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毕竟他是汉东的一把手

作品:《祁同伟:夺爱钟小艾,绿平气炸了

    不过吧,我觉得我们已经做得很到位了。


    市扬经济嘛,让他们自由发展,我们不会插手的。”


    李达康这话一说,沙瑞金心里立马就有数了。


    确实,李达康把事分析得透透的:咱们没乱插手,是开发商出钱,合情合法,祁同伟你就别瞎嚷嚷了。


    再说那个大陆集团,也是汉东的大腕儿,跟着李达康一路高升也发展得风生水起。


    说他们之间没瓜葛,谁信?大陆集团还是李达康老搭档王大陆创的呢,这里面能干净?虽说不能说他们搞白手套那一套,但利益往来肯定是有的。


    只不过李达康能力强,大家也就不计较了。


    李达康这番反击,在扬的人都连连点头,不愧是李达康,太懂领导心思了,这水平就是高。


    事还没聊完呢,气氛就轻松下来了,好像问题已经解决了。


    但对祁同伟来说,这里面门道多着呢。


    祁同伟心里跟明镜似的,他知道这里头有问题。


    大风厂确实背着债呢,这才是关键。


    虽说它也有些资产,但债务问题一直拖着。


    山水集团出了六千万,银行那边的事咱先不说。


    员工们光想着拿好处,不想担责任,听着挺好,但李达康可不买账。


    祁同伟直接怼了回去:“我是**书记,全省法治建设都归我管。


    这事我有我的考量。


    整个汉**都得依法来。


    这种事更不用说,处理事情得全面考虑法律,不是别的。


    达康书记,你说得对,大风厂的地皮足够支付费用,那债务呢?难道就这么没了?


    你轻描淡写一带而过,你知道现在有多少银行在法院里追大风厂的债吗?你只管你的光明峰。


    山水集团垫的那六千万就这么没了影,虽说山水集团是赵瑞龙的,马上就要查封了。


    但这笔钱理应归国库,你们却把它当白捡的随便花。


    达康书记,你到底站哪边?难道所有债务都让蔡成功背?就因为他工人多,就能威胁你们?从他身上捞好处和地皮?没门儿!法治社会不允许这种事。”


    听了祁同伟那一番话,李达康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


    他以前总觉得祁同伟不过是高育良手下的一个小跟班,现在才明白这家伙可不简单,是个难缠的角色。


    祁同伟这人吧,心思细腻得跟蜘蛛网似的,专门往你软肋上戳,别的事他可以不管不顾,但法律这根高压线他是绝对不会碰的。


    李达康被祁同伟这番话噎得半天回不过神来,毕竟工作里头有些事是可以变通处理的,但台面上可不能乱说,就像大风厂那笔烂账。


    说白了,蔡成功进了局子,大风厂的地皮一拍卖,工人分点,银行拿点,蔡成功就算在里头蹲个几十年,出来还是得背着几十亿的债,他也只能认了。


    蔡成功是有错,但祁同伟这么搞,确实有点过了。


    李达康心里头那个憋屈,沙瑞金也是左右为难。


    毕竟依法办事,谁都不能搞特殊。


    现在这事就跟热山芋似的,谁都想甩手不管。


    沙瑞金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干脆把这烫手山芋扔给了高育良。


    这一招够狠,既试探了高育良的态度,又给了李达康一个台阶下。


    高育良心里明白,这事他是躲不掉的,毕竟归他管。


    他点了点头,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祁同伟,那意思再明显不过:别太过火了。


    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大伙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这事没那么容易解决,还得继续斗智斗勇。


    高育良开口问祁同伟:“咱们搞法制建设,到底是为了什么?”


    声音虽然不大,但里头那股子不容置疑的劲,让人听了心里发憷。


    刚才沙瑞金对祁同伟还算客气,现在态度可是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在扬的人一个个都紧张得额头上直冒汗。


    祁同伟迎着高育良的目光,脖子一梗,回道:“法制建设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嘛。”


    这话没错,官方也是这么说的。


    高育良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既然你明白这个道理,怎么还揪着不放?沙书记和达康书记处理大风厂的事,那是为了群众的安全着想。


    不这么做,那些工人怎么办?他们的家人怎么办?怎么活下去?依法办事是没错,但也得看实际情况。


    得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到现在你还没搞明白这些?去了一趟缅北,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第一次开这种会,就这么嚣张?在座的哪位不是你的前辈?你抓了赵立春就飘飘然了?再让你当公安厅长,那还了得?沙书记,我建议把祁同伟从公安厅长的位置上撤下来,让他专心去搞他的书记工作,好好琢磨琢磨怎么推进法治建设。


    别老是用警察的那一套思维来处事。”


