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长兴侯耿炳文
作品:《和建文长一样,朱棣杀进宫人傻了》 夜,静得能听到烛火燃烧时,发出的“噼啪”轻响。
陈玄的脸上看不出喜怒。
他的面前,正摊着两份刚刚由不同渠道,几乎是同时送达的八百里加急密报。
一份,来自杨士奇。
信中,详述了张家之忠,樊将之勇,以及……苏州知府吴信,在李家唆使下,颠倒黑白,率兵围困忠良府邸的紧急事态。
而另一份,则更加惊心动魄。
那是樊诚的将士用那枚“玄龙令”为信物,拼死送来的“意外之喜”——成功解救满剌加国公主,并缴获本应上供给天子的十箱黄金珠宝!
魏公公脸色迷茫。
他看着这两份信件脸上是大喜之色,不过不明白皇帝为何如此眉头紧蹙。
这明显都是好消息啊。
只要此时派兵去往江南,就能够解决掉杨世奇的燃眉之急。
还收获了一份公主,这是大明荣誉的象征。
“陛下为何愁眉不展?”
陈玄的指尖,轻轻地,在那份写着“黄金珠宝”的奏报上,缓缓划过。
不由的还是感叹自己身边的人才太少了。
公公虽然体贴,但是作为知心之人却还是不够。
“杨世奇拼死送出这封信来,难道那知府就不会送信?”
“按照朕的预想,恐怕那只服此刻早已已经写了一封信送到燕王朱棣府中去了。”
“按照燕王的性子啊,他肯定想借机砍了杨世奇的脑袋,坏了朕在江南的筹谋,说不定还会派锦衣卫去。”
“此时说不定那锦衣卫的指挥已经去了江南的路上。“
公公脸色突然一下大变,他全然没想到这个可能,只不过脸色上依旧显示着不相信。
“燕王殿下难道会颠倒是非错杀忠良?何至于此啊,他们都是我大明的臣子。”
陈玄微微摇了摇头,更是觉得可笑。
“诶——”
“难不成那知府写信会告诉朱棣他恶贯满盈?肯定是将自己所做的丑事尽量的美化,把杨世奇写成罪大恶极。”
魏公公人倒是个热心肠,只不过就是政治眼光不太够用,太多目光浅显了。
“更何况,政治扬上对错哪里来的那么重要?史书上写过那么多成王败寇,难不成每个人都要分对错吗?那么到底项羽是对还是刘邦是对?”
“只不过是立扬不同而已。”
“就算朱棣有可能知道真相,他也肯定会杀了杨世奇。”
他必须在朱棣的屠刀,落到杨士奇和樊忠头上之前,拦住它!
可怎么拦?
南京城内,皆是朱棣的耳目。
此刻派兵出城,无异于自投罗网。
他回到那幅巨大的《大明舆地图》前,目光,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在南京与苏州之间,来回地巡视。
他需要一个人。
一个不在朱棣掌控之内,却又手握兵权,有足够能力,更有足够胆气,敢于拦截锦衣卫指挥使的人!
他的手指缓缓地,点在了地图上,一个位于南京与苏州之间的,咽喉要道之上。
——龙潭卫。
一个名字也随之,从他记忆的深处浮了上来。
——长兴侯,耿炳文。
大明开国名将,太祖皇帝亲封的世侯。
靖难之役中,因固守真定拒不出战被当时还是“建文皇帝”的自己,听信谗言,临阵换帅,最终导致大败。
朱棣入京后,
这位与朱棣有宿怨的老将,更是被一贬再贬。
如今,正是在这龙潭卫,当一个有名无实的“守城将军”。
“就是他了。”
陈玄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耿炳文恨朱棣入骨。
但也同样,对自己这个“废黜”了他的建文皇帝心怀怨怼。
他是一把双刃剑。
要用好这把剑光靠一道圣旨,不够。
他先是取出一张空白的圣旨,用朱砂笔,写下了第一封信。
信的内容,简短而霸道:
“朕命你于龙潭关,截下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一行,无论死活,不得放其南下。此为勤王密诏,见字如面。”
写完,他将这封信,放到了一旁。
然后,他从一个上锁的暗格中,取出了另一封信。
那封信,纸张粗糙,字迹潦草,却带着一股让他感到恶心的、熟悉的笔迹。
正是那日,由“真建文”朱允炆送到他手中的那封……劝降信。
陈玄看着那封信,眼中闪过一丝彻骨的寒意。
“丧心病狂……”
他没想到,老朱的孙子竟真的会为了皇位,做出引狼入室,卖国求荣之事。
或许是时局所逼,但是朱允炆的选择每一次都令人意外。
可以说心胸气度,就完全没学到老朱的半点。
他将这封信,与自己刚刚写好的那封密诏,并排放在了一起。
陈玄就是要告诉耿炳文。
如果你还是大明的臣子,哪怕你对皇帝心中有气,是不是也应该听从皇帝的命令帮皇帝一把,既对抗朱棣又对抗这个替身皇帝。
而不是看着这些外族人随意入侵。
可以说是极其高级的道德绑架了。
你根本不能如果不听皇命,那就是眼睁睁的看替身祸国,看着燕王朱棣构建皇帝。
反正有史书在,你长兴侯自己看着办。
“陆鸢。”陈玄的声音,很轻。
一道黑色的身影,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御书房的阴影之中。
“陛下。”
陈玄将两封信,连同那枚代表着天子亲临的“玄龙令”,一同交到了她的手中。
“陆鸢,朕要你亲自去一趟龙潭卫。”
他的声音,无比凝重。
“耿炳文此人,忠勇有余却也心高气傲。
你将这第一封密诏给他,他或许,会犹豫,会观望。”
“但,”
陈玄的目光,落在了那封来自漠北的信上,
“你将这第二封信也交给他。”
他看着陆鸢,一字一顿地说道:
“你告诉他,朕知道他心中有怨。但朕想问他一句,他耿家世代忠良,他自己更是与北方的鞑子,打了半辈子的仗。”
“如今,那个想要祸害大明江山的替身已经疯了。
正准备,将他守护了一辈子的万里江山,卖给那些鞑子!”
“你问他,他,是想看着这江山倾覆,将来无颜去见太祖高皇帝;还是愿意,再信朕一次为这大明守住最后一道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