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胡惟庸找老师求援
作品:《大明:逆父!请叫朕成祖永乐大帝》 尽最大限度的瓦解常遇春在军中的势力。
反抗者,就地赏个一丈红!
不得不说,这一丈红真的漂亮极了!
夜色如墨,韩国公府的书房内,烛火摇曳,李善长坐在黄花梨木的太师椅上,手中把玩着一枚白玉镇纸,眉头紧锁。
窗外传来三更的梆子声,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刺耳。
“老师,学生深夜来访,实属无奈。”胡惟庸站在案前,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衣袍下摆还沾着夜露。
白天不敢来,生怕引起朱棣注意。
李善长抬眼看了看这位门生,如今的中书省右相国,轻轻叹了口气,“坐吧,把话说清楚。”
胡惟庸没有落座,反而向前两步,压低声音道,“今日摄政王玄武门之变成功,掌传国玉玺,进位太子,朝堂上封赏徐达、汤和、李文忠等一众功臣,宣布裴进步官复原职,并进位中书省平章政事,仍兼商部尚书!而中书省其他官员,包括学生在内,均未有任何调动。”
啪的一声,李善长手中的镇纸落在案上,他猛地站起身,宽大的衣袖带倒了桌上的茶盏,茶水在案上洇开一片深色痕迹。
李善长的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裴进步?他就算是从龙之臣,官复原职也就是了,哪怕升迁,也不该再兼任商部尚书啊。”
胡惟庸重重地点头,眼中闪烁着不安,“不仅如此,原商部左侍郎赵财猫升迁为户部尚书,太子把钱袋子都抓到手里了!
老师,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平章政事虽非正一品,却掌中书省实权,裴进步又是从龙之臣,掌握着钱袋子,学生这个右相国形同虚设啊!”
李善长踱步到窗前,推开雕花木窗。
夜风裹挟着初秋的凉意扑面而来,却吹不散他心头的燥热,应天府的灯火在远处明明灭灭,如同朝堂上变幻莫测的权力格局。
李善长喃喃自语,“裴进步,此人当年不过六品主事,因摄政王任人唯亲,破格提拔为商部尚书,后来被陛下革职下狱,不曾想如今一遇风云倒是扶摇直上了。”
胡惟庸凑近几步,声音压得更低,“老师,学生打听到,裴进步在太子被软禁前就为太子联络江南士族、煽动民变,商业大乱就是裴进步一手推动的。”
李善长猛地转身,眼中精光一闪,像是抓住了什么关健,“江南?这扬策划中,江南倒是扮演着决策性角色了?”
胡惟庸恍然大悟,“老师的意思是……太子要大力提拔江南势力,压制咱们淮西?”
李善长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缓缓坐回太师椅,手指轻叩案面,烛光在他脸上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显得格外深沉。
“淮西自大明开国起就是朝廷支柱,徐达、常遇春、汤和、邓愈等等,哪个不是淮西出身?就连太子他自己,联姻的徐家也是淮西望族,按理说,他应该重用淮西旧臣才是……”李善长自言自语。
胡惟庸急切地插话,“可如今裴进步一个江南士子突然得势,学生这个淮西出身的相国却被晾在一边,老师,你说太子这是要做什么?”
特么的,当初裴进步当六品主事时,我就是相国了,后来裴进步当了二品大员,我还是相国。
再后来他被革职下狱,我依旧还是个相国,到现在他特么的都进位中书省平章政事了,我还他妈的是个原地不动的相国!
太特么欺负人了!
书房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烛芯偶尔爆出轻微的噼啪声。
李善长忽然冷笑一声,“我明白了,太子这是在玩平衡之术。”
“平衡之术?”胡惟庸不解。
“淮西集团势力太大,兵权十有七八都在淮西,而我我掌文官,朝中半数以上要职都是我们淮西的人,太子刚刚夺位,根基未稳,岂能容忍一家独大?扶持江南势力制衡淮西,这才是他的真正用意。”李善长一副洞悉了朱棣想法的样子。
胡惟庸脸色变得煞白,“老师,那……那我们岂不是……”
李善长厉声打断,“慌什么!朝堂博弈如同下棋,一子得失算不得什么,裴进步虽有从龙之功,但浙东乃至江南根基尚浅,淮西集团经营多年,基本都是开国功臣!岂是裴进步他一人能撼动的?”
胡惟庸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勉强镇定下来,“老师教训得是,可眼下裴进步大权在握,学生在中书省处处受制,该如何是好?”
李善长沉思片刻,忽然问道,“左相国的位置还空着?”
胡惟庸点头,“空着。”
李善长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这就对了,太子留着这个位置,要么是还没想好用谁,要么……是在等裴进步再立新功,直接进位右相国,把你推上左相国占个位置,或者也直接把你踢走。”
胡惟庸闻言,如遭雷击,踉跄后退两步,“那学生岂不是……永无出头之日?裴进步一介铜臭商人,如何能官居相国,宰执天下?他非开国功臣,岂能骑在一群开国功臣头上拉屎撒尿?”
李善长站起身来,走到胡惟庸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惟庸啊,能站在奉天殿的朝臣,谁会是蠢猪?太子是要聪明人,但他更需要一个忠诚的人。
裴进步能不能宰执天下,不在于裴进步,而在于太子!一个忠诚于他的宰相,对他来说,办事是极为方便的。
而且你跟随我多年,难道还不明白?朝堂之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裴进步今日得意,未必能笑到最后。"
“老师你的意思是?”胡惟庸有些疑惑道。
李善长眼中闪过一丝算计,“太子既然要平衡,那你就平衡给他看,表面上,你要全力配合裴进步的工作,甚至主动让权示好,私下里……联络朝中的淮西旧部,现在就举荐人升任左丞相,就说宰相大位不可久旷,探探太子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