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了解情况,猜测可能

作品:《穿成资本家小姐?搬空家产去随军

    不过这也能理解,换做其他人,娶了这般漂亮还优秀的姑娘,都会在意和重视的吧?


    说完了结婚的事儿,霍亦宸便关心起来了老领导那边的情况了。


    他这次特意来,就是想了解具体的怎么回事。


    不管是拍电报还是打电话,估计一两句话说不清楚。


    再说了,就算是电话里可以说得清楚,也不如亲自来了解情况好。


    若是等过去看看,指不定她媳妇儿还能找到研究治疗的方法。


    霍亦宸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媳妇儿懂得这方面的知识,但是既然媳妇儿说她会,霍亦宸便相信她会。


    这些传染病必须亲自来当地,看看具体情况,才能知道接下来的应对策略。


    李保国便将这边农扬那边的情况大概的说了一下。


    现在农扬那边不少人出现了高热,吐血的症状。


    按照他们青阳县医院医生的判断,有可能是传染病。


    所以现在青阳县的政府便对农扬进行封锁,不能让病传染开来。


    一旦感染的人多了,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


    他们青阳县的人口不少,医疗资源却不足,得病的人多,处理起来还是很棘手的。


    李保国提及了农扬那边的情况后,还提及了另一个消息。


    “听说我们南边的江宁市也出现了一种疾病,不少人员和农扬的人员一样,都有高热,吐血等症状。


    那边感染的人群更多,不知道和咱们青阳农扬的是不是一种疾病。”


    听完李保国说明的情况,霍亦宸更紧张了几分。


    出现了这种严重的传染病,老领导到底有没有被传染到。


    对比普通人,他们这些下放人员更难接受救治。


    万一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老领导会不会出意外?


    当初老领导帮着他不少,霍亦宸自然很担心这位领导,也害怕他出事儿。


    再就是他现在能娶到楚璃这么好的媳妇儿,都是当初老领导的安排。


    光是冲着这一份恩情,霍亦宸就不希望老领导出事。


    “媳妇儿,你觉得这是一种什么病?”霍亦宸在李保国描述完了情况后,看着楚璃询问道。


    楚璃心中已经有了一个猜测,但到底是不是还得亲自过去看看才能知道。


    在没有亲自过去看之前,还不能印证这个猜想。


    楚璃便冲霍亦宸道,“现在还不确定,明天过去了农扬,我亲自看看就清楚了。”


    霍亦宸便看向了李保国,冲李保国询问道,“保国,明天方便安排我们进农扬吗?”


    现在农扬是封锁的状态,他们不一定可以进去。


    所以这事儿就得要找李保国帮忙,看看他这边能不能给安排一下。


    李保国道,“这事儿我申请一下,应该能进去,不过进去之前肯定需要做好防护。


    亦宸,弟妹,我知道你们关心殷首长的情况,可是我觉得你们还是需要多考虑一下。


    农扬那边不少人都感染了,你们若是过去的话,还是很危险的。”


    霍亦宸和楚璃自然知道李保国这是出于善意才会和他们说这些,担心他们过去了之后被传染了,可能搭上了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


    现在国内的医疗资源不足,很多疾病的研究,治疗都有些跟不上。


    在此情况下,他们倘若被感染了,可能也会因为无法得到治疗而出现生命危险。


    可即便在李保国的提醒后,霍亦宸和楚璃还坚持过去看看。


    楚璃选择过去,并非莽撞了。


    她是从后世来的,后世对于很多传染病的研究治疗都已经很成熟了。


    在这年代可能觉得不得了,无法治疗的传染病,拿到后世却能有很有效的治疗方法。


    李保国见这两人坚持,便不好再说什么。


    这种事还是尊重他们自己的意见。


    都是成年人了,该清楚知道自己做一些事情的后果。


    现在这个点过去农扬不实际,所以在李保国的提议下,楚璃和霍亦宸在青阳县县城住一晚,明天再去前往青阳农扬。


    正好,李保国还提前申请一下,将手续办好了,明天才能带着楚璃和霍亦宸过去。


    等李保国这边忙完了工作后,楚璃和霍亦宸便提出请李保国吃饭。


    他们这次毕竟是找李保国帮忙的,既然麻烦了人家,请人家吃饭也是应该的。


    李保国听到霍亦宸和楚璃要请他吃饭却没有同意。


    李保国道,“你们大老远的过来,我是东道主,自然得我请客招待你们,请你们吃饭,哪有让你们请我吃饭的道理?


    走,亦宸,弟妹,你们正好都没见到你们嫂子,我带你们去我家,让你们认识一下。


    我再让你们嫂子做几个菜,咱们正好可以好好的聊一聊,叙一叙。”


    见李保国这么说,楚璃和霍亦宸都没有拒绝。


    于是三人一道,朝着李保国家走去。


    李保国当初退伍了之后,便被分到了老家青阳县工作。


    原本李保国家也是农村人,当初娶的媳妇儿同样是农村的。


    后来李保国在城里得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后,两口子便搬来了县里。


    现在李保国带着媳妇儿孩子在县里定居了,日子虽然过得不算富裕,但是对比普通人不算差的。


    其实这年头,只要能在城里混下去,能在城里安家,就足够让人羡慕的。


    毕竟城里户口每个月都能领商品粮,不像农村人,得下地干活儿挣工分才能分到粮食。


    也正因为如此,现在城里户口比农村户口吃香。


    农村人都希望能成为城里人,城里人则是有些瞧不起农村人。


    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城里户口商品粮的政策取消了,城市户口也就没之前那么吃香了。


    李保国家住的是县城的一处小平房,独门独院的,对比城里的筒子楼住起来还是更宽敞舒服的。


    就是对比筒子楼的位置,稍微地偏了那么点点,但是李保国觉得这个影响不大。


    到了家门前,李保国敲了敲门,很快便见到里面有人来开门了。


    来开门的是李保国的儿子,看着也就七八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