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来活儿了
作品:《七十年代重组家庭养娃日常》 楚葵不用上班了,每天不用出门了,最高兴的自然是家里三个小孩。
每天起来后,先是跟着爸爸去跑圈,跑完回到家有妈妈的温声软语和鲜香可口的早餐。
除了楚葵重新带着他们学习之外,三个小孩一点压力都没有。
在制衣厂休息那一天,蒋文佳还真带了个年轻漂亮的女同志来找楚葵。
楚葵心想,来活儿了。
蒋文佳开门见山道:“这是我娘家的小表妹,叫夏彤彤,她快要结婚了,想来找你做件结婚穿的裙子。”
“裙子?”楚葵问道,“是要很赶吗?”
毕竟这会都近十一月了,就算是在海岛结婚,也很快就要换上长袖衣服了。
就是今天早上起来的时候,楚葵还披了一件薄外套了。
蒋文佳摇头说道:“不是,婚期在明年的二月份。”
只是,明年二月岛上也没有暖和到可以穿裙子结婚啊。
楚葵好像想明白了什么,犹豫着问道:“是要做厚的冬裙做婚服?”
蒋文佳点点头:“对咯。”
楚葵感觉有些匪夷所思,毕竟冬天的婚裙,几乎就等同于只穿一次了。
被时下的勤俭节约的思想影响得有些根深蒂固的楚葵,在心里暗暗惊讶了一下。
不过,她也很快就有了想法,说道:“可以的。”
夏彤彤松了口气,说道:“谢谢你,楚同志。一定要做得漂亮又保暖啊。”
在梨梨暑假去广城的时候,夏彤彤就觉得梨梨的裙子太好看了。
问了表姐才知道,原来梨梨的裙子是岛上制衣厂的一个女工设计的。
当时夏彤彤还没太有其他想法,只是单纯觉得,这女工还挺有意思的。
毕竟在夏彤彤的心里,她的表姐——蒋文佳同志,已经是一个很厉害的女裁缝和女设计师了。
而且表姐是制衣厂的车间主任,不论是技术还是想法,肯定都算得上是海岛里最顶尖的了。
一个制衣厂的女工设计出来的东西,或许也就合适小孩子吧。
直到广城的技艺大比武结束之后,蒋文佳说那位给梨梨设计裙子的女工,在比赛里拿了一等奖,而且她设计的裙子还登了报纸。
夏彤彤才惊叹于那个女工原来真的很有想法,而且在比赛里,她设计出来的裙子,很符合自己的审美。
所以,刚跟对象定亲,夏彤彤就迫不及待写信给表姐。
让她帮自己约一下那位女设计师,问她可不可以给自己设计婚裙。
楚葵说道:“时间还很充裕,或许夏同志可以说说自己想要什么样儿的裙子?到时候画稿出来了,夏同志再选一选。”
夏彤彤家里算是富裕,从小裙子也没少穿,提出来的设计点天马行空得连蒋文佳都觉得有些为难了。
蒋文佳好几次看向她,甚至是暗暗警告她不许故意为难楚葵。
然而楚葵却一直都是一脸平静。
夏彤彤越说越激动,直接把自己深藏了多年的异想天开全都说出来了。
楚葵想了想,说道:“元素太多了反而会显得很杂乱,不过你说的,我尽量尝试满足。”
夏彤彤两眼冒光,连连点头。
结婚用的婚服自然都是红色的,但是夏彤彤的想法,用蒋文佳的话来说,就是“比较诡异”又很孩子气。
蒋文佳实在无法理解,夏彤彤为什么会希望一整套红色的裙子里,要有个偏白色的部分出现。
楚葵倒也不觉得有什么,到时候做个香槟色的玫瑰做装饰就好了。
看到楚葵了神色不变,蒋文佳心里是既惊讶,又莫名的带上了几分心安。
嗯,自己果然没看错人,楚葵,未来可期的。
周平川听说了楚葵接了蒋文佳表妹婚服的活儿,也没有说什么,就是问道:“不会太累吧?”
她现在确实不太能久坐了。
楚葵摇摇头说道:“不会的,你放心。”
蒋文佳和夏彤彤离开之后,楚葵特意跟淼淼说了一遍夏彤彤理想婚服的模样,还邀请淼淼也画个设计图出来。
淼淼是惊喜又有些为难,毕竟她不会画画的啊。
在楚葵看来,淼淼还是个孩子,固然是画是画不出什么真正有板有眼的设计图了。
但是淼淼的想法是也值得楚葵去借鉴的,孩子们更能想到有意思的点儿。
关键的一点,楚葵看得分明,夏彤彤一进屋里,就盯着淼淼的裙子看了好久。
而淼淼外衣里头,穿着的正是当初她自己画的小鱼尾裙。
楚葵和淼淼安安静静画稿件,楼下院子里打乒乓球的小珩听见了外头院子有敲门声。
小珩停了手,问道:“是谁呀?”
正在跟小珩打乒乓球的鑫鑫也停了动作,然而好一会,两人都没有听到门外有回应。
小珩觉得奇怪,想开门。
但是鑫鑫阻止了:“没有人应就别开门了,说不定是谁路过的时候,不小心碰了一下而已。”
小珩觉得鑫鑫说的也有道理,便又回去一起打乒乓球了。
然而,没等他们打几个来回,又有敲门声在外头响起。
这次鑫鑫也听见了,兄弟俩对视了一眼,没有叫妈妈,而是一起上前开的门。
门外是两个完全不认识的陌生男人,但是都没有凶神恶煞的模样。
反而在看到他们的时候,比较年长的那位伯伯,还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小珩问道:“你们是谁啊?要找谁啊?”
门外的人是岛上广播站的站长杨威以及一个随行的广播员。
省里体育部下了任务,要求每个城市送一到两个会打乒乓球的小孩参加省青少年乒乓球运动会。
到时候,省里的乒乓球的专家们也会到现场,去挑选有天赋的小孩留在省里训练。
足够出色的,以后将会送往国家队,还能出去打比赛,为国争光。
而杨威,正是经过李薇薇介绍来的。
李薇薇说,家属院独院那边尽头倒数第二家,那一户人家有一个乒乓球打得很不错的小孩。
一开始杨威是不信的,但是他找了大半个月,都没能找到合适的小朋友,只能硬着头皮来家属院了。
刚好他们来到门外的时候,就听到了屋里传来打乒乓球的动静。
而打球的两人,声音都很稚嫩,想来也是符合省城里体育部的要求。
杨威说道:“小朋友你好,我是来找你们家大人的,他们在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