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商税的妥协艺术

作品:《大明:逆父!请叫朕成祖永乐大帝

    这要是一棒子打下来,朝堂上还有几人能够站着?


    “殿下,这个商税改革啊,臣觉得可以商榷。”


    “是啊是啊,殿下你又着急了不是,咱们商量就是了嘛。”


    “臣收回刚刚说的话,臣觉得殿下你不是在瞎搞。”


    “对对对,改革嘛,可以改!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殿下,你有具体方案吗?说出来咱们参考参考嘛,别流放岭南嘛。”


    这些官员你一言我一语的,语气弱了一点儿,可以商量,但不能按你说的那么搞。


    而且一旦咱们政治利益达到妥协,这事儿就翻脸,你下回不能再拿这事儿来威胁我们了。


    这是政治上的规矩。


    “是么?可是本王觉得,比起商税改革,肃清朝堂风气更重要!


    本王可听说了,官员狎妓青楼之风,那可是刹都刹不住啊!


    尤其是秦淮河的花船上,本王听说有位大人一夜御十女啊。


    大明律怎么写的,官员狎妓,笞四十!本王觉得这该严查一波!”


    朱棣的话,让许多人一阵心虚。


    摄政王你也太不道德了,这不是大家默许的事情嘛。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咳咳。


    哪有人真上纲上线的说这件事情呢。


    朱棣也清楚这个道理,事儿不上称,那就只有四两重,上了称,那可就千斤都打不住!


    别管官员狎妓这事儿比比皆是,真较起真来,那也是犯法的!


    笞四十,可以让你轻伤,可以让你重伤,更可以让你死!这其中手段就看上面的意思了。


    朱元璋这时候出来唱白脸了,“老四!你不要乱说!咱怎么没听说这事儿?满殿忠贤,断然不是那种人。”


    “陛下说的是!”一众官员赶忙附和。


    朱棣却是冷笑一声,“那咱们继续聊商税问题嘛,孤觉得商业税收可以从两成至四成五收,起收两成,封顶四成五。


    具体税收,要根据每个月的收益来,当然了,这么干的话,下面的人肯定会做假账来应付朝廷的,对吧?”


    朱棣这话一出,不少人尴尬的笑了。


    这是肯定的啊,按照收益账本交税,那必拿假账本糊弄啊。


    谁想多交税啊,真的是。


    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臣等不敢。”众人拱手道。


    朱棣呵呵一笑,“那不重要,商业要从户部剥离出来,单独管理,并且朝廷会颁布发票模板。


    买东西都要有票据,卖出去的都要留档待查!虚开票据,一经查处,产业查封,立斩不赦!


    伪造账本做假账,斩立决!家产充公,满门流放岭南种荔枝!子孙两代不可科考从政,不可入伍参军。


    同时,支持商户之间相互监督举报!举报属实,朝廷可把他名下的这份产业赏赐举报人,但诬告反坐。”


    朱棣的话,让不少人都变了脸色。


    虚开票据,上来就这么重的罪名?不过刚开始高压也正常,都步入正轨之后,肯定会修改的。


    做假账的话,罪名有点严重啊,砍头抄家还不说,家人还得流放岭南,最重要的是罪连子孙两代啊。


    更过分的是,支持举报,这举报奖励这么丰厚,你是要干啥?


    朱棣的话很明白了,你把你同行给举报,他倒下来了,朝廷做主把他的这部分利益直接给你经营。


    不交给市扬去瓜分。


    你只要去举报,而且属实,那他经营的利益就是你的,你能不能接下来,那是你的事。


    商扬如战扬啊。


    朱棣抛出来的利益足够大,许多人都动心了,死道友不死贫道嘛。


    等于说……我只要正常交税,我就可以合法的壮大产业,只要去举报你就行!


    至于你也正常交税?呵呵……


    商税这么高,你能熬得住?到时候你我双方必有一方先撑不住。


    到时候,要么缩减产业,要么做假账。


    不扩大反缩减,谁甘心?


    可要是小笔动一动啊,那就财源滚滚来了啊,我只要做的仔细点儿,说不定就不会被发现呢?


    万一我就是那个侥幸成功的幸运儿呢?


    一时间,奉天殿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了,都在想怎么干掉对方。


    毕竟……蛋糕就那么大嘛,谁都想多吃一口,而且要是借此让你丢官革职,那不更好吗?


    你不挪位置,我下面的人怎么进步?


    “众爱卿,你们的意思呢?”朱元璋见下面人迟迟不说话,便开口问道。


    朱棣接着道,“本王还可以废除商人不许穿绫罗绸缎的禁令,也可以把商人从贱籍的行业拉出来,以后商人不再是贱籍!”


    朱棣这话一出,下面的人明显心动了。


    要知道,商人就算家财万贯,他们地位都是最低的,是贱籍,地位不是一般的低。


    而且朱元璋不许商人穿绫罗绸缎。


    朱棣这番话,无疑是神助攻,再加上刚刚许的利益,这足以让许多官员支持商税改革了。


    毕竟人活一世,争的就是脸!


    你再有钱你也是贱籍,你再有钱你也不能穿绫罗绸缎,你就是下等人!


    政治,本就是妥协的艺术。


    双方互相妥协,达到一个平衡点。


    “朱老四,你干什么!”朱元璋看向朱棣问道。


    这一条朱棣没跟自己商量过!


    朱棣起身来到朱元璋身边,低声跟朱元璋说了起来。


    “父皇,跟什么过不去,都不要跟钱过不去!商税这波改革能推行下去,大明现在的税收还不如接下来的零头!你不想要白花花的银子吗?你不想要金灿灿的金元宝吗?”


    朱棣问道。


    朱元璋小声回答道,“商人怎么能穿绫罗绸缎!一些有钱人不比咱们穿的还好?那咱们面子往哪搁?”


    “父皇,咱们可以单独制作一款常服,专门给官员穿,全国统一!规定再有钱的人都不能穿这种衣服,这是权力的特殊化,这面子不一下就上来了?”


    朱棣很清楚,这种农民思想的人就爱显摆,爱面子。


    看看老朱定的那朝贡政策就知道了。


    厚往薄来,即对朝贡国给予丰厚的回赐,而收取的贡品则相对较少,这种政策体现了明朝的自尊和对外交往的基本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