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帝王之末

作品:《李承乾拥兵百万,父皇请称太上皇

    飞蓬。


    他也看到了,那柄寄宿在他体内,充满了毁灭与不祥气息的魔剑。


    “你的身上,藏着一件很有趣的东西。”


    李承乾缓缓说道。


    景天闻言,吓得魂都快没了。


    他……


    他怎么知道的?!


    那个红毛怪人塞剑给自己的事情,明明没有任何人看到!


    “也藏着一个,连你自己,都忘了的,有趣的灵魂。”


    李承乾的话,让景天彻底懵了。


    什么东西?


    什么灵魂?


    这位皇帝陛下,到底在说些什么?


    “陛下……草民……草民愚钝,听不懂您在说什么……”


    景天哭丧着脸说道。


    “听不懂没关系。”


    李承乾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以后,你会懂的。”


    他不再理会一脸懵逼的景天,目光,转向了最后一个,也是最不安分的一个人。


    唐雪见。


    “唐家堡的大小姐?”


    李承乾看着她。


    “民……民女在!”


    唐雪见被他一看,心里直发毛,但还是强撑着,没有像景天那样直接跪下。


    “你祖父唐坤,倒是个人物。可惜,唐家堡,在他之后,一代不如一代了。”


    李承-乾淡淡地评价道。


    这番话,让唐雪见又气又急,却又不敢反驳。


    因为,她知道,皇帝陛下说的,是事实。


    “你不用紧张。”


    李承乾看着她,“朕对你唐家堡,没什么兴趣。”


    他的目光,重新回到了景天的身上。


    “从今日起,你们二人,就留在长安。”


    “李君羡。”


    “臣在。”


    一直静立在殿门的李君羡,大步入殿,单膝跪地。


    “给他们安排一个住处,好生‘招待’。没有朕的命令,不准他们离开长安半步。”


    “另外,从天策府中,挑选一些基础的修行法门,让他,也学一学。”


    李承乾的手指,指向了景天。


    “是!”


    李君羡领命。


    景天闻言,彻底傻眼了。


    让他……


    修行?


    他一个当铺伙计,最大的梦想就是吃喝不愁,现在竟然要让他去学那些神仙才学的东西?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陛下!草民……草民不想修行啊!”


    景天脱口而出。


    “这,由不得你。”


    李承乾的声音,不容置疑。


    “你的命运,从你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不属于你自己。”


    “你,是朕的棋子。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按照朕给你规划好的路,走下去。”


    李承乾站起身,不再看他们。


    “退下吧。”


    他转身,走入了后殿,只留下满脸茫然、恐惧、和不解的三人,以及整个冰冷而又威严的太极殿。


    徐长卿看着那道消失的背影,心中久久无法平静。


    这位开元皇帝,比他想象的,还要神秘,还要深不可测。


    他仿佛真的,将整个天下,都当成了一盘棋。


    而他们这些人,无论是蜀山弟子,还是什么天命之人,都只是他手中的,一颗棋子。


    这种被人彻底掌控的感觉,让徐长卿,第一次,感到了深深的无力。


    当景天等人在太极殿,感受着新皇那如同神明般的威压时。


    武德殿内,李世民也刚刚从与夫子的那场“问道”中,返回。


    他一个人,失魂落魄地走在空旷的宫殿里。


    夫子的话,不多,却像一把把刀子,将他那仅存的一点骄傲,割得支离破碎。


    “你用鲜血开启的门,也必然,会引来更多的,想要用鲜血来推开这扇门的人。”


    “从今往后,你李唐的皇位传承,将再无温情可言。”


    “玄武门之争,谁胜,谁是君王。”


    “这,就是你为你的子孙后代,选择的,宿命。”


    宿命。


    多么讽刺的两个字。


    他李世民,一生都在与天斗,与人斗,自以为是命运的主宰者。


    到头来,却发现,自己才是那个,亲手为自己的江山,套上了一道血腥枷锁的,罪魁祸首。


    他以为,自己赢得了天下。


    原来,他只是,开启了一个潘多拉的魔盒。


    “哈哈……哈哈哈哈……”


