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包粽子

作品:《穿越到山里闷声发大财

    这对于原本就遭变故的商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又遭遇一个沉重的打击。


    粮仓里,有几十万担粮食,这些粮食还并非是普通的粮食,而是专门为军中采购的军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商从简才不得不去处理。


    可这一去,耗费他近半年时间。


    那时不是秋收季节,粮食很难筹到,商从简也是忙得心力交瘁才筹齐烧掉的军粮。


    早已把自己成亲事抛到九霄云外,连封书信都没送回去过。


    云菁在家中涌起一股失落和哀怨。


    没事时总是想在想,难道商从简真的如此厌恶她,以至于在新婚之夜便毅然决然地离家出走。


    一离开就是半年之久,期间甚至连封书信都没有。


    这些问题如同一根刺,深深地扎在她的心头,让她在那段日子里备受煎熬。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情很快便传遍京城。


    那些所谓的名门贵女们,对云菁的遭遇自然是津津乐道,将其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云菁只能默默忍受着他人的闲言碎语。


    那段时间只有秦淼淼还时不时的去陪她说话解闷。


    商从简处理完锦州的事务,回到了家中,这才想起自己娶妻的事情。


    当晚,两人圆房,这本应是夫妻间亲密无间的时刻,但云菁的心中却始终笼罩着一层阴霾,任由他摆布。


    别人说什么欲拒还迎,云菁却是不推拒也不还迎。


    商从简察觉到了云菁的冷淡,他试图与她沟通,告诉她既然两人已经成亲,将来一定会好好待她、敬重她、爱护她。


    这些话若是在成亲那晚说出来还有作用,可对这晚的云菁来说,却如清风拂面,丝毫无法打动她那颗已经冰封的心。


    日子一天天过去,云菁对商从简的态度依旧冷漠,两人之间隔着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


    这种别别扭扭的相处方式,渐渐成为了他们生活的常态。


    人生苦短,若总是如此纠结于过去的不快,又怎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云菁的心结,不仅让她自己痛苦不堪,也使得这五年多的时光白白流逝,实在令人惋惜。


    人还是要想得开。


    王清儿就是一个非常想得开的人。


    她若是对沐楠不辞而别的事情一直耿耿于怀,那么他们夫妻之间的关系恐怕就很难修复。


    这样一来,两人的生活肯定也会变得别别扭扭,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快乐幸福。


    孩子们也会受到影响,他们能感受到父母之间的紧张气氛,幼小的心灵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这些负面情绪还会像涟漪一样扩散开来,影响到整个家庭,让大家都过得不舒服。


    下午,两大筐芦苇叶被搬到她的面前,还有一筐野鸭蛋。


    王清儿正在拆一件毛线衣,孩子们长大了,毛线衣已经太小。


    毛线是纯羊毛的,既保暖又舒适。


    新的毛线早已用完。


    王清儿才会不厌其烦地把它拆了织,小到不能穿了又拆。


    王清儿不止一次地向商从简打听那些东西是否还能找到。


    这些东西压根就不是他找到的,他又能去哪里给王清儿寻找?


    商从简只得将实情告诉了王清儿,这些东西实际上是沐楠找到的。


    得知这个消息后,王清儿并未过多纠结,又去询问沐楠。


    沐楠也只能告诉她自己也无法找到那些东西。


    那批东西是他在收复城池时,于端王营地的一个库房中偶然发现的。


    当时,他一看到这些物品,便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自己的媳妇一定会非常喜欢,于是便让商从简以他的名义将这些东西送回给王清儿。


    如今,那批东西早已被王清儿消耗殆尽,就连尿不湿也所剩无几,只有姨妈巾还剩下一些。


    王清儿看到筐子里翠绿的芦苇叶,心中欣喜不已。


    她连忙放下手中拆了一半的毛线衣,快步走向芦苇叶。


    芦苇叶片肥大厚实,鲜嫩欲滴。


    王清儿带着几丫鬟开始清洗芦苇叶,她们用猪毛做的刷子轻轻地刷洗着,将上面的污垢和杂质清除得干干净净。


    芦苇叶清洗干净,将它们放进一口大锅里,加入适量的水,然后点燃柴火,开始煮芦苇叶。


    煮了一会儿,她觉得差不多了,便将芦苇叶捞出来,用清水浸泡着,让它们变得更加柔软且有韧性。


    糯米和红豆也早已在上午就被泡在了水里备用。


    咸蛋黄、腊肉、鲜肉、蜜枣这些食材也都已经准备就绪。


    王清儿首先将腊肉切成小丁,放在一旁备用。


    又将鲜肉加入各种调料进行腌制,让其充分吸收味道。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王清儿开始动手包粽子。


    她手法娴熟,动作迅速,不一会儿就包好了一个小巧漂亮的粽子。


    当她看到旁边的厨娘包的粽子时,却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你这样包不对,”王清儿指着厨娘包的粽子说道,“这样煮过后米会露出来的。”说着,她亲自示范了正确的包法。


    厨娘听了王清儿的话,恍然大悟,连忙按照王清儿教的方法重新包了一个粽子。


    “少夫人,您看我这个可以吗?”一个丫鬟拿着自己包好的粽子,有些忐忑地递给王清儿。


    王清儿接过粽子,仔细看了看,然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个可以。”


    她将粽子递给其他丫鬟看,“你们都按这样的包。”


    其他丫鬟们纷纷围过来,看着那个被王清儿认可的粽子,学习着正确的包法。


    “这样包,这里有个洞可不行。”王清儿指着一个丫鬟包的粽子上的小洞说。


    “对,就这样包。”她又拿起另一个丫鬟包的粽子,满意地点点头。


    “嗯,这个也不错。”王清儿对每个人包的粽子都进行了点评,指导她们不断改进。


    ……


    王清儿在厨娘和丫鬟们中间穿梭着。


    她耐心地手把手教导着她们如何包粽子,从粽叶的折叠到馅料的放置,再到最后的捆扎,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十分详细。


    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所有的人都学会了包粽子的技巧。


    王清儿这才开始专注地包起粽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