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欲言又止
作品:《七十年代重组家庭养娃日常》 楚葵第二天回制衣厂上班,车间的人关心了几句之后,就开始忙活,也没有再多问什么。
中午再回家属院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小珩在训练基地的情况了,还让楚葵到时候把小珩的照片拿出来也给他们看看。
楚葵笑着点点头。
小野和鑫鑫淼淼帮着妈妈做午饭,也说了上午的情况。
小野:“除了萍姨和莹姨过来看我们,都没有人再过来了,不过萍姨进屋里之前,就听到她在跟谁说了什么。”
淼淼捏着自己的小下巴思考了一下,说道:“我猜是有不认识的阿姨问了什么,所以萍姨才跟人家唠了几句。”
小野:“那为什么不直接进来问我们?”
鑫鑫嫌弃道:“那肯定不是简单地唠几句啊,听萍姨的动静都像是在骂人。”
淼淼笑道:“笨小野。”
小野:“...”
楚葵也闷笑,小野还是太纯良了,一直觉得家属院的婶婶伯母们都会对他好。
不过,小野这样也挺好的,这也说明现在没有人会当面让他难堪了。
-
几天之后,广城寄了包裹过来,随包裹一起的还有他们新拍的照片。
在照相馆里特意出外景拍的照片质量会比当初岳灵枝帮忙拍的要更好一些。
刚拆开包裹,把信封里的照片倒了出来,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围过来看了。
楚葵都没能看到,只好拿起一旁折叠好的信出来看。
照片厚厚一沓,每一张都看清晰,淼淼爱不释手,指着珠江边上的裙摆轻扬的自己说道:“妈妈,你看我多好看。”
楚葵也没有敷衍,凑过去看了一眼,说道:“嗯,好看,这张照片,我们几个眼睛都快睁不开了,就你拍得漂亮。”
淼淼笑嘻嘻道:“那当然,拍照的时候,我一直都在提醒自己要睁大眼睛的。”
信里,白桦说照片洗了三份,他们家里留了一份,两份寄到了崖州岛,让楚葵有空的时候,寄一份给宜城的王淑兰。
其实楚葵也是有这个打算的,毕竟他们出岛去广城之前,也跟姨妈说过了,现在多了一份照片,就不用特意去挑了。
楚葵把信的内容对周平川说了,然后感叹道:“桦姐真是个敞亮人。”
周平川笑了笑,没说什么。
信的后面, 白桦提到了上面隐约传来了恢复高考的消息,消息还算可靠,让楚葵留意一下岛上的孩子们,看看谁有兴趣,抓紧时间复习。
楚葵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张青云了,毕竟跟他们家亲近的这一批人里,也就他一个孩子在面临高考。
楚葵问道:“恢复高考的消息,你们也听说了?”
周平川摇摇头,“在广城的时候,培风有跟我提过,还说对考生的要求并不严苛,人人都可以去考,但是部队里,目前是没有收到准确的消息。”
楚葵微微皱了眉,又问道:“那我们要跟青云说吗?”
周平川没有犹豫,点点头说道:“还是说吧,即便消息不准确,多学习也不会是坏事。”
楚葵笑道:“我不是怕让孩子空欢喜一扬吗,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我晚点去找张婶子。”
周平川看了一眼孩子们,欲言又止,最后还是什么都没有说,点了点头。
楚葵就当没看到他的异常,但心里也有了猜测。
自己手上有辅导书,他是想问自己会不会去高考,还是想让自己把手里的参考书借出去?
不过,不管怎么想,只要周平川没开口,她就暂时不会主动去提这件事,毕竟这才八月,离发通知还有两月呢。
吃过晚饭之后,楚葵去找了张婶子。
张婶子也刚吃过了晚饭,这会正在看院子里养的鸡呢,看到楚葵过来了,笑着问道:“小葵怎么来了?”
楚葵扬了扬手里的照片,说道:“去广城拍的照片收到了,拿过来给你们看看。”
张婶子听了,立马洗手擦干净,搬着长椅子拿到院子里,还吆喝了一下张政委:“老张,小葵拿小珩的照片过来给咱瞧瞧了。”
张政委听了,笑眯眯地端着茶缸子一起出来了。
张婶子招呼楚葵:“来来来,院子里比屋里还亮,咱外头看。”
楚葵点点头,坐在了张婶子旁边,把信封里的照片都拿了出来。
首张照片就是家里五个小孩跟陆明徽的合照,张婶子捧着照片端详。
六个孩子站在一排,从高到低,第三个就是小珩,跟站在第二个的小野差不多高。
张婶子感慨:“哟,小珩看着比小野还高了。”
楚葵递了另外一张差不多的照片给张政委。
张政委把照片拿近放远看了又看,说道:“我看着就是要高些,是不是小珩比小野壮一些,挡身高了?”
楚葵笑道:“两兄弟背靠背对过身高,是小珩头发短些,看着没有哥哥高。”
张婶子又看向小珩的小寸头,说道:“没事儿,头发短些就短些,好孩子一个人在外头,头发短些也好打理。”
楚葵点头:“确实是这个理,而且小珩平日里练球也累,老出汗湿着头也难受。”
张婶子问道:“有没有去那训练基地看过?环境咋样?”
楚葵:“没能进到里头看,但是外头门禁很严格,看着也宽敞,里头的环境应该也不错。”
张婶子就更加放心了,“这就好,看到小珩高了壮了,想必那基地的领导们对他们这些孩子还是有在尽心照顾的。”
楚葵点点头。
一张张照片翻下去看,张婶子和张政委脸上的笑就没变过,慈祥得不行。
看照片看过瘾了,张政委看她们也像是有话要说,便主动进了屋里,说要给小珩写个信,等会让楚葵一起拿回去,到时候一同寄给小珩。
楚葵笑着应下了。
张婶子笑骂道:“老头子,还掺和这事儿干嘛, 看到孩子好好的,不就放心了嘛。”
楚葵不介意,笑道:“这也说明家属院里的人,对我们小珩真心的。”
张婶子“嗐”了一声,“都是自己看着长大的,肯定也是真挂念的。”
楚葵“嗯”了一声,把白桦的消息告诉了张婶子,“我之前听您说,青云在乡里也有在看书,或许这对他来说,也是个机会。”
张婶子没从老伴口中听说过这件事,问道:“这,可靠吗?”
楚葵说道:“不管可不可靠,不都是一个盼头吗?白桦是省高级中学的老师,她说的这个消息,还吩咐我可以说出去,想来还是靠谱的。”
“况且,教育是立国之本,早晚也会被重新重视的,高考恢复,也是迟早的事情。”
张婶子也能想明白,连连点头,说道:“好好好,我明儿就给青云寄信,让他好好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