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令其称臣,凡执迷不悟者,铁蹄亲至,寸草不生!

作品:《大明:皇后别闹

    翌日。


    慈宁宫。


    太后与夏皇后在宫殿内闲聊着家常。


    “哎~这皇帝真是一点都不让哀家省心啊!”


    夏皇后疑惑的问道:“太后,皇上怎么了?”


    太后将昨夜发生的事,详细告诉了夏晚卿。


    “你说说,皇帝先前设豹房,昨日为他大选秀女,谁知他为了国事,连牌子也不翻了!”


    “倒不是哀家说他,什么事都要有个度!”


    “先前管他,是为了他好,老祖宗的天下,可不能毁在我们这一脉。”


    “到了地底下,这让我如何向先帝交代啊!”


    哎,皇帝无嗣,哀家有何脸面,去见先皇?


    “现在可好,牌子也不翻了,终日忙于朝政。”


    “可这皇家的血脉还要延续下去不是?”


    夏皇后掩面一笑,说道:“太后,您也别担心,想必皇上是有什么朝廷大事需要处理,这才没有什么心思。”


    “等过段时间,臣妾再派人去一趟。”


    太后拉过了夏皇后的手,轻轻拍了拍说道:“皇上有你这么一位皇后,真是他的福气啊!”


    “不过,有些事上可以等,有些事上却是等不得!”


    “这皇家血脉的延续可是大事,容不得半点耽搁。”


    “说句不好听的话,皇帝在豹房的这段时间,也没见朝廷垮掉!”


    “朝廷给大臣们每月这么多俸禄,他们也该为皇帝分担分担了。”


    说至这般,太后似乎想起了什么事,急忙问道:“皇后,你有什么办法吗?”


    “臣妾,这……”


    在夏晚卿犹豫之际,太后略显认真道:“皇后,皇家的血脉可不是儿戏啊!有什么办法你给哀家说说。”


    “是,太后。”


    夏晚卿面色微顿,沉思说道:“太后,依臣妾来看,不如将这些秀女安排到皇上身边。”


    “说不定,皇上兴致大起,临幸其中一个呢!”


    太后闻言,眼前一亮道:“好办法,还是皇后有办法啊!”


    “来人!”


    宫女快步走到太后身旁,躬身行礼道:“太后。”


    “可知皇上现在在什么地方啊?”


    “回太后,听小太监们说,皇上去了御花园。”


    太后闻言,苦笑一声道:“这皇帝,有心思跑到御花园,都不知道去储秀宫中看看!”


    “也罢!到了还得我这个做娘的替他操心!”


    “告诉储秀宫的女官,让选出来的秀女都去御花园。”


    “这机会,哀家已经给她们了,能不能把握住,就看她们的造化了!”


    “是,太后。”


    ……


    御花园。


    朱厚照行走在石子路上,朝中内阁首辅、次辅等重臣紧随于其后。


    “阁老,这路可是好路啊!”


    “多走走,活经活血!”


    朱厚照看向刘健等人龇牙咧嘴的面庞,笑着说道。


    “是,皇上。”


    “吕爱卿。”


    “臣在。”


    “关于工部中储存的弹药、天威炮等情况如何了?”


    吕调阳跟随在皇帝身旁,恭敬说道:“回陛下,工部日夜兼工,已造出过千万发弹药,火炮五百万吨。”


    “天威炮五万门,正逐步替换原先城池内的红衣大炮!”


    说起此事,胡东阳上前一步道:“陛下,臣也有一事禀报。”


    “何事?”


    “西域各国就先前盗贼窃取陛下宝物一事,恳请陛下宽恕他们。”


    “他们愿献牛羊两万头,白银三十万两作为礼物献给陛下。”


    “呵~”


    朱厚照淡然一笑道:“刘阁老,你如何看待此事?”


    “回禀陛下,臣以为西域各国与我大明世代有纷争,同样也有纳贡。”


    “若是单单以此贺礼来乞求陛下宽恕的话,臣觉得会助涨他国嚣张气焰。”


    “若日后都献上贺礼来乞求谅解,我大明朝岂不是要纷争四起。”


    朱厚照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不怒自威道:“那爱卿觉得朕应当如何?”


    “令其称臣,凡执迷不悟者,铁蹄亲至,寸草不生!”


    刘健虽已年迈,可声音却是格外浑厚。


    现今大明早已超过了之前历朝历代,有着足够的底气!


    朱厚照闻言,满意说道:“好一个铁蹄亲至,寸草不生!”


    “朕准了!”


