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夺权,夺到手了

作品:《大明:逆父!请叫朕成祖永乐大帝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你现在落得个被儿子逼宫的下扬,他能成功,不都是因为你人心尽失吗?


    徐达望着眼前这一幕,喉头滚动了几下,最终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他垂下眼帘,不忍再看那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帝王如今颓唐的模样。


    朱棣挺直腰背站在殿中,目光如炬地盯着自己的父亲,朱棣看见朱元璋眼角的皱纹在烛光下显得更深了,但此刻朱棣心中没有怜悯,只有决绝。


    “父皇,地主思想治不了江山!你拟诏吧,大哥软弱无能,他若继承大统,只会将大明带入万劫不复之地。”朱棣看着朱元璋说道。


    在历史上,大明的名声是垫底的。


    如果不是崇祯在煤山上那一吊,把大明抬了起来,而且后面还有个满清可以拿来比较,大明不会有多好的名声。


    崇祯自缢而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把大明抬到了不属于它的高度。


    也就是后面有个满清垫着,衬托出大明的好而已。


    当然了,洪武时期并不好。


    因为朱元璋跟百姓说,饿死是一种福气,是一种比较舒服的死法儿。


    根据《御制大诰三编·造言好乱》记载,元朝承平时,富无旁忧,贫有贫乐。纵有天灾,饥馑并臻,间有缺食而死者,终非兵刃之死,设使被兵所逼,仓惶投崖,趋火赴渊而殁,观其窘于衣食而死者,岂不优游自尽者乎?


    这话啥意思啊?


    意思就是,朱元璋告诉百姓穷也有穷的快乐,相比在乱世被人用兵刃砍死,在太平时代饿死冻死其实已经是一种福气,是一种更舒服的死法。


    呵呵。


    朱元璋不是说元朝元虽夷狄,入主中国,百年之内生齿浩繁,家给人足,朕之祖父亦预享其太平嘛。


    既然家给人足,你祖父也享其太平,那他们饿死的时候,应该是很舒服的,并不痛苦。


    尤其是朱元璋制定的那一条条国策。


    大明之亡,实亡于朱元璋!


    朱元璋制定了皇明祖训,约束后世皇帝,让后世皇帝按照他定的规矩走,江山就可以千秋万载。


    然后,朱元璋在皇明祖训里警告子孙: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毋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


    意思就是说,你们都按我说的做,别自作聪明乱改我的规矩,一个字也不许改!


    这完全就是遏制发展,阻碍进步。


    这也是朱棣想要造反的主要原因,趁着朱元璋还没有制定完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赶紧把大明拨乱反正,拉回正轨来。


    朱棣今天兵变玄武门,就是为了夺权。


    但是,要先当太子,而不能直接逼朱元璋退位。


    必须要从太子位过渡,然后再登基,这样才合理合法。


    朱元璋听到朱棣让自己拟诏,浑浊的眼白突然布满血丝,像一头被逼入绝境的困兽。


    “咱若不改立你为太子,难道你还敢弑君?”朱元璋声音嘶哑,每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枯瘦的手背上青筋暴起。


    朱棣闻言目光骤冷,殿内烛火突然剧烈摇晃,在他脸上投下明灭不定的阴影。


    朱棣忽然轻笑一声,靴底碾过地面的声音在死寂的大殿里格外刺耳,“弑君儿臣倒是不敢,只不过……皇宫太液池里今年还没清淤呢,父皇夜间散步时可要当心,毕竟……您当年教过儿臣的!小明王怎么死的,你没忘吧?”


    小明王怎么死的,朱元璋要开国了,让廖永忠去接小明王回来君临天下。


    然后在船行进瓜洲渡的时候,船突然沉了。


    把小明王给淹死了。


    但是,负责接小明王的廖永忠活着回来了。


    “混账!”听到朱棣的话,朱元璋暴怒而起,案几上的茶盏被他一掌扫落,碎瓷飞溅中。


    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再也压不住喉咙处的那抹腥甜,一缕血丝从嘴角渗出。


    朱棣冷眼看着父亲狼狈的模样,突然击掌三声,清脆的掌声在殿内回荡,就像敲在朱元璋心头的丧钟。


    殿门应声而开,一名铁甲武士捧着鎏金托盘大步而入,甲叶碰撞声令人生寒,托盘上明黄色的绢帛刺得朱元璋瞳孔一缩,朱标竟然连黄绢都准备了?


    尼玛……造反一条龙是吧?


    “父皇,儿臣的耐心……经不起太多撕扯了,如果你还不写,那么大哥一家人,一定会先走一步,下去等你!”


    朱元璋浑身剧震,龙椅扶手在他掌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他死死盯着朱棣的眼睛,没想到朱棣竟然用朱标一家人的命来威胁自己。


    “你……逆子!”朱元璋喉头滚动,突然尝到铁锈般的血腥味。


    他看见朱棣身后的甲士悄悄将手按在了刀柄上,见到这一幕,朱元璋布满老年斑的手突然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这不是恐惧,而是滔天愤怒与无力感的撕扯。


    朱棣已经执起墨锭,在端砚上划出刺耳的研磨声,“父皇您看,墨汁浓淡刚好,就像……您再不写的话,墨汁干了就不好了,墨汁干了,大哥一家人的命也就到头了。”


    朱元璋闭眼的瞬间,一滴浊泪砸在黄绢上。


    “你够狠!咱写!”朱元璋颤抖着手,拿起了毛笔,的笔尖终于落下,御笔朱砂在接触到绢帛的瞬间突然晕开,像一滴血泪。


    他写下的每个字都仿佛在剜自己的心,尤其当写到皇四子棣时,手腕突然一停,叹了口气,只能继续写。


    洋洋洒洒的写完了一篇册封诏书。


    立朱棣为皇太子。


    这时候,徐达去了乾清宫的书房,把玉玺拿来了,朱元璋的册封诏书,暂时还是需要加盖大明的玉玺的。


    “陛下,用印吧。”徐达的话,让朱元璋更气愤。


    但也更无奈。


    自己不盖,他们也会自己盖。


    朱元璋接过玉玺,欻的一下盖在了圣旨上面。


    当玉玺重重盖下的刹那,朱元璋恍惚间仿佛看见奉天殿的梁柱上,一条鳞片剥落的苍龙正缓缓垂下头颅。


    朱棣夺权,他夺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