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走向富裕

作品:《七十年代重组家庭养娃日常

    楚葵和白桦对视了一眼,走了进去。


    门口也没有人守着,两人直接就走到了里面,潮湿的棉布气息闷得很,她们在一个昏暗的车间里,看到了厂子里唯一一个人。


    楚葵主动开口说道:“您好,请问是张富荣张师傅吗?”


    坐在椅子上的男人瞥了她一眼,用粤语说道:“我就是,你哪里位?为什么会认识我?”


    白桦在这里就是充当楚葵的翻译,毕竟在所有人看来,楚葵即便会听粤语,也并不会说。


    所以楚葵只需要在一旁乖乖听着白桦跟那人交流。


    张富荣是张若慈娘家里的侄儿,听到说眼前这两人是姑姑推荐过来的,也没有最开始时候的不耐烦了。


    张富荣挠了挠脑袋,说道:“我们厂子现在就是你们看到的情况了,人是有的,就是没活儿,都在家里待着。”


    楚葵问道:“这好歹也是广城的第四纺织厂,怎么能落魄到这个地步?”


    张富荣叹了口气,说道:“虽然改名是第四纺织厂,但是咱家这个厂在外人眼里,就是姓张的。”


    “很多人不肯跟着咱干就算了,还一天到晚在外面说我们是资本家的狗腿子,这些年能在厂里熬下来的,也都是原本家里的人。”


    厂子早就落魄得不行了,机器也是很过去的款式了。


    张富荣拍了拍一旁的织布机说道:“听我老豆说,这个机器是英国佬产的,三十年代的老古董,动一次都要修半天。”


    楚葵看着上辈子在书里都看不到的旧款织布机上早就磨损得厉害的齿轮,心里也有些不得劲。


    张富荣说道:“我姑也是太久没回来了,不知道厂里的情况,其实我们厂子,也快到倒闭咯,工人三四个月没领上工资了。”


    这个时候,国营厂子若是没有上面的扶持,确实是比较凄惨的,毕竟这会还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下。


    崖州岛的制衣厂是挂名在部队里的,计划也是完全由岛上的安排,所以比起很多排名靠后的国营厂子,还算是过得不错的。


    这会正是改革开放的前夕,企业也处于计划经济和市扬萌芽的交替时期,很多个体商贩也已经在悄悄闯入了市扬。


    张富荣看着面前的两个年轻女人,也不知道她们能干什么,这会也没有心思跟她们说太多,只想着送客了。


    楚葵和白桦走出厂子,楚葵依旧在沉默,而白桦虽然不懂这些经商门道,但是她多少还是了解外面的情况的。


    白桦:“这厂子也太落魄些了,不仅机器落后,就连人的精气神也都太滞后了。”


    楚葵笑了笑,说道:“他们以前只能接计划完成任务。现在没有那么多计划落在他们头上了,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铁饭碗也变成了破饭碗,可不就麻木了。”


    白桦叹了口气,“那张姨为什么让你来这边看看?”


    楚葵跟着她绕到了另外一个巷子,说道:“这是对外的厂子,不是原材料的厂子,我们再去看看别的。”


    张若慈能给到自然不止刚刚那个风吹就散的第四纺织厂,还有另外一个原材料厂子。


    相比起之前死气沉沉的纺织厂,原材料厂单从外面,就显得忙碌许多。


    厂门口还有人挑着水果过来卖,看着都是新鲜的橘子,价格也比国营商店的要便宜。


    楚葵特意问卖水果的商贩:“你在这里能有生意吗?”


    商贩点点头,说道:“有的,他们这个厂子经常一次性就买完我一筐水果,说拿来发给工人甜甜嘴的。这两位同志,你们要不要也买点?”


    还未等楚葵再说话呢,厂子里就来人了。来接待楚葵和白桦的人也姓张,名字叫张朝阳。


    听了楚葵和白桦的来意之后,张朝阳看了一眼楚葵手里张若慈的信,便直接带着两人换了工作服进了工作间。


    张朝阳:“原材料厂子永远不会缺生意的,我们这边的生意其实一直都很忙的,不仅仅国内,其实在国外也一直有计划出口的部分。”


    对于原材料,楚葵其实也没有那么熟悉,但是看着机器都还挺新的,便问了一句。


    张朝阳笑着说道:“对,这些机器都基本上是这两年从外国购入的。”


    “除了机器,我们厂里还专门有技术师去到外面学习,香洲、日本、南洋...这些地方都有去过。”


    楚葵惊叹原来在计划经济的管理下,竟然还能有这么欣欣向荣的企业,笑着感叹道:“果然在接受新技术的厂子一直在朝阳啊。”


    张朝阳愣了一下,笑着说道:“自然,中国人是永远不会固步自封的。”


    参观车间的时候,随处可以看到了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女工们在机器间穿梭,而每个车间也都有穿着灰色衣服的工程师在不远处盯着。


    张朝阳:“我们这边的机器都算是国内最先进的机器,速度可以比同行厂子高三到四倍。”


    一边走,张朝阳还一边介绍:“我们厂子的位置也很得天独厚,离码头很近,交通便利,不管是去哪里,都格外方便。”


    在这个厂子里,楚葵和白桦从每个人的脸上都能看到两个字,那就是“活力”。


    有活力的厂子,是不会被时代淘汰的。


    离开厂子的时候,张朝阳留了联系方式给楚葵,这其实也是楚葵自己的私心吧,毕竟崖州岛制衣厂想发展起来,也得有靠谱的原料厂家啊。


    白桦和楚葵没有骑车,沿着珠江背对着夕阳,慢慢地往家里方向走。


    夕阳下,江面泛着金黄色的波光,白桦问楚葵:“你为什么会选择金融方向的专业呢?”


    楚葵微微笑着说道:“因为我坚信,国际经济要发展起来了,我得好好学,到时候回岛上了,带着岛里相信我的人,一起走向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