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世事无常,大肠包小肠
作品:《大明:逆父!请叫朕成祖永乐大帝》 这一夜的玄武门之变,终于宣告成功!
皇宫里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晚风一吹,刺鼻的铁锈味扑面而来,令人作呕。
士兵们沉默的清理着战扬,将一具具尸首抬走,血迹被清水冲刷,却仍在地砖缝隙里留下暗红的痕迹。
朱棣站在殿前,望着东方渐白的天际,神色冷峻。
这一夜,自己赢了。
但这一夜,他也彻底斩断了某些东西,比如亲情,比如退路。
夜色如墨,残月被乌云遮蔽,只透出几缕惨淡的光,此时东宫庭院内,血腥味尚未散尽,石板缝里还残留着暗红的血迹。
徐达抱着襁褓中的朱雄英,步履沉重地走向那口幽深的古井。
朱雄英似乎哭累了,此刻只是微微抽噎,小脸苍白,睫毛上还挂着泪珠,他睁着乌黑的眼睛,懵懂的望着徐达,甚至伸出小手,无意识的抓住了徐达的胡须。
那一瞬间,徐达浑身一僵。
徐达他嗓音沙哑,几乎是从喉咙深处挤出的声音,“小殿下,不要怪我,怪就怪你生在了帝王家,还有了夺嫡的资本。”
这句话像刀子一样剜着他的心。
多年前,自己和常遇春并肩北伐,在漠北的寒夜里,两人共饮一壶烈酒,醉醺醺的约定,等天下太平了,咱们的子孙也要做兄弟!
可如今,常遇春早已化作一具枯骨,而自己却要亲手将他的外孙杀死。
冷风吹过,徐达的指尖微微发抖。
古井幽深,井壁上爬满青苔,井水映着黯淡的月光,像一只冰冷的眼睛,冷冷注视着这一切。
徐达站在井边,低头看着怀中的婴儿。
“哇呜呜……呜呜呜呜。”朱雄英似乎察觉到危险,突然又哭了起来,小手紧紧攥住徐达的衣襟,仿佛在哀求。
“雄英,下辈子……别再入帝王家了。”
徐达闭上眼,声音低沉而颤抖。
徐达知道,自己必须动手,朱雄英不死,朱棣这一脉皇位就永远不稳,会掀起更大的杀戮!
只要他活着,就永远是朱棣这一脉的威胁。
朱棣这一脉,有一部分流着我徐家的血!而徐达早已和朱棣绑在同一条船上。
这也是为什么徐达要亲自动手的原因。
徐达担心士兵顾念皇后的恩情或者其他因素,不忍下手,来了个偷梁换柱。
而徐达不会不杀朱雄英,因为朱雄英不死,来日死的就有可能是留着一部分他徐家血脉的后人。
徐达深吸一口气,手指缓缓松开。
襁褓坠入井中,发出一声沉闷的咚响,水花溅起,又很快归于平静。
“哇呜……”
婴儿的哭声在井壁间回荡了一瞬,随即……归于寂静。
东宫一片死寂,只有风吹过树梢的沙沙声。
徐达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仿佛整个人被抽空了灵魂,他的胡须上还残留着朱雄英抓握的触感,可怀里已经空了。
半晌,他缓缓蹲下身,看向井中那已经漂浮起来的婴儿,从地上抓起一把泥土,撒入井中。
“伯仁……我对不住你,雄英啊,你徐爷爷对不起你。”他低声喃喃,声音嘶哑得几乎听不清。
随后,闭上眼默哀了三秒。
当睁开眼时,徐达猛的站起身,脸上的悲怆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副冷硬如铁的表情,转身大步离开,衣袍翻飞,背影决绝。
帝王之路,本就由鲜血铺就,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奉天殿内,朱棣负手而立,望着渐亮的天色,玄武门之变已成,皇宫内的反抗势力已被肃清,现在,只差最后一步。
脚步声传来,徐达踏入殿内。
“办好了?”朱棣问道。
徐达微微点头,“办好了,”
朱棣没有回头,只是淡淡的问,“确定万无一失?”
“臣亲自办的,绝无后患!”徐达的声音平静得可怕。
朱棣沉默片刻,终于点了点头,“好。”
他没有问细节,徐达也没有多说,有些事,不必言明。
殿外,天光渐亮,新的一天要开始了。
徐达询问道,“太子,我们接下来做什么?”
“办三件事,第一,调集亲兵进宫,埋伏在奉天殿外,晚点上朝时,常蓝两家如果不识趣,就地拿下,然后满门……抄斩。”
朱棣声音冰冷的坐在龙椅上,抚摸着传国玉玺。
徐达瞪大了眼眸,“满门抄斩?”
卧槽,你一开口就是要把人家满门抄斩?
常家常遇春才追封开平王多少年啊!常家马上就有可能成了反贼,被满门抄斩?
真是世事无常,大肠包小肠,唉。
听到徐达的质疑,朱棣的目光落在了徐达身上,“你如果还念着和他们的情分,那你跟孤造什么反?孤已经说了,他们安分的交出兵权,孤保他们富贵荣华,反之,留不得!”
“是……”徐达心中也是一凉。
朱棣,比自己想象的还要狠啊,本以为这个十七岁的孩子,第一次经历这么多杀戮,还沾染着亲人的血,会害怕,会恐惧,会不忍,会退缩。
没想到……一点情绪波动都没有。
这么冰冷的心,简直是做帝王的首选条件啊。
“第二,马上去天牢,释放商部一众官员,带他们来奉天殿见孤。”
“是。”
“第三,把那些知道朱标怎么死的士兵,解决干净!其后人荣养,宫中所有战死之人,一律宣称因公牺牲,该抚恤的抚恤,所有人抚恤三倍,厚待其家人,毕竟他们也只是皇权之下的牺牲品罢了。”
“是。”
“顺便,叫曹国公来见我。”
“好。”
“下去吧。”
“臣告退。”
徐达拱手,然后去执行这些命令了。
哪怕那些跟着自己的人很忠心,但是死人才能保守秘密,自己能做的,只是提拔和荣养他们的家人和后人。
皇权,是血腥的,更是残忍的!
一将功成尚且万骨枯,何况是这九五至尊的宝座?
徐达离开之后,朱棣坐在龙椅上,闭目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几千年来,谁能拒绝这八个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