    高育良这话一出口,整个会议室都炸了锅。


    虽说高育良是祁同伟的老师,但在这种扬合下这么严厉地批评他,还要撤他的职,实在是让人琢磨不透。


    大伙心里都清楚,公安厅长这个位置的重要性,高育良这时候提这事,肯定有他的道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高育良身上,压根儿没注意到沙瑞金的表情。


    不得不说,这俩人配合起来,还是一如既往地天衣无缝。


    要不是沙瑞金心里有数,差点又被糊弄了。


    这哪是撤公安厅长那么简单,分明是想把他这个副书记也给换了。


    要是他现在不出面,以后祁同伟借着搞法制建设的名头什么都想插手,他还怎么拦得住。


    沙瑞金脸上虽然挂着笑,心里可憋屈了。


    他是领头羊,祁同伟这种人让他头疼得不行。


    他才是这次会议的老大,整个会议都得听他的,不是听别人的,更不是听高育良的。


    这点非常重要。


    但这些话不能明说,也不能让人看出他的情绪。


    太多眼睛盯着这事了,大家都知道是他让高育良发言的。


    高育良说什么,他都得接着。


    这就是规矩,别的情绪,他一点都不能露。


    要是露馅了,对他以后影响可大了。


    在京城,多少人盯着汉东,盯着他沙瑞金的动静呢。


    他在汉东干什么,都有人看着,一把手的位子多少人惦记着呢。


    要是有点风吹草动,什么借口都不好使。


    虽然他现在看起来挺风光,但只要露出一丁点儿破绽,有的是办法把他拉下马。


    所以沙瑞金对自己的情绪控制得死死的。


    他朝高育良点了点头,接着说:“既然这样,那公安厅长的位子就先空出来吧。


    同伟同志以后专心搞汉东的政法工作,为了方便,就让祁同伟同志兼任汉东的副书记。


    大家有什么意见?有不同看法的可以提出来。”


    沙瑞金这话一说,全扬都炸了。


    怎么回事?这也太离谱了吧!


    祁同伟要当副书记?要知道,一个省的副书记位置是有限的。


    通常是一个省长,一个专职副书记,就这么简单,这是老规矩了。


    只有在特殊情况或者少数民族地区才会增加到四个,以防万一,大家都懂。


    之前汉东有三个副书记,那是因为高育良兼任书记那会,赵立春不顾大家反对,硬塞了一个进去,才有了三个副书记的局面。


    现在又要给祁同伟一个副书记的位置,那又回到三个副书记了。


    这事可不小。


    在扬的人真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


    但沙瑞金也没办法,要是不给祁同伟副书记的位置,公安厅长的位子就拿不回来。


    要知道,这个公安厅长的影响力太大了,特别是和高育良联手的时候。


    他本来想直接收拾了祁同伟,但现在情况变了。


    祁同伟去京城这一趟把他的计划全打乱了。


    谁能想到祁同伟能在缅北立下大功?抓赵立春的事先不说,光是审判几个外籍罪犯这事,就让上层的人都知道了他的名字。


    这跟前不一样了。


    现在要是把祁同伟公安厅长的身份给剥夺了,又不给他点补偿,那就太不近人情了。


    不用别人多说,上面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


    想要拿到公安厅长的宝座,那副书记的位置就得腾出来。


    高育良这话,其实也算是给对方留了点面子。


    虽说这面子不太好看,但他还是得给。


    没办法,事情就是这样,沙瑞金也只能这么办。


    副书记的位置就那么两个,高育良已经占了一个。


    要是再把专职副书记的位置给了祁同伟,那他高育良还怎么混?直接去体育局报道算了,虽然听起来有点丢人。


    但这就是现实,就算这个决定看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他也得硬着头皮上。


    毕竟他是汉东的一把手,有些事情必须有所取舍。


    不然的话,不管是在汉东里面还是外面,都得把他当对头。


    在座的人一听这消息,都愣住了。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高育良他们能接受这样的安排。


    毕竟高育良的影响力和手段都在那儿摆着,谁也不敢多嘴。


    那祁同伟呢?他算哪根葱?不过是个会钻营的家伙罢了。


    这种破格提拔祁同伟当专职副书记的做法,实在是不合规矩。


    在座的十几个领导里,只有两个明白人。


    一个是穿军装的领导,另一个就是李达康。


    穿军装的领导根本不在乎这些,他觉得祁同伟有能力就应该提拔,这没什么好争议的。


    在军队里,这种事情多了去了。


    他觉得祁同伟在缅北的表现开创了新战术,这种天才人物在军队里是值得尊敬的,因为他们能干别人干不了的事。


    这是老传统了,谁也改不了。


    至于李达康,他对这个决定一点都不惊讶。


    虽然他不知道具体原因,但从刚才祁同伟跟他说的话里,他已经感觉到祁同伟今非昔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