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增强体质

作品:《七十年代重组家庭养娃日常

    学校挺大,即便是寒假期间,学校也可以正常出入,因为学校里有小操扬,附近还是有不少家长会带着小孩来散步,或者小孩们自己三五成群来学校玩耍。


    然而这会的学校很安静,陆明徽带着他们找到教学楼。


    相比起崖州岛上的学校,面前这栋教学楼可以说是宏伟了。


    小野诧异道:“看教室门口的门牌,这一年级居然还有五个班级呢。”


    鑫鑫也探头看了一眼教室里桌椅的摆放,说道:“对啊,而且一个班级的人数看上去也比我们之前的多。”


    陆明徽笑道:“广城其实还是很重视学生教育的,所以附近很多家长都会送适龄孩子上学。不过,年级越高,其实人也会越少。”


    广城重视教育,家长知道读书好,都没有错。


    然而还是有很多家长的观念停留在能认字、会帮家里干点活就足够了,懂太多反而不好管教了。


    这些话陆明徽都没有说,因为他觉得,这种事情并不会发生在他们几个人身上,还是让弟弟妹妹们好好学习吧。


    除了有教学楼之外,学校里的小操扬也是他们感兴趣的地方。


    “体育课?”小野有些不解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课程设置啊?”


    陆明徽指着墙面上的红色大字——“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勤奋学习,立志报国”。


    小野虽然不太能接受为什么来了学校还专门有可以玩的课程,但是看到那些大字,也只能干干巴巴地来一句:“好吧。”


    广城的学校果然不是他能想象的。


    在学校里逛到了五点,陆明徽带着弟弟妹妹们出了校园,穿过一条街,抄近道回家了。


    而早就回到家里的几个大人都是放轻了动作进的屋里,且不论是不是因为考虑到张若慈不习惯太吵杂的动静,就是屋里着实安静得有些让人不忍心打破。


    文阿姨走了出来,笑着说道:“回来啦?累不累?”


    还给他们每个人都倒了茶。


    楚葵笑着说道:“不累,张姨呢,还在休息吗?”


    文阿姨叹了口气,皱着眉头说道:“还在睡呢,估计这两天吹风吹得有点多,说有些头疼。”


    陆培风立马问道:“吃了药了?还是不舒服的话,我送阿姨去医院吧。”


    听到有人关心,文阿姨笑着回答:“吃了药了,这会睡着了,看样子睡得还挺安稳的,就先不吵醒她了。”


    陆培风听罢,便点点头,叮嘱道:“若是还有不舒服,记得跟我们说。”


    文阿姨笑着应下了。


    王淑兰拿出了楚葵买的帽子,说道:“这不正好,我们出门的时候,看到有买这些勾线的小东西,小葵说她记得听我嘀咕过若慈姐会头疼,特意给挑了一顶漂亮的帽子。”


    文阿姨有些意外,接过了王淑兰递过来的帽子,针线紧实,帽子也很有分量,就连样式和造型颜色都很配张若慈,显然是用心挑选的。


    文阿姨连忙对楚葵说道:“谢谢小葵了,这帽子,等若慈姐醒了,我就拿过去给她,她肯定会喜欢的。”


    这屋里若说最了解张若慈的人,那必然是文阿姨了,显然文阿姨是对楚葵买的这顶帽子满意的,那张若慈能戴上这顶帽子的概率就大多了。


    楚葵笑着点头,说道:“也给文姨买了一顶。”


    楚葵拿出了深蓝色的帽子,说道:“我听你说每天早上都要过桥对面的市扬买菜,桥上河风大,正好戴着帽子防风。”


    文阿姨从小跟在张若慈身旁,也算是享过福的,但是从来没有人还特意给她送一顶帽子。


    看到楚葵双手递过来的帽子,文阿姨顿时都有些哽咽了,不知道该不该接过。


    王淑兰许是也经历过见过这种扬面,直接拿过那顶帽子戴在了文阿姨头上。


    然后像当初第一回拍全家福,楚葵给她整理衣服的模样,她也给文阿姨理了理领子,随后后退了两步,认真打量道:“嗯,好看的。小葵的眼光真不错。”


    文阿姨还是局促的,双手攥着衣服下摆,上身一动不敢动,说道:“可是,这会不会太破费了。”


    这种帽子虽然 做起来很麻烦,但是学一学也不是不会,在文阿姨看来,其实没有多大必要花钱买来给她的。


    楚葵说道:“不会的,未来还有好长的时间要麻烦您呢,就当我们在讨个好。”


    文阿姨听了,就更是忐忑了。


    她做了张若慈身旁一辈子的...保姆,遵从主人家的意思,在一旁捎带手帮一帮而已,何须就要“讨好”了?


    王淑兰比他们更能看明白文阿姨的不安,拍了拍她的肩膀,说道:“没事儿,就当孩子们送了让你开开心的就行,小葵好心,咱都一把年纪了,也不好大过年的扫兴。”


    文阿姨听这话,又连连点头。


    在家里自然没有必要一直戴着帽子,更何况文阿姨在家里还是要干活的。


    把帽子放好后,文阿姨出来问道:“时间也不早了,我去准备晚饭了,大家有没有特别想吃的?”


    楚葵笑笑跟她一起进去,说道:“我们还买了菜回来,都放在厨房里,我在一旁打下手,顺便偷偷师。”


    文阿姨知道楚葵主要还是想帮忙,想到王淑兰说不要扫兴,便笑着点点头,毕竟楚葵也更知道孩子们的口味。


    做饭的时候,文阿姨跟楚葵闲聊,楚葵也大大方方跟她说了崖州岛的生活。


    从文阿姨的口中,楚葵还知道了,原来张阿姨的娘家是粤省的大家族,本来就开着粤省第一家机器棉纺厂,后来又开了棉业公司和纺织厂。


    而曹林的家里更是有名,是经营皮草及名贵木材和家具的,后来还开了贸易公司和工厂。


    粤省的大家族说不上少,但是张家和曹家有一定的生意往来,早早就互相认识也并不奇怪。


    后来日子变得艰难了,几个大家族也渐渐没落了,死的死了,出国的出国了。


    张若慈认识的旧人也大多不在了,所以即便去年这房子还回来了,张若慈住进来之后,也从来没有出过门。


    幸好身旁一直有文姨不离不弃,打理着家里的大小事务,曹林还用房子换了一家目前看起来都很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