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面子工程该做还得做
作品:《大明:逆父!请叫朕成祖永乐大帝》 “来人。”朱棣嗓音还带着晨起的沙哑,伸手摸了摸身旁已经凉透的被窝。
徐妙云向来起得比他早,这个贤内助从不会耽误府中事务。
四名侍女轻手轻脚地进来,捧着铜盆、毛巾和常服,朱棣任由她们伺候着洗漱更衣。
“殿下,早膳已备好了。”府中下人在门外轻声禀报。
朱棣整了整衣领,大步走向饭厅,穿过回廊时,他注意到庭院里的桂花已经开了,金黄的小花点缀在绿叶间,香气浓郁得几乎能醉人。
饭厅里,徐妙云正与裴云琰低声交谈,见朱棣进来,两人立刻起身行礼,朱棣摆摆手,径直走到主位坐下。
徐妙云亲自为朱棣盛了一碗粥,“殿下,宫里来消息了,原太子侧妃吕氏,昨晚也在宫里悬梁自尽了。”
银匙碰在碗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朱棣微微一愣,眼前浮现出那个总是低眉顺眼的妇人形象,未来大明朝第一位太后。
朱棣记得历史上的自己攻入帝都后,是如何将吕氏从太后复降为太子妃,称她为皇嫂懿文太子妃。
然后送去钟山给朱标守陵,没多久朱标的陵墓就起火了,然后对外宣称吕氏下落不明。
咳咳。
“死了就死了吧,一个无子的罪臣之女罢了。”朱棣淡定地喝了口粥,语气平静得像在谈论今日的天气。
徐妙云与裴云琰交换了个眼神,继续道,“还有一事,我爹一大早让人过来了一趟,说皇后娘娘如今在奉先殿坐着,秦王、晋王、吴王、楚王等一众皇子都在那守灵,但……从昨日至今,无一个官员前去祭拜。”
朱棣的筷子停在半空,眉头渐渐皱起,这个细节他倒是没料到,按理说,太子大丧,百官哭临是祖制,如今却无人敢去,显然是在看他这个新主的脸色。
“岳父怎么说?”朱棣放下筷子,接过侍女递来的热毛巾擦了擦手。
徐妙云轻声道,“我爹询问要不要去,说不看僧面看佛面,皇后娘娘的脸面不能不给,而且你不表态,谁敢去啊?”
饭厅里一时安静下来,只听得见窗外鸟雀的啁啾声,朱棣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
朱棣忽然笑了,只是那笑意未达眼底,“好一个不看僧面看佛面,岳父这是在提醒孤呢,来人!”
门口的下人立刻小跑进来,单膝跪地,“殿下有何吩咐?”
朱棣的声音铿锵有力,回荡在饭厅中,“传孤谕旨,太子大丧,按旧制都该祭拜守灵,命在京官员,都前往奉先殿祭拜,孤晚些时候也会亲临!"
“遵命。”侍卫领命而去,脚步声急促远去。
徐妙云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亲自为朱棣斟了杯茶,“殿下英明,如此一来,既全了礼数,又给了百官一个台阶下。”
朱棣晚点要去,那待会儿说要是比朱棣去得晚,而且要是还被朱棣记住了,那估计有人要被穿小鞋了。
朱棣本来是不想去的,但毕竟躺那的是自己的亲哥哥。
面子工程,该做的还是得做!
哪怕大家都知道这是个怎么回事儿,但是表面功夫得做足,不然会惹人诟病。
裴云琰也询问道,“殿下,是否要准备车驾?”
朱棣摆摆手,“不必大张旗鼓,简从即可。毕竟……孤现在还是摄政王,还没正式举行册封大典呢。”
徐妙云会意,轻声道,“我听说礼部已经在筹备册封大典了,三日后便是吉日。”
朱棣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对了,韩国公府那边可有动静?”
徐妙云轻笑一声,“你一直没对韩国公表态,裴大人升迁入中书省,可其他人又在原地不动,韩国公自然也坐不住啊,据探子报,胡惟庸昨夜去了李善长府上,密谈至三更天才离开。”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随即又恢复平静,“老狐狸坐不住了,让他们猜去吧,孤现在没空理会这些,晾晾他也好。”
饭后。
朱棣走出饭厅时,朱棣抬头看了看天色,朝阳已经完全升起,金色的光芒洒在王府的琉璃瓦上,熠熠生辉。
朱棣深吸一口气,仿佛已经嗅到了奉先殿前那即将上演的权力博弈的气息。
朱棣进宫去了,让徐妙云在家待着,徐妙云怀着身孕,不方便。
朱棣走出王府,看到不远处街道上一顶顶软轿、一辆辆马车、一匹匹马奔驰而过。
这些人看来都挺急的。
毕竟朱棣已经表态了,这时候去晚了可不是什么好事。
许多官员进了皇宫,那是一路狂奔奉先殿。
许多住得近的官员倒还好,没有太急。
当朱棣来到奉先殿的时候,奉先殿内哭声一片,三口梓宫停放在那里,里面分别放着朱标、常氏、朱雄英。
殿内诵经声阵阵。
“一鞠躬!”
“再鞠躬!”
“三鞠躬!”
“家属还礼!”
“哪有家属?这咋还礼?嫡长孙都躺那了,你乱喊啥!”
“按礼制,嫡长子薨,其父母要为之披麻戴孝,服斩衰!陛下不是还活着呢吗?”
“你假酒喝多了,还是没睡醒啊?陛下不是在乾清宫养病吗?怎么来?”
“养……哦哦,不好意思,忘了!昨晚忙了一晚上,一夜未眠,脑子有点迷糊了。”
咳咳。
当朱棣踏入奉先殿时,声音瞬间安静了下来。
哭声停止,念经声也停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朱棣。
朱棣抬眸看向坐在上面的马皇后,不曾想这才一夜不见,马皇后竟然老了这么多。
新增了这么多白发。
马皇后也同样抬眸,和朱棣对视。
马皇后浑浊的目光中,已经看不清朱棣的模样了。
“你来了,这个结果你还满意吗?”马皇后沙哑着嗓子问道。
朱棣眉头微皱,说这话,这是想在这儿掀桌子,把话挑明了说?“母后太累了,回坤宁宫休息吧,来人,送皇后回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