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徐达向朱棣袒露心声

作品:《大明:逆父!请叫朕成祖永乐大帝

    吃过晚饭之后,徐达让朱棣跟他来一下书房。


    在书房里,徐达打开了一个密室。


    “卧槽,密室。”朱棣震惊了,徐达还藏着密室?这老登要跟自己说啥啊,要躲到密室里来说?


    徐达带着朱棣进了密室,然后把密室门给关上了,走下去之后,下面没有多大的空间,只有一张桌子,一盏油灯,几把椅子。


    多放一把椅子都显得拥挤。


    “坐吧。”徐达拉开椅子坐下,也给招呼朱棣坐下。


    朱棣坐了下来,“魏国公,这么谨慎啊?”


    徐达正了正神色,“摄政王,我们也将是翁婿了,有些话我也就不瞒你了,你想不想当皇帝?”


    “什……什么?”朱棣震惊了。


    连忙左看右看,但四面都是墙。


    徐达叹了口气,“没有人偷听,咱们敞开心扉的聊一聊。”


    朱棣沉思了一会儿,才问道,“魏国公,你不支持太子吗?”


    “我为什么要支持太子呢?娶我女儿的是你,不是他!太子上位了,跟我徐家没有一点利益牵扯,不是么?”徐达反问了一句。


    朱棣又问,“那你这属于背叛我父皇吧?”


    “背叛?话别说得那么难听,不支持他选的继承人,就是背叛了?我是通敌了,还是叛国了?嗯?


    你也是中宫嫡子,你也是姓朱,那个位置为什么你坐不得?为什么我不能支持你?你也是陛下的亲儿子,不是么?”


    徐达笑着问了一句。


    朱棣没有表态,感觉徐达这是在试探自己,所以还是继续询问,“你为什么想支持我?”


    “我不希望……嗯……也不是我吧,很多人都不想让太子登基,因为太子是个废物,他压不住武勋的。


    要不然朱文正当年怎么死的?邓愈怎么死的?


    常遇春的死,好歹还有个理由。


    可是朱文正和邓愈呢?


    朱文正,二十多岁就节制天下兵马的大都督,朱家长房长孙,军方第一人,他投敌?他敢投,敌军敢信吗?


    他的死,无非就是挡了太子的路罢了,当年陛下没有继承人,所以选了朱文正做继承人。


    但是后来太子出生了,朱文正恰巧又功高震主,不懂收敛。


    太子逐渐长大,天下也平定了,朱文正这个功高震主的也就没有用了。


    他不死,陛下和太子不放心,万一陛下驾崩,朱文正造反夺嫡怎么办?


    没有儿子的时候,陛下没有选择。


    可是有了儿子,陛下还愿意把基业给侄子?那他的儿子们怎么办?


    真以为大家都是傻子,看不出来?”


    徐达这番话说出来,可谓是大逆不道了。


    朱棣问道,“你既然知道功高震主,那为什么不退呢?”


    “退?怎么退?退得了?进无可进,退无可退,不是不想退,是我们退不了啊!而且也不能退,所谓结党营私,朝堂上谁不结党啊,关键是后面营私两个字!”


    徐达的反问,让朱棣一阵叹息。


    是啊,很多时候不是功臣不想退,而是退不了啊。


    朱文正这个继承人如果不死,而且他不去争储君,那他身后的人也会杀了他。


    朱文正争,朱元璋要杀他,因为朱元璋有儿子,不会再想着把基业给侄子。


    朱文正不争,到了那一步,身后的人会推着朱文正进步,朱文正不迈过去,那身后的人就会杀了朱文正,然后向新的继承人妥协,或者拥立朱文正的继承人继续争!


    而且,这时候不都是讲究个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嘛,不能退,不舍得退,也退不了。


    “唉。”朱棣叹了口气,这无解啊。


    徐达则继续说道,“陛下毫无半点容人之量,旧主是小明王,他要开国了,让廖永忠把小明王给沉了!


    这不让人寒心吗?哪怕效仿曹丕呢?最起码名义上过得去吧?


    而且,廖永忠封德庆侯,在去年因为私藏龙凤制品遭诛!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开国功臣,谁家没有御赐的东西?曹国公家里还有御赐的龙袍呢!


    这就是随便找个理由就杀啊。


    还有邓愈,他怎么死的?没病没灾,也打赢了,凯旋回朝在经过寿春的路上死了。


    寿春啊,距离凤阳不足百里啊!


    死后,竟然连个病因都没有!


    常遇春死了的时候,起码还有个理由吧!”


    朱棣缓缓摇头,“自古君王多薄幸,最是无情帝王家。”


    而且老朱确实心眼儿小。


    “没有朱文正和邓愈死守洪都,没有我们这些兄弟给他浴血拼杀,那有今天的大明江山!


    本以为他顶多就是学赵匡胤,让我们交出兵权,马放南山,不曾想他是赶尽杀绝啊!


    开国功臣到头来那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谁能够甘心?


    朱文正死的那一刻,许多人都感觉到了唇亡齿寒,兔死狐悲!


    太子在军中毫无半点威望,一旦陛下驾崩,太子压得住我们这些武勋吗?压不住!那怎么办?


    陛下会改立太子?不可能!


    秦王的继承权断了,晋王的王妃成了他的累赘,没法夺嫡争位。


    而你又混账一个,吴王无心权势,只是个喜欢读书的,大家没得选啊!


    大家不是看不出陛下是个什么人,他连亲侄子都杀,何况我们?


    但我们没办法,没得选啊!”


    徐达越说越激动,将心中的郁闷之气吐露出来。


    大家没得选,只能支持朱标。


    想要拥立王爷夺嫡,那都没有名义!


    没有师出有名的大义,那不就是反贼吗?


    开国功臣最后落得个谋反的反贼,来日史书之上不得是千古骂名?


    “那你的意思是……”朱棣询问道。


    徐达深呼一口气,继续道,大明的开国奠基,可以说是浩浩荡荡,我们每个人都身处洪流之中。


    期间,有许多人凭着自身的努力,或者说幸运,站在了潮头之上。


    这潮头之上是风光无限,诱惑无限,也风险无限,就看自己如何把握。


    看未来,远不如看过去要来得清楚,激昂和困惑,交织在每个人的心头。


    历史已经证明,坐以待毙就是个死!


    以前没得选,没办法!但现在有得选了,不是么?摄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