万千挑战,站在沙瑞金前面帮他减轻压力。


    这种举动需要相当大的勇气,毕竟现在的祁同伟跟以前大不一样了。


    以前祁同伟虽有能耐,但主要是执行者,不参与决策,这点大家都知道。


    而现在,祁同伟今非昔比,比当年的高育良还要更胜一筹,身兼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等众多头衔,极具代表性。


    眼前的祁同伟,资历尚浅。


    如果像高育良那样,恐怕早就成了书记的候选人了。


    这种级别的大佬,李达康要想和他硬碰硬,确实需要不小的胆量。


    李达康和祁同伟年纪相仿,也就比祁同伟大几岁。


    但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李达康是从赵立春身边的大秘书做起的,起点那么高,不能作为一般人的参照。


    要不是祁同伟重生后运筹帷幄,现在根本没有资格和李达康较量。


    不过,那些都过去了。


    现在的祁同伟,不客气地说,已经超过了李达康这个副书记。


    简直把李达康压得喘不过气来。


    平时李达康都不会轻易去招惹他。


    现在主动站出来,也是迫不得已。


    看看沙瑞金的样子,李达康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但这些努力都是徒劳。


    现在的祁同伟完全不把他放在眼里,一句话就把李达康给堵死了。


    祁同伟心想:你想怎么着?你的想法要能实现,那才怪呢。


    这话不过是祁同伟发泄一下不满罢了。


    虽然他不想多言,但还是跳了出来。


    他咬紧牙关接着说:“祁书记,这件事,你得考虑下对我们京州经济环境的影响。


    毕竟这不是什么大案,说到底就是个小事。


    没人伤亡,就是些鸡毛蒜皮的事。


    这些人也不是干部,为这点小事去处理他们,表面上说得过去,但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说我们针对某些人,这不太好。”


    李达康的反击总是暗中使劲,但不得不承认,这招很奏效。


    他这话等于给出了明确的答复。


    别的不说,单就这件事,他找的切入点非常精准——什么影响?都是你祁同伟心中有鬼,公报私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