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五年修路计划敲定
作品:《大明:逆父!请叫朕成祖永乐大帝》 这明显是掀桌子的了!光明正大的说要对付你?
哪个世家屁股底下没有屎?
原则上来说……还说个屁的原则,现在原则又不在自己手上。
“裴进步!你这简直太激进了!必然是闹得天下不宁……”
“奸臣!奸臣当道!陛下,朝堂有奸臣啊!”
“没错!请陛下除奸臣,以谢天下!”
“裴大人这简直就是乱来!陛下,此僚要祸乱朝纲!”
“陛下,快把此僚推出去斩!”
一个个官员站出来,你一言我一语的,裴进步这完全是触及到底线了。
没有这么搞的!
本来现在商税改革大家就得少赚不少,现在还要大家掏现银出来。
三十年……呵呵!
这么一把钱砸下去,世家恐怕没十几二十年缓不过气儿来!
这绝对是不可能推行的。
裴云琰贝齿轻咬薄唇,脸上都有些焦急。
这些人要置自己父亲于死地啊。
裴云琰看向朱棣,朱元璋和朱标的目光也都看向了朱棣。
这件事情反对声这么大,朱棣是想强行推行,还是杀裴进步以平群臣之愤?
“都闭嘴吧。”朱棣喝斥道。
群臣声音这才小了下来,但都是一脸的不服气,倒要听听朱棣能说出个什么子丑寅卯。
“摄政王,这件事情搞不好要引起天下世家商人大乱的,你不要乱来。”朱标在一旁提醒道。
朱棣轻哼一声,“历代造反的都是种田的,还没听说过商人能翻了天!
本王觉得,裴大人的想法很可行!罪在当代,功在千秋!值得提倡!”
“殿下,这件事情他……”胡惟庸刚站出来,就被朱棣打断了。
“本王话还没说完!凡是积极配合朝廷修路的,除刚刚裴大人说的条件,朝廷还承诺,其族人过去所犯一切罪责,全部减轻处理!
非死罪,全部免罪!死罪则免死改流放,遇赦不赦!
此外,官府在当地刻以彰功德,写入县志,千古流传!修路千里以上的世家,颁赐免死金牌一面!
持免死金牌,本人或后人,纵犯万死之罪,都可免死一次!
毕竟修路也是于国有功,功臣赐块免死金牌,没什么大不了的。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世家想要掺合进来都可以的。
每个世家最起码要承包五百里路的修缮,上不封顶,可以是一家独资,也可以是几家合资。
五百里路,还得交一百万两银子的保证金。
往上增加里数,一里路两千两银子的保证金。
这笔钱等路修完,并验收通过,会立即退回给你们。
反之,如果发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现象,剥夺修路权力,依法从严处置,保证金全部没收。
还要另择他人来接手,亦或者朝廷兜底,确保这些路全面建成。”
这番话一出,不少人都动心了。
谁家屁股底下没有屎?要是接了这个活儿,背地里没有爆出来的雷,全都可以过明面了,不用担心被查出来,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扬。
而且不是死罪的,全部免罪。
死罪也直接流放,起码人活着嘛。
还要刻碑,还要写入县志,这可是名声啊!
千古留名的好名声啊。
而且还有免死金牌,都知道开国功臣封爵的都有丹书铁券,但其他人没有啊。
免死金牌虽然不如丹书铁券,但是也能免死一次啊。
“这保证金……未免太高了些。”
“不是说可以退回嘛,又不是打水漂了,除非你就是奔着偷工减料的想法。”
“修千里之路,这是何等的工程啊!可是要是办成了,这千里之路我来命名,那得多风光?到时候官府给我们刻的碑往那里一放,百姓不得感恩戴德?以后我们后人就是在当地要饭,这都比其他乞丐硬气。”
“我觉得吧,要是这个条件,可以办。”
“关键是太难了,保证金就是一大笔钱,而且修路的材料、人工,那得多少钱?”
“几家联合着来嘛,一个人承担确实一时间压力大。”
“压力还很大的,但是回报不小的。”
百官你一言我一语,交头接耳的聊了起来。
朱棣则是询问朱元璋,“父皇,你觉得呢?”
朱元璋点了点头,“可以。”
毕竟不用朝廷出钱,就能把天下的路修好,也算是好事。
至于减轻一些人过去犯的罪责,就当朝廷开恩了吧,主要是把路都修好,来日北伐运输物资都方便很多。
对于开疆扩土的大计来说,减轻一些人的处罚,这个可以接受。
不是死罪的,既往不咎无所谓。
死罪终生流放也行,反正又不是无罪释放。
至于免死金牌,那更不是问题了,一次性的消耗品而已。
更何况,最终解释权归朝廷。
原则上来说你没犯罪,但是原则在我手上。
我说你犯罪了,你就是犯罪了!
至于刻碑啥的,一个名而已,又不用付出什么实际利益,给就给了。
朱元璋同意后,朱棣便看向众人继续道,“众爱卿,你们不必有顾虑,钱虽然交到商部,但是朝廷会负责监管,绝对不会让保证金被挪用。
本王承诺你们,验收合格之后,保证金会在一个月内退回给你们。
而且大明百废待兴,不仅仅要修路,还得建房子,修学堂等等,朝廷跟你们又不是做一锤子买卖。
所有事情白纸黑字写清楚,本王可以向你们保证,后续建设会优先考虑参与此次建设的世家。”
“殿下英明!”裴进步一个眼色给出去,下面的小弟就纷纷站出来了喊道。
有人带头了,其余还在考虑的人也站出来不少,“殿下英明。”
朱棣嗯了一声,“此事就由商部牵头,要报名的去找商部尚书,晓谕天下,两个月内敲定落实,三个月后动工!”
“是,殿下。”众人异口同声的应道。
朱棣又看向了裴进步,“裴爱卿,你是当之无愧的改革大将,计划是五年内全部修好路,你身上的担子不轻啊。
但是要真是办好了,来日史书之上,你也是有浓厚的一笔!到时候本王亲自为你请功,再给你身上加加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