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寄信报喜
作品:《七十年代重组家庭养娃日常》 有女万事足的周平川对小满稀罕得不行,整天抱着小满不肯撒手。
当然,这也只是私下里。
当着四个大孩子的面,周平川还是装得有模有样的,不怎么抱小满,也不太允许楚葵抱小满。
装到最后,连小野都忍不住提醒爸爸:“对小满多笑笑,不然小满以后像爸爸一样冷着脸,就不好找对象了。”
周平川简直被气乐了。
谁懂啊,他闺女都还没满月呢,他就已经在生未来女婿的气了。
这事儿被楚葵听到之后,直笑周平川是个女儿奴。
而周平川现在也已经变得很莫名其妙了。
楚葵从来没有想过,一个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平日里看着又凶又冷,私下竟然天天对女儿说叠词。
什么“拉臭臭、睡觉觉、吃奶奶、洗白白...”
这一类词出现在周平川的口中,无异于一只风韵柔存的老母猪,穿着蓬蓬裙,对着楚葵跳了一段芭蕾舞,最后还优雅地谢了个幕。
诡异又离谱。
楚葵觉得周平川是个女儿奴这件事,其实也有点五十步笑百步了。
明明这会的她,也格外偏心小满。
嘴上说着“好好好,让哥哥抱、让姐姐抱...”,心里也在暗暗担心他们会没轻没重把孩子摔了。
月子里周平川既不让楚葵出门,又不让她干活,无聊得快发霉的楚葵只能抱着小满玩。
为了让楚葵多一个消遣的活动,也为了让四个大孩子能经常跟妈妈和妹妹接触,周平川还会让小野他们拿着书进来念给楚葵听。
但是吧,小野他们虽然认识不少字了,可是在读书的时候,根本就不懂什么叫有感情朗读。
小孩声音稚嫩清脆,然而大白话读的书,在楚葵听来,只有犯困。
所以这段时间,楚葵听着听着就睡着了,白天睡觉的时间长了,晚上就精神得不行。
周平川几乎没有闲下来的时间,就连晚上,也睡得不太安稳,小满但凡有什么动作,他都比楚葵更快抬头看向小满。
可是,晚上睡不着的楚葵,也只能消遣周平川了。
熬了几天之后,严重睡眠不足的周平川就严令禁止小野他们再给楚葵念书了。
只是,他也不让楚葵看书。
周平川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谣言,说什么坐月子期间,产妇过度用眼对身体不好。
而上辈子天天熬夜按着那个巴掌大的破手机,楚葵也没有近视,这会实在是无法理解周平川为何连书都不让自己看。
楚葵无聊得天天躺在床上抽查小野和鑫鑫淼淼小珩的心算以及必背古诗词。
整个月子期间,楚葵折磨完大的折磨小的,还顺便写了十几封信,准备寄给张小雨吐槽这惨无人道的月子经历。
当然最后挑挑拣拣,楚葵寄出了一封内容很正常、很朴实无华、很符合时代背景的信。
同时,周平川也写了信寄回宜县报喜。
十几天后,姨妈王淑兰就收到信了,回到家迫不及待拆了信,高兴得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周平川确实是东北出生的孩子,但是在他还不到五岁的时候,他的父母就分开了。
周平川父亲在东北再婚娶了别的女人,他被母亲李秀凤带着去了宜县。
原本是想去投奔宜县的亲戚的,但是当时宜县刚解放不久,百废待兴,家家户户的日子都过得紧紧巴巴的。
李秀凤被亲戚婉拒门外,走投无路的李秀凤只好带着周平川往一些比较偏僻的地方躲一躲。
王淑兰当时住在宜县的城郊,她的丈夫和家人都在战争中牺牲了。
看到李秀凤带着个小孩站在风中瑟瑟发抖,二话没说让他们进了屋里。
作为军属遗孀,王淑兰被安排去了纺织厂做工。
而李秀凤则接了一些缝补的活计,两个女人决定一起把周平川拉扯长大。
没多久,县里办了扫盲班,王淑兰和李秀凤带着周平川结伴去上课。
一次周平川生病了,李秀凤为了照顾他就没有跟王淑兰一起去上课。
结果晚上下课回家的时候,王淑兰被县里一个地痞流氓尾随,还是李秀凤觉得不对,出去寻了王淑兰。
李秀凤看到自己姐妹被欺负了,拿起石头就往那地痞身上砸,地痞吃痛,起身就打了李秀凤。
王淑兰一直在挣扎,没被地痞得手,看到李秀凤来了,也就更加不服气了,两人一起把地痞打走了。
相比起王淑兰,李秀凤被打惨了,回到家之后,才发现耳朵都在流血流脓。
即便去看了医生,但是还是没过多久,李秀凤就去世了。
王淑兰觉得对不起周平川,若不是为了救自己,李秀凤或许就不会出这样的事情。
后来,王淑兰变卖了所有东西,带着周平川住到了县里公安局旁边。
耳濡目染下,周平川就决定当一名军人。
王淑兰一直没有再嫁,从一名纺织厂女工,凭借着一股韧劲和热忱,一步步做到了县妇联干部的位置。
这么多年,王淑兰早就把周平川当成亲儿子疼了,周平川是她看着长大的,是她唯一的亲人,也是她最牵挂的人。
周平川去当兵后,王淑兰盼着他平安归来;等他长大成人之后,王淑兰又开始操心他的人生大事。
然而这个儿子长得高大挺拔,又相貌堂堂,性子却冷得跟块石头似的,什么女孩子看到他都得跑。
王淑兰愁得直叹气,没少催着他找对象,也拜托别人给他介绍对象,然而每次都是不了了之。
后来听说周平川收养了战友的遗孤,王淑兰有些意外,但也没有反对,还一直叮嘱周平川要认真对待两个孩子。
眼看着周平川年纪渐长,婚事却迟迟没有着落,王淑兰着急的寝食难安,干脆在一次他到北边出任务的时候,逼着他回宜县相亲。
相亲的过程不如人意,结果却没想到,周平川还真的在宜县找到媳妇了。
王淑兰刚知道周平川要结婚的时候,高兴得合不拢嘴。
可是还没乐呵两天呢,就听说儿媳妇是离过婚的,还带着一对龙凤胎。
后面又听说龙凤胎的身体也不太好,其中有个孩子据说是脑子有点问题。
王淑兰急得啊,差点就买票去崖州岛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最后还是同事家的女儿张小雨跟她说清楚了楚葵的情况,王淑兰那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一个为了保护孩子,有魄力把婆家人全送去吃枪子的女人,肯定能带好四个孩子的。
确实也如王淑兰想的那样,周平川跟楚葵的日子越过越好,还有了自己的孩子。
王淑兰远在宜县,帮衬不了什么,只能每个月寄点布、寄点吃的过去。
然而楚葵也是个好的,知道经常往家里寄信寄东西,知道让孩子们跟她这个姨奶奶打打招呼。
看完最新的信,王淑兰笑得开心,“确实也是圆满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