    “吾皇圣明。”


    在朱厚照与大臣们交谈国事之际,阵阵脆耳笑语渐渐从远处传来。


    御花园,乃皇家重地。


    若无恩准,绝对不允许出现在这里。


    可当朱厚照看到如此多的女子出现在这时,心中不免有些疑惑。


    观其服侍上,与宫中的女官大有不同。


    朱厚照细心去想下,渐渐明白了过来。


    定然是太后恩准,让这些秀女们前来。


    否则旁人根本没有如此大的权利,恩准这些秀女们进入御花园。


    在朱厚照愣神之际,刘健等人似乎也看出了些许端倪,拱手说道:“皇上,若是没有其他事情的话,臣等先行告退。”


    朱厚照闻言,微微颔首道:“去吧!”


    刘健等人拱手一拜,缓缓从御花园中离去。


    朱厚照看着不远处的莺莺燕燕,微微笑道:“带她们来见朕!”


    “遵旨。”


    在近侍太监忙着下去安排这些事情的时候,朱厚照直接向石亭湖畔旁走去。


    不时,十几名秀女再近侍太监的引领下出现在朱厚照跟前。


    “见过皇上。”


    秀女们低垂着面首不敢直视天子龙颜。


    可在她们的心中却是产生了极大的好奇。


    方才她们身在远处,虽说不能看清楚天子的样貌,但也能大致看出皇帝的年纪。


    在不少秀女们的心中,本以为皇帝至少也是个身宽体胖,年近中年的男子。


    可仅是那么一眼,却深深迷住了她们的眼睛。


    皇帝正值少年,热血方刚,粗略的看去,却也不是英姿飒爽、意气风发。


    若能侍奉这样的君王,她们何尝不愿意?


    在秀女们心思这般时,朱厚照同样也在细细打量着她们。


    不得不说,夏皇后的眼光还是十分独到的。


    为了能让皇帝喜欢,每种风格都挑选出了一名最好的女子。


    可想夏皇后用心之深。


    不过,朱厚照此时正想着平灭东瀛的事情,无心想其他闲杂事情!


    ……


    辰时将近。


    啪!


    啪!


    啪!


    三声净鞭响过后,文武大臣急匆匆的登上朝殿。


    入朝之后,文武百官面面相觑谁也不清楚发生什么事。


    今日早朝,比往日足足提前了半个时辰。


    可经大臣们询问下,竟谁也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


    一时间,文武百官的心中莫名感到一些紧张。


    今日,怕是将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在朝中文武议论纷纷之际,一声宣号从侧殿中响起。


    “皇上驾到~”


    顷刻间,金銮宝殿一片寂然,满朝文武鸦雀无声,屏息凝气。


    目光轻瞥下,皇帝虎步生风,手持帝剑出现在龙台上。


    铛——


    金戈撞击声,清脆入耳,文武百官身形皆是一颤,不知何事惹得天子如此震怒。


    “臣等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齐身跪地,面首低垂。


    朱厚照坐在龍椅上,双目如剑扫视着朝中文武百官。


    “自洪武皇帝始,外族侵犯纷争不断。”


    “成祖皇帝在永乐年间更是五次征伐异族。”


    “其中原因,有为天下百姓,也有为大明开疆拓土!”


    天子声若洪钟,郎朗回荡于金銮宝殿内,每一句话都深入他们的心中。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相信这句话诸位爱卿并不陌生吧!”


    文武百官顿时将头埋的更低了些,这十个大字就刻在白玉广场的石碑上。


    大明朝,自开国以来,不乏死谏的言官,同样也没有一个软弱的皇帝。


    “不和亲、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朱厚照拎着帝剑徘徊在百官朝列中,不断重复着这几句话。


    百官内心哗然,可偏偏不知皇帝为何说这几句话。


    现今大明天下,国泰民安,百姓富足,国库银两、粮草更是充盈。


    也没听说有何外患啊?


    唯一尚且正在作战中的,也只有俞大猷这一支海军,还是征战暹罗!


    “工部尚书!”


    吕调阳忙身从朝班中走出,拱手说道:“臣在。”


    “朕问你,当今天下如何?”


    吕调阳面色一顿,如实禀报道:“自陛下改革一来,除奸佞、丈量天下、改革士族、商业,短短数年间我大明朝赋税成数倍增长。”


    “国库中,粮草堆积如山,更是兴建珍宝阁以彰显我大明天下富饶繁硕。”


    “民间,百姓人人家中都有余粮、余钱,不再用为衣食而担忧。”


    “陛下乃是千古一帝,圣明之主!”


