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一九七六

作品:《七十年代重组家庭养娃日常

    入冬后崖州岛的天气一天一个样儿,跑步跑了小半年的四小只现在已经被爸爸放假了。


    早上海风太大了,楚葵不放心,周平川也就不带他们去跑了。


    然而也不知道是不是运动会上瘾,他们是不急着起来跑步了,但是每天都能在院子里玩很久,打乒乓球、跳绳、玩这玩那的...基本就没停过。


    夏彤彤的婚裙稿件也已经定好了,她很喜欢楚葵设计的腰间香槟色玫瑰。


    在布料送来的时候,夏彤彤直接就把钱全款结算给了楚葵。


    楚葵收到尾款的时候,也是有些没想到,自己还能在临产前还小赚一笔奶粉钱。


    既然客人都这么干脆了,楚葵自然也不会拖沓,没几天就把婚裙做好送到了蒋文佳那里。


    完全闲下来之后,李秋莹和叶夫人会经常抱着勋勋来家里玩儿,而邓翠萍出了月子之后,也时不时会来院子里陪楚葵说话。


    安安早已经满月了,个头比刚出生的时候大了一圈,邓翠萍的脸也圆了不少,可见这个月子,即便没有长辈在身旁,她和安安也过得很滋润。


    邓翠萍看着楚葵依旧瘦俏的模样,就忍不住纳闷了。


    “也不知道这人是怎么长的,明明大家都是怀孕了,怎么小葵就是不见长肉呢?”


    楚葵顿了下,看了一眼屋里正低着头跟鑫鑫搭积木的周平川。


    两人昨晚才围绕着孕期楚葵到底长没长肉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结果毫无疑问,是长肉了的。


    肚子里多了个人,她怎么可能没长肉?也就是没长在脸上而已,身上处处都长肉了。


    不过,这些楚葵自然不会乱说,面对邓翠萍的疑惑,楚葵笑得无奈。


    “我胖了很多的,只是现在冬天衣服厚,挡住了,看不出来而已。”


    邓翠萍掰扯着手指说道:“哪里就长肉了?”


    “你看你这脸蛋,下巴都还是尖尖的;”


    “你这衣服,去年过冬的时候也穿了,那会还没怀孕吧?这过不到俩月就要生了,你还能穿进去...”


    “也就裤子换大了些...”


    怀孕怎么可能会完全不长肉,除了裤子,楚葵的鞋子和内衣服都换大了不少。


    但是这些都不好说,楚葵只能硬着头皮无力解释:“这本来就是放宽了的衣服。”


    又过了两天,周平川拿了一个大包裹回家。


    楚葵以为是张小雨寄来的,因为上次通信的时候,楚葵送了一个跟淼淼鑫鑫一起用贝壳堆砌的城堡。


    主意是淼淼出的,是楚葵和鑫鑫陪着一起捡的贝壳一起完成的。


    做好后,城堡好看得淼淼都不太舍得送出去,最后还拉着鑫鑫又去捡了不少贝壳,复刻了一个放在自己房间里。


    只是这会的物流,楚葵都不知道那个城堡能不能安然送到张小雨的手上。


    张小雨结婚之后,地址自然有了改变,楚葵只能等到她主动寄来信件才能知道她的新地址在哪里。


    但是,周平川这次拿回来的包裹不是张小雨寄来的,而是周平川宜城的姨妈寄来的。


    里面照旧有宜城的腊肉和一块成色很不错的火腿,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两罐奶粉和楚葵现在也在吃的维生素片。


    宜城其实算不上是很大的城市,也不知道姨妈是怎么凑来的这两罐奶粉。


    楚葵说道:“姨妈很有心了,宝宝还没出生呢,就寄来了两罐奶粉。”


    周平川看了信,开了黄色盖子的一罐奶粉,说道:“这一罐是给你的。”