    李世民又神经质地笑了起来,那笑声,充满了无尽的悲凉与自嘲。


    他瘫坐在冰冷的地面上,靠着一根巨大的殿柱,眼神涣散。


    他想起了建成,想起了元吉。


    想起了玄武门那天的血,想起了他们临死前,那充满怨毒和不甘的眼神。


    报应。


    这一切,都是报应。


    那个逆子,不过是继承了他的狠辣,他的无情,然后,用一种更加彻底,更加不讲道理的方式,还给了他而已。


    “陛下……”


    长孙皇后端着一碗刚刚熬好的药,走了进来。


    看到丈夫这副模样,她的心,又一次,被狠狠地揪紧了。


    “您……您去哪儿了?”


    她小心翼翼地问道。


    李世民缓缓地抬起头,看着自己的妻子,那双浑浊的眼睛里,竟然流出了两行清泪。


    “观音婢,”


    他的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你说……朕是不是,从一开始,就错了?”


    这个问题,他之前也问过。


    但那一次,是充满了不甘与愤怒的质问。


    而这一次,却是发自内心的,最纯粹的,自我怀疑。


    长孙皇后闻言,再也忍不住,眼泪夺眶而出。


    她走上前,蹲下身,将丈夫,紧紧地抱在怀里。


    “陛下……不怪您……不怪您……”


    她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只能用最笨拙的方式,重复着这句话。


    就在这时,殿外,一个苍老的身影,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


    是房玄龄。


    他看着相拥而泣的帝后,那张一向精明强干的脸上,也写满了悲戚与无奈。


    “陛下,娘娘。”


    他躬身行礼。


    “无忌?你怎么进来的?”


    长孙皇后惊讶地问道。


    新皇有令,任何人不得探视太上皇。


    “是陛下……是开元陛下,让老臣来的。”


    房玄龄苦涩地说道。


    李世民的身体,猛地一僵。


    那个逆子?


    他让房玄龄来做什么?


    来看自己的笑话吗?


    “他……他让你来做什么?”


    李世民推开长孙皇后,冷冷地看着自己的大舅子,也是自己最重要的谋臣。


    房玄龄叹了口气,从怀中,取出了一份奏折,双手呈上。


    “陛下说,太上皇在武德殿中,或许会感到无聊。特意让臣,将今日朝堂上的一些趣事,拿来给太上皇,解解闷。”


    李世民的眼中,闪过一丝屈辱的怒火。


    解闷?


    这是何等的羞辱!


    他一把夺过那份奏折,想要将它撕个粉碎。


    可当他看到奏折上那熟悉的,魏征的笔迹时,他的手,却停住了。


    他颤抖着,打开了奏折。


    那上面,写的,是关于“开元商行”和“龙种计划”的详细章程。


    盐铁官营,将天下财富,尽归于国。


    筛选幼童,以举国之力,培养修士大军。


    每一个字,每一条政策,都充满了李承乾那独有的,不容置疑的霸道与疯狂。


    但,又偏偏,精准地,打在了大唐帝国最核心的命脉之上。


    李世民越看,心越凉。


    他那颗曾经装着整个天下的帝王之心,在这一刻,被这份奏折,彻底击碎了。


    他终于承认。


    就算没有那所谓的“救世大劫”,就算不比拼那神仙般的武力。


    单论治国之术,单论帝王心性,单论对这个国家未来的规划。


    他,李世民,也已经,被他的那个儿子,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他引以为傲的“贞观盛世”,在这份宏伟的蓝图面前,就像是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幼稚,可笑。


    “噗——!”


    又是一口鲜血,喷在了那明黄色的奏折之上。


    李世民的眼神,彻底失去了所有的光彩,变得一片死灰。


    他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