    朱厚照并未因吕调阳的一番话而流露出任何得意、喜色,继续问道:“那大明的国力又如何?”


    “回禀陛下,我大明天威炮,威力惊人,可破十余丈城门。”


    “我大明铁甲舰,披荆斩浪,堪称无敌舰队!”


    “大明边防、城池,有百万雄师,可吞天下。”


    “……”


    吕调阳将大明现状一条条列出,并未有任何虚假、夸张的成分。


    文武百官听得痴迷,没想到大明竟已强盛到如此地步。


    而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才不过数年间的功夫。


    “好!”


    “说的好!”


    朱厚照朗声一句,不怒自威道:“但!你们可知,这天下何其之大,又有多少国家时刻觊觎着朕大明的国土!”


    “而朕!便得知一个消息,倭国已派遣奸细混入大明中原!”


    “一支倭寇舰队正隐匿于大明海域外的一座小岛上,伺机露出他的獠牙!”


    “什么?!”


    百官惊呼失声,眼中流露出愤慨之色。


    大明、倭寇本就势如水火!


    早年,倭寇流窜于近海附近,劫掠村庄、杀害百姓、焚毁房屋,无恶不作!


    文武是听在心里,急在脸上。


    可偏偏大明朝没有足够的银两重新组建舰队,以至于事事处于被动的局面。


    眼看着倭寇劫掠财宝、杀害百姓,而无力追击敌军!


    可如今,大明早已不是当初。


    现在的大明,有着坚船利炮、众志成城!


    可没想到,大明还没有着手打他们,他们自己倒送上门来了。


    朱厚照面露寒色,肃声说道:“这么些年,倭国从未放弃过对大明中原土地的觊觎!”


    “回想历朝历代,中原与倭寇有过纷争,同样也对他们有过恩惠!”


    “可他们!却是一群喂不饱的白眼狼。”


    “现在,他们的船舰已开向朕的大明海域,他们的狼子野心再次隐现!”


    “你们说,朕应该怎么办!”


    顷刻间,文武大臣们皆昂昂挺胸抬头,面色坚定的说道:“臣等恳请陛下出兵,以扬我大明国威!”


    “臣等恳请陛下出兵,扬我大明国威!”


    “臣等恳请陛下出兵,扬我大明国威!”


    “……”


    文武百官声浪一层盖过一层,他们心中怀揣着愤怒、热血,誓要用倭寇的鲜血,来祭奠那些死去的亡灵。


    之前,大明没有坚船利炮,没有足够的银两,不得不忍气吞声!


    可现在,他们完全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他们要为大明雪耻,为天下百姓雪耻,为那些死去的无辜英魂雪耻!


    这一战,必须要打!


    纵是他们已经年迈,可他们还有子孙,还有家人。


    只要有人活着,大明就不缺兵士。


    他们可以战死,但绝不愿屈辱的死去!


    “臣等恳请陛下出兵!”


    咻——


    朱厚照突然高举天子帝剑,目光对视向文武百官。


    像宣誓,又好似承诺!


    “朕!今日在此立誓,向天下人立誓!”


    “朕要让倭寇血债血偿,让那些无辜死去的冤魂得以安息!”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传朕旨意,命戚继光率大明海军出征东瀛倭寇,对东瀛倭寇实行灭国之战!”


    “这一场仗即使打上五年、十年,百年,只要倭国不灭,朕都会将这场仗打下去!直到他覆灭的一天!”


    “不灭倭寇终不还!”


    铛!


    天子帝剑深深地刺入地面上,闪亮的寒芒映照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


    不灭倭寇终不还!


    这是天子对天下人的承诺。


    同样也是皇帝征灭倭寇的决心。


    这一刻,文武大臣眼中含着热泪。


    边海百姓,终将不再忍受海上祸乱!


    天子宣战东夷倭国,举国沸腾。


    大明天下的一切,百姓们早已深深看入眼中。


    自古百姓不喜战,可平灭倭国一战,却是民心所望!


    金銮宝殿,朱厚照详细安排着每一项事宜。


    包括调兵、粮饷与他国文书。


    自下朝以后,天子国书快马加鞭火速送往他国。


    而远在塘沽口内的戚继光,也得知了天子旨意。


    这一刻,水手们高声欢呼着。


    他们苦训这么长时间,为的就是这一天。


    戚继光恭敬地将圣旨接过,转身看向身后的铁甲舰。


    大明国旗随风飘扬,好似已经夺鞘的利剑,显露出他的锋芒!


    “传令,登朝出海,平灭倭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