    楚葵疑惑,拿起信来看。


    信里确实有提到孕妇容易缺钙,叮嘱楚葵多晒晒太阳,多喝黄色盖子的奶粉和维生素补钙。


    楚葵平日里没少晒太阳,但是夜里还是时不时会抽筋,周平川便特意拜托了姨妈帮忙买了些补钙的东西。


    楚葵看了信,心里头暖暖的,也...怪怪的。


    记忆中松林公社里,孕妇别说有奶粉喝了,就是抽筋抽到走不动道,也要上工到孩子出生。


    即便是金贵一些的孩子,生下来吃不饱母乳,也是喝的稍微浓稠一些的粥水,并不会有奶粉或者麦乳精喝的。


    “哪有人特意买奶粉给孕妇喝的?”楚葵小声说道。


    周平川直接给她泡了一杯放在她的手上,说道:“这也是姨妈的心意。”


    楚葵感叹道:“姨妈真的太好了,可惜我们当时太赶了,我都没能去拜访她。”


    上岛之后,姨妈没少不远千里地投喂他们,然而楚葵也只能寄回一些干货和海货,再多的,岛上也买不着。


    周平川笑道:“我们把日子过好了,姨妈就放心了。”


    楚葵点了点头。


    周平川又问道:“媳妇,你想要姨妈来岛上吗?”


    楚葵知道他在问什么,信里末尾,姨妈有说,如果他们需要的话,姨妈可以请假来崖州岛照顾楚葵坐月子的。


    但是,楚葵的预产期跟过年很接近,如果要姨妈来,估计这个年都过得不能安心。


    更何况,姨妈也是有工作的,若是为了她,特意请假那么久,楚葵心里也会过意不去的。


    至于坐月子,一开始的时候,楚葵其实也有不安,毕竟她和周平川都没有什么经验。


    但是楚葵看到邓翠萍这次也是没有长辈在身旁,依然能把两个儿子和安安照顾好,所以她的心里还是有几分底气在的。


    就算她一个新手比不过邓翠萍,她家里还有四个贴心的儿女呢,还有周平川在呢,她还能坐不好月子吗?


    “不用了吧,大过年这么折腾,不好。”


    周平川看着她说道:“委屈你了。”


    楚葵笑着摇头:“说什么呢,萍姐不也是家里没长辈,安安稳稳坐好了月子?怎么?周团长没有信心照顾好我吗?”


    周平川笑了笑。


    他确实是又怕又紧张,生怕没能把她和肚子里的宝宝照顾好,也怕怠慢了四个大的。


    楚葵可能不知道,周平川很久之前就不太能睡好了。


    在宝宝四个多月第一次胎动的时候,周平川隔着媳妇的肚子跟自己的孩子打招呼。


    明明是轻得几乎可以直接忽视的震感,却让周平川毕竟难忘,那次也是他第一次真正感受到生命的神奇。


    自那之后,周平川便每天晚上都盯着楚葵的肚子看,试图能再次与宝宝接触。


    孕期漫长,他已经无数次触碰过那个小鼓包了,依然每一次都觉得神奇又心安。


    到了怀孕的晚期,肚子里的宝宝动一下都会变得格外明显了,而楚葵也经常会因为胎动而睡得不太安稳。


    周平川总会轻轻触碰安抚肚子里的宝宝,说来也奇怪,那原本在楚葵肚子里作威作福的小家伙,在感受到父亲的触碰之后,很快便会安静下来。


    时间进入了一九七六年一月,春节在一月底,小野的期末考试在一月初。


    等小野考完试后,便可以接替妈妈,每天在家里盯着弟弟妹妹们,顺便也可以陪着妈妈一起散步了。


    而如今距离楚葵的预产期也只剩一个多月了,楚葵每天都被周平川、被四个孩子,被邓翠萍和李秋莹、叶夫人等人叮嘱着要多走动。


    就连宜县的姨妈和再联系的张小雨都特意写信叮嘱楚葵不要总是坐着,否则到时候孩子不好生。


    作为医院护士的张小雨还夸张地寄来了一本关于新生儿和孕妇护理的书,周平川几乎天天不离手地翻阅理解那本书。


    短短几天,新书已经起了毛边了。


    楚葵无奈道:“你反反复复看了这本书这么多次了,还没给你的孩子想好名字吗?”


    周平川丝毫没有被媳妇拆穿名字还没起好的窘迫,反而是理直气壮道:“媳妇总跟小野他们说温故而知新,说学而不思则罔,这会怎么就只盯着我说了。”


    楚葵心说,那还不是因为你看那本护理书认真得有些吓人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周平川自己要去考资格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