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刘烨回归刘宏开始飘了

作品:《三国开局忽悠吕布跟我结义造反

    “我大汉江山定将万年永固,统御四海,带领我大汉走向更加繁华的盛世啊。”


    “大汉万年,陛下万年……”


    见此,刘宏也是非常满意,看着文武百官,心中却忍不住一阵吐槽。


    “哈哈哈,一群老杂毛。”


    “看见没有,你们看见没有,这就是我老刘家的好孩子。”


    “今后看你们这些乱臣贼子谁还敢忤逆我大汉皇室。”


    “原本朕这将死之人还担忧我的两个皇儿无法继承大统。”


    “哼!”


    “一群混账,你们看见没,这才是我大汉一直以来真正的太子。”


    “哈哈哈,没想到吧!”


    “我的好大儿文韬武略,杀伐果断,下次你们再反对一个试试?”


    想到这里,刘宏一手拉着刘烨,一手搂着宋皇后。


    然后一脸威严地说道:“众爱卿都平身吧,都跟朕回宫参加太子的庆功宴。”


    闻言,一众文武百官再次下跪行礼道:“喏!”


    而后才缓缓地跟在刘宏的后面,向着城内走去。


    一进城,顿时无数百姓纷纷在城内夹道欢迎刘烨这位凯旋而归的大汉无敌太子。


    百姓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与崇敬,欢呼声响彻云霄。


    他们纷纷涌上街头,想要一睹太子的风采。


    这一刻,整个京城都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


    一时间刘烨在一众文武百官簇拥下。


    跟在刘宏的马车后,坐着自己的马车面缓缓往皇宫方向行进。


    一时间街道两旁站满了夹道欢迎刘烨这位大汉英雄回归的百姓。


    百姓们不顾严寒,密密麻麻地在街道上挤在一起。


    许多人手中举着自制的横幅,上面写着“太子威武,平定叛乱!”


    “大汉有太子,国之幸也!”等字样。


    孩子们骑在大人的肩头,兴奋地挥舞着小手,大声呼喊:“太子殿下!太子殿下!”


    人群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满含热泪。


    声音颤抖地说道:“太子这一去,可算是救了咱们并州百姓的命啊!”


    “之前被那董卓搅得民不聊生,日子都没法过了。”


    “也不知我那老家的亲戚还剩下多少啊!”


    “如今太子把他赶走,咱们又能过上太平日子了!”


    旁边一位中年汉子连忙附和:“是啊。”


    “听说太子打仗那叫一个神勇。”


    “指挥若定,把叛军打得落花流水,不愧是我大汉的太子!”


    这时,几个年轻的恋爱脑女子站在街边。


    见刘烨骑着高头大马走来,脸蛋冻得红扑扑的。


    却丝毫不觉寒冷,一脸痴迷的看着这个自己心中的大英雄。


    其中一个鼓足勇气大声喊道:“太子殿下,我心悦您已久!”


    “您的英勇事迹早已传遍京城,自从听闻您的大名。”


    “我便日思夜想,愿一生侍奉您左右!”


    她刚喊完,旁边另一个女子也不甘示弱。


    更是高声说道:“殿下,我也爱您!”


    “您平定叛乱,保家卫国,是天下最了不起的英雄。”


    “若能成为您的妾室,哪怕只有一天,我也心满意足!”


    更有一些大胆的直接喊道,“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奴家想要跟你生猴子”


    一时间刘烨这个老色魔听闻这些露骨的告白。


    一时间在马车上都是老脸一红,脸上微微泛起一抹红晕。


    众人也不知道他是害羞的,还是冻的。


    而此时的刘烨心中也是一阵无奈,但还是礼貌地向她们点头示意。


    心中暗自吐槽道,“无敌的我是多么的寂寞……”


    “这或许就是明星众星捧月般的感觉吧!”


    “感觉确实是不错,难怪在后世各个都想当明星。”


    “不仅有钱,还特别受欢迎,有面子。”


    随后刘烨转头对身边的典韦低声说道:“老典,这些姑娘也太热情了。”


    典韦咧嘴一笑,瓮声瓮气地回答。


    “殿下,您立下如此大功,又生得这般英俊潇洒,姑娘们爱慕也是正常的。”


    队伍继续前行,百姓们的夸赞声此起彼伏。


    一位书生模样的人感慨道:“太子殿下不仅武力过人,谋略更是出众。”


    “此次平定叛乱,太子殿下实乃我大汉之栋梁,日后定能带领大汉走向巅峰!”


    旁边一位卖菜的大娘也凑过来说:“可不是嘛。”


    “看着太子殿下,就觉得咱大汉有盼头,以后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刘烨听着百姓们的夸赞,心中满是感慨。


    也在心底里暗暗发誓,定要守护好这大汉江山,不辜负百姓的期望。


    片刻之后,在众人的欢呼声中,刘烨缓缓走下自己的马车。


    然后挺直了腰杆,带领着队伍跟在刘宏身后。


    然后缓缓向着皇宫大步迈进,去迎接那盛大的庆功宴。


    此时的皇宫内,华灯初上。


    一时间,庆功宴在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中盛大开场。


    雕梁画栋间,绫罗绸缎随风轻摆,空气中弥漫着美酒佳肴的香气。


    刘宏高坐主位,身旁是宋皇后,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


    刘烨身着华丽蟒袍,意气风发地步入宴会大厅。


    瞬间,全场文武百官纷纷起身,掌声雷动。


    “太子殿下战功赫赫,实乃我大汉之福!”


    司徒王允率先开口,举起酒杯,满脸堆笑,“


    “殿下此役平定并州叛乱,震慑四方,殿下的谋略与胆识,令我等钦佩不已。”


    众人纷纷附和,一时间,歌颂之声不绝于耳。


    “是啊,太尉杨彪紧接着说道,“太子殿下亲临战场。”


    “身先士卒,这份勇气和担当,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及啊?”


    刘烨连忙举杯笑着说道,“本宫身为太子,理应为我大汉为父皇分忧。”


    “诸位爱卿过誉了,一切都是本宫应该做的。”


    闻言,一众文武百官纷纷举杯恭敬的说道。


    “我大汉有殿下如此储君,实乃万民之幸呐……。”


    一时间,刘烨微笑着一一回应,神色谦逊,目光却透着自信与坚定。


    这时,刘烨的目光落在了蔡邕身上,“老师,学生幸不辱命。”


    闻言蔡邕站起身来,眼中满是欣慰与骄傲。


    “吾徒勤奋勉学,胸怀天下,由此储君真乃我大汉万民之福啊。”


    “如今在战场上一展宏图,为师也是倍感荣耀。”


    蔡邕轻抚胡须,声音中难掩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