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李文忠:我答应你

作品:《大明:逆父!请叫朕成祖永乐大帝

    没过多久,朝廷发了一则通告。


    摄政王令:等价回收洪武宝钞!由商部全权负责,为期一年!一年后洪武宝钞作废,不再回收,不再流通使用。


    这一则消息一出,民间更是一阵欢呼。


    毕竟洪武宝钞那可是真金白银换来的啊,但终究是一张纸,远没有到手的金银来得实在。


    更何况,现在大明宝钞已经开始贬值。


    朱棣这么干,无异于是大收民心,因为有人替百姓兜底。


    而以裴进步为首的浙东集团则是暗处推波助澜,煽动舆论,把朱棣的声望刷了又刷。


    除了这件事情,就是落实商税政策的事情了,来这里带动商业,几年内可以获得相应的免税比例,具体视情况而定。


    这件事情最终还是通过了,朱元璋也知道再拦的话,搞不好下面的人要撂挑子了。


    自己还需要扶持起江南集团去制衡淮西集团呢。


    朱棣这段时间就是在忙这两件事情。


    而徐达也找了个合适的机会,见了李文忠。


    朱棣夺嫡,李文忠不会不是看不出来,这段时间也是头疼,如今徐达突然来访,恐怕也是为了朱棣。


    徐达也没藏着掖着,而是打开天窗说亮话,武将之间不需要文文邹邹的。


    听到徐达来的目的,李文忠只是叹了口气,“站队的一天,还是来了。”


    “之前没得选,只能支持太子,可是咱们现在有得断了啊,你还要支持太子吗?你还想做第二个朱文正吗?”


    徐达的话,李文忠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李文忠不敢赌啊。


    有了第二个选择,谁还想走那条必死之路?


    而且,政治最重要的就是站队!


    没有中立的,中立的人是傻逼。


    因为中立的人,举目皆敌!


    左边的看你像右边的人,右边的人看你像左边的人,最终左右两边的人先把你这个中立的干掉。


    站对了队,那你就是平步青云。


    站错了,牢狱之灾和退休养老,总要选一个嘛。


    当然了,有可能抄家问斩。


    “我当然是不想做第二个朱文正,我这一生也是如履薄冰,不知道能不能走到对岸啊,可陛下是我舅舅啊。”李文忠叹了口气道。


    徐达压低声音道,“保儿!朱文正当年何等威风?洪都保卫战,以寡敌众,死守八十五日,为陛下争取了宝贵时间,那时皇上曾亲口许诺侄儿之功,朕永世不忘,可后来呢?他……”


    “别说了!”李文忠猛地站起身,胸口剧烈起伏。


    他走到窗前,望着漆黑的夜色,仿佛在那黑暗中看到了朱文正憔悴的面容。


    徐达走到他身后,声音低沉,“保儿,你与朱文正一样,都是陛下的至亲,也都为大明朝立下不世之功,可陛下的猜忌之心,你比我更清楚!”


    李文忠转过身,眼中闪烁着痛苦的光芒,“魏国公,你到底想说什么?”


    徐达直视着他的眼睛,“摄政王雄才大略,有容人之量,他表态了,权柄不分,富贵可享!来日他继承大统,功臣可得善终!保儿,为了你自己,也为了二丫头那孩子的前程,该做个选择了。”


    听到儿子李景隆的名字,李文忠的表情明显动摇了,他重新坐下,手指无意识的敲击着桌面。


    “这是摄政王跟你说的?你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是谋逆大罪!你这是要造反啊!”


    徐达冷笑一声,"谋逆?造反?燕王的父亲是皇帝,他也是中宫嫡子,是有着摄政之权的亲王!这谋了哪门子逆?造了哪门子反?”


    “你……唉。”李文忠叹了口气,何尝不知道徐达这话说得有道理呢。


    徐达则继续趁热打铁,“保儿,我知道你忠诚,可是忠诚是很重要,但是,帝王之家,亲情淡薄!


    在这权力的游戏中,有时候选择比忠诚更重要!


    摄政王也姓朱,他也是陛下的儿子!这不算背叛!毕竟咱们没有叛国啊。


    咱们这只是自保而已啊!


    你忠诚,可你不管你的妻子,你的儿女,你的家族了吗?”


    这番话,让李文忠长叹,好纠结啊。


    “魏国公,摄政王又有几分胜算?就算他有胜算,可他没有凭什么登基?


    秦王、晋王他们哪个继承权不优先于摄政王?名不正则言不顺啊。”


    徐达呵呵一笑,“他们俩,也是摄政王党了。”


    “什么!”


    徐达这话,那可是着实把徐达吓得不轻。


    他们俩都成了摄政王党了?


    朱棣怎么忽悠的,竟然让他们也跟着支持了?


    尤其是晋王,他不是跟摄政王从小不对付吗?怎么会支持摄政王呢?


    徐达淡淡道,“保儿,我没有必要骗你,在这种大事上不是信口雌黄的时候,不是么?”


    秦王和晋王投了,这是李文忠万万没有料到的事情。


    “真能许功臣善终吗?魏国公,你我的功劳不小,若是再加了从龙之功,这功高震主可就压不住了,到那时……卸磨杀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摄政王当真能容得下你这么壮大的外戚?”


    李文忠询问道。


    徐达点了点头,“他说过一句话,功臣如果不可得善终,那君王何以面对天下?我相信他!


    最起码赌一把,有赢的机会,不赌那就只能等着不得善终了。


    更何况,咱们年纪都比摄政王大太多了,正常情况下活不过他,他也不需要猜忌,不是么?


    不为自己考虑,也不为自己的后人考虑吗?”


    这番话,也算是压倒了骆驼最后的一根稻草了。


    是啊,不赌连赢的机会都没有。


    朱文正、邓愈、廖永忠等等的下扬,历历在目啊。


    舅舅……你真的太薄情了些。


    活着的功臣,终究只是皇帝的政敌。


    死了的功臣,没有任何能威胁到皇权的可能,那才是皇帝想要的功臣。


    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李文忠几经权衡利弊,最终还是点头了,亦如徐达所说,这不是背叛,这是自保!


    “我答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