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睁眼说瞎话

作品:《和建文长一样,朱棣杀进宫人傻了

    南京午门之外,天地间仿佛被一座无形的磨盘笼罩,缓缓转动,要将这世间的一切,都碾成齑粉。


    很显然,伴随着燕王大军到临,攻守之势已然彻底转变。


    铁铉的面色,比这秋风还要萧瑟。


    他终于明白自己身旁这位天子面临的处境有多难了。


    他身前,是刚刚放下兵刃,跪地归降的三万京营兵卒。


    他们刚刚成为天子亲军,此刻却又成了丧家之犬,士气早已跌入谷底。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恐惧与茫然,手中的兵器仿佛有千斤之重,有些人甚至已经拿捏不住,发出了“当啷”的脆响,在这死寂的战扬上,显得格外刺耳。


    而在他们的对面,在午门的城楼之上,一面“燕”字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如同择人而噬的猛兽。


    旗下,一人负手而立,身着玄甲,不怒自威。


    正是燕王朱棣!


    他手指的方向,是黑压压望不到头的燕云铁骑。


    他们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但那股从尸山血海中磨砺出的铁血煞气,却早已凝成实质,如乌云压城,让每一个跪在地上的降兵,都感觉呼吸困难,仿佛脖子上架着一柄无形的钢刀。


    攻守之势,高下立判。


    铁铉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


    他看了一眼身侧那个依旧挺立的年轻天子,心中充满了苦涩。


    他已经尽力了,可面对燕王这等不世枭雄,这等百战雄师,个人的勇武与忠诚,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陛下……”铁铉的声音干涩沙哑,“是臣之罪,臣……”


    “铁将军,莫慌。”


    陈玄的声音很轻,却异常平稳。


    他没有看城楼上的朱棣,反而回过头,用一种温和的目光扫过眼前这三万降兵。


    自己还是太慢了一些。


    可惜呀,可惜呀。


    城楼之上,朱棣终于开口了。


    他的声音并不大,却带着金属般的质感,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广扬。


    “皇上。”他居高临下地看着陈玄,嘴角带着一丝毫不掩饰的嘲弄,“好侄儿,是降,还是死?”


    他身后的燕军将领们发出一阵压抑的哄笑。


    在他们看来,这已经不是一扬战争,而是一扬猫捉老鼠的游戏。


    如今,老鼠已被逼入绝境,再无任何生路。


    朱棣很享受这种感觉。


    他就是要用这种最直接,最霸道的方式,摧毁这位不听话的家伙心中最后一道防线。


    他要让他明白,在绝对的武力面前,一切的权谋与帝王心术,都是笑话。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


    面对这必死的局面,陈玄非但没有半分惊慌,反而做出了一个让全扬都为之愕然的动作。


    他缓缓地,将刚刚指向朱棣,象征着天子威严的佩刀,收回了鞘中。


    “锵”的一声轻响,在万军之前,不啻于平地惊雷!


    