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疑似常家刺王杀驾

作品:《大明:逆父!请叫朕成祖永乐大帝

    他眉头一皱,抬手掀开车帘一角,冷冽的目光扫向前方。


    夜色深沉,月光被厚重的云层遮蔽,唯有零星的火把照亮了狭窄的山道,前方,数十道黑影如鬼魅般拦在路中央,刀光在黑暗中闪烁,杀气凛然。


    “殿下,有刺客!”北宫折颜低喝一声,手已按在腰间的绣春刀上,眼神锐利如鹰隼。


    朱棣冷笑一声,眼中寒芒一闪:“呵,看来孤的行踪被人盯上了。”


    他迅速判断局势——自己秘密出京,知道行程的不过寥寥数人,可对方却能精准设伏,要么是东宫内部出了奸细,要么就是宫门守卫已被渗透!


    “折颜,发信号!”朱棣沉声下令。


    “是!”北宫折颜毫不犹豫,从袖中抽出一支特制的响箭,抬手射向夜空。


    “咻——砰!”


    尖锐的破空声划破寂静,随即一朵绚烂的红色烟花在高空炸开,这是天策卫独有的紧急求援信号,京中各处潜伏的天策卫精锐见到此信号,必会火速驰援!


    “杀!”对面的刺客显然也意识到情况不妙,为首之人一声厉喝,数十名黑衣人如潮水般涌来!


    “护驾!”北宫折颜暴喝一声,天策卫瞬间收拢阵型,里三层外三层地将朱棣的马车团团护住。


    他们训练有素,刀锋向外,眼神冷峻,毫无惧色。


    “铛!铛!铛!”


    刀剑碰撞,火星四溅。刺客的攻势凶猛,但天策卫寸步不让,双方在山道上展开激烈厮杀。


    朱棣稳坐车内,脸色阴沉如水。他手指轻敲膝盖,脑中飞速思索——


    到底是谁泄露了自己的行踪?


    东宫内部?不可能!他入主东宫后,所有仆役、侍卫全是从摄政王府带出的亲信,绝无外人。


    宫门守卫?九门的人早已换成徐达的心腹,按理说不会出问题。


    除非……朱棣眼神一冷,摄政王府!


    朱棣猛然想起,自己还是摄政王时,府中就有朱元璋安插的眼线!裴云琰还跟自己说过。


    自己只想着钓鱼,钓出来一些,入主东宫之后也清洗了一批,但难保还有漏网之鱼!


    看来,现在确实是有漏网之鱼了!


    东宫内还有其他人的眼线!


    “呵,看来孤还是大意了。”朱棣冷笑一声,眼中杀意凛然。


    马车外,战斗愈发激烈。


    刺客显然不是寻常江湖草莽,个个身手不凡,刀法凌厉,甚至有人使出了军中战阵的合击之术!


    “这些人……是军中出身!留活口!”北宫折颜眼神一凝,一刀劈开一名刺客的攻势,厉声喝道。


    天策卫闻言,立刻调整战术,不再一味斩杀,而是试图生擒,然而,刺客们似乎早有准备,几个见势不妙,竟纷纷咬破口中暗藏的毒囊!


    噗!噗!噗!


    数名刺客口吐黑血,当扬毙命!


    “死士?!”北宫折颜脸色骤变。


    朱棣在车内听得真切,眼中寒光更盛—,能豢养死士的,绝非寻常势力!


    “军中出身……常家?”朱棣皱着眉。


    开平王常遇春,那可是淮西劫道出身,带出来的军队许多人都是匪里匪气的。


    若是常遇春的人,搞不好还真有可能。


    如果真的是常家的人,一旦有了证据,自己必把常家连根拔起。


    特么的,政治博弈不好还玩儿,就知道掀桌子是吧!


    都玩起刺王杀驾了!真是big胆!


    “殿下,情况不妙!”北宫折颜退回马车旁,低声道:“这些人训练有素,且悍不畏死,恐怕是专门培养的死士!”


    朱棣冷哼一声:“无妨,援军马上就到。”


    果然,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地面微微震动,显然有大批人马正在逼近!


    刺客首领见状,咬牙喝道:“速战速决!不惜一切代价!”


    剩余的刺客顿时疯狂扑来,甚至有人试图以肉身撞开天策卫的防线,直取朱棣!


    “找死!”北宫折颜怒喝一声,刀光如电,瞬间斩落两名刺客的头颅!


    然而,仍有一名刺客突破防线,猛地跃上马车,手中短刀直刺车厢!


    “殿下小心!”


    千钧一发之际,朱棣猛地一脚踹开车门,厚重的门板狠狠撞在那刺客胸口!


    “砰!”


    刺客闷哼一声,踉跄后退,朱棣趁机拔出腰间佩剑,寒光一闪——


    “噗嗤!”


    剑锋精准刺入刺客咽喉!


    鲜血喷溅,刺客瞪大双眼,不可置信地倒下。


    朱棣收剑,冷冷扫视战扬。


    远处,火把如龙,天策卫的援军终于赶到!


    刺客首领见大势已去,咬牙喝道:“撤!”


    剩余的黑衣人迅速退入山林,转眼间消失无踪。


    “追!”北宫折颜怒喝。


    “不必。”朱棣抬手制止,眼神冰冷:“穷寇莫追,当心有埋伏。”


    他走下马车,看着满地的尸体,缓缓蹲下身,掀开一名刺客的面巾。


    “果然……”


    刺客的脖颈处,隐约可见一道刺青——


    朱棣眼神一凝,缓缓站起身,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有意思。”


    北宫折颜凑近一看,脸色骤变:“这……会不会是常家?”


    朱棣沉声道,眼中满是杀意。他握紧拳头,“孤觉得,八九不离十了,看来常家是迫不及待要对孤动手了。”


    北宫折颜单膝跪地,“殿下,他们身上没有任何证明身份的信物啊,恐怕要向军中核查一下,看看这些人是不是军中的。”


    朱棣摇了摇头,“此事不可操之过急,常家势力庞大,在军中根基深厚,贸然弹劾,恐会打草惊蛇。”他目光深邃,思索着应对之策,“先回宫,明察暗访!再一举将他们连根拔起。”


    “是,殿下。”北宫折颜领命。


    朱棣转身看向那片刺客消失的山林,冷哼道:“常家,你们以为这样就能算计孤,太天真了。”


    随后,他登上马车,在天策卫的护卫下,向着京城疾驰而去。


    得先见见徐达和汤和他们,听听他们的意见,军中能压得住常家势力的不多,虽然如今常家势力大损,被逼到绝境了的,未尝不敢破釜沉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