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易拉科的拜访!

作品:《大国重工:从穷兵到火力覆盖全球

    一九八零年,三月。


    距离龙国发布《友好互助技术条约》已然过去了将近半年时间。


    这半年的时间内,世界格局的暗流涌动得愈发剧烈。


    虽然表面安定,但很多人看得出来,这份安定只不过是虚伪的假象。


    以至于国防科工委的对外技术合作接待处。


    几乎已经成为了诸多部门中最繁忙的一个。


    来自世界各地,或公开或隐秘的使团和代表们几乎络绎不绝。


    目前来访的大多数国家初始的询价和意向,都主要集中在第三,四级技术,即常规武器和部分战备级武器上。


    原因无他,只因为便宜!


    不得不说冯鉴真的武器分级给的定价简直是两个极端。


    军售部门在考虑成本的时候,越高级的武器其技术成本就越高。


    反而那些三到四级的常规武器,由于几乎没有技术成本,所以定价基本上不会太高。


    这样的好处是不管是高端市场还是低端市场,龙国都能吃得下。


    事实证明,这条政策确实有出路,极大缓解了军工扩张的资源需求。


    这让某些小国家也看到了出路。


    例如东南亚某个常年与邻国有边境摩擦的小国就派来了一个低调的代表团。


    在经过几轮秘密磋商,最终签署了一份价值数亿美刀的合同。


    合同中采购包括新型自动步枪,通用机枪,迫击炮,单兵火箭筒以及配套弹药在内的大批轻武器。


    非洲一个矿产资源丰富但国防力量薄弱的国家,甚至其国防部长亲自到访。


    不仅采购了大量轻武器,还额外订购了一个营的二手59式坦克和一个连107毫米火箭炮。


    对他们而言,这些装备足以震慑部族武装和周边不安分的邻居。


    更有甚者一些国家的需求颇为“定制化”。


    南美某国禁毒部队看中了龙国为特种部队研发的适合丛林山地作战的紧凑型冲锋枪和微声手枪


    中东某个酋长国则对“蜂群”无人机的民用衍生型号。


    可用于石油管道巡逻和王室卫队表演的无人机编队产生了浓厚兴趣,下单采购了数万台。


    虽然这些订单的金额或许无法与沙骆国的千亿豪单相比。


    但胜在数量众多,种类繁杂。


    这种大小通吃的策略让龙国即便在被资源封锁下也获得了极大的喘息之机。


    而且为了应对这突如其来的需求暴涨。


    在“磐石计划”的推动下,龙国原有的各大兵工厂开足马力。


    直接进行三班倒甚至四班倒的生产。


    同时一些具备一定技术实力的民用机械厂,在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和技术改造后。


    同样被纳入到配套生产体系中,承担部分非核心零部件的制造任务。


    一股“大军工”的时代浪潮正席卷龙国的大江南北。


    机器的轰鸣声成为了主流。


    各种外汇和战略资源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入龙国。


    .....


    某天,


    一份来自中东的标注着“绝密”的访问请求,赫然摆在了外交部和国防部的办公桌上。


    请求方不是别人,正是易拉科!


    数天之后,一架神秘的飞机降落在京都机场。


    不久后,钓鱼台国宾馆。


    一间隐秘的会客室悄然打开。


    徐帅和王如华坐在一侧。


    他们的对面是一位裹着传统头巾的易拉科特使,名叫阿卜杜勒。


    他是萨达姆的亲信之一,代表着萨达姆的意志而来。


    在例行的寒暄过后。


    阿卜杜勒也不含糊,直接切入主题。


    “尊敬的部长先生,元帅阁下。”


    “我此次奉总统之命前来,怀着极大的诚意。”


    “希望与龙国建立更深层次的友好关系,特别是在军事技术领域。”


    对此徐帅并不意外。


    这段时间他接待过不少其他国家代表,有了经验。


    要是单纯的外交事宜自然不会找上他,只有关于军购他才需要出面。


    外交部长王如华目光微眯,淡淡开口。


    “特使先生,我们欢迎任何基于平等互利的合作。”


    “不过据我们所知,贵国与某些西方国家关系密切。”


    “甚至是他们在中东地区的重要伙伴。”


    “你们寻求与我们合作,难道不怕引起他们的不满和针对吗?”


    阿卜杜勒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摇了摇头。


    “部长先生,请允许我表达萨达姆总统和易拉科人民的观点!”


    “中东是阿拉伯人的中东!”


    “我们不愿成为任何外部势力博弈的棋子,过去的选择都是形势所迫。”


    徐帅适时插话,问出了关键问题。


    “既然如此,那贵国此前为何要对同为阿拉伯兄弟的沙骆王国采取军事行动?”


    “这似乎与‘中东是阿拉伯的中东’这一理念有所冲突。”


    阿卜杜勒闻言,叹了口气。


    表情显得有些复杂和无奈。


    “两位阁下,此事说来话长,其中确有不得已的苦衷。”


    “请您相信针对沙骆国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外部势力挑动和利用的结果。”


    “沙骆国与我们一样都是阿拉伯人,是我们的兄弟国家!”


    “我们阿拉伯人间流传着一句古老的谚语,‘在沙漠中遇到毒蛇和波斯人,必须先干掉波斯人!’”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我们真正的目标从来都是那个企图称霸海湾,对我们阿拉伯世界构成巨大威胁的邻国——议郎!”


    “确保东部边境的安全,集中力量应对议郎的挑战才是我们的核心利益所在。”


    “之前的行动是为了消除后顾之忧。”


    “但显然我们被误导了,也低估了沙骆人的抵抗意志,更低估了龙国朋友维护友谊的决心和能力。”


    “不过也正因此,我们也看到了龙国面对朋友时的真心!”


    阿卜杜勒的语气极为真挚。


    闻言,徐帅和王如华交换了一个眼神。


    这个解释虽然有其策略性的成分,但也符合中东地区复杂的地缘政治现实。


    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恩怨已久。


    从这点上来看阿卜杜勒的话倒是有几分真心在里面。


    不过说到底,中东的恩恩怨怨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国与国之间,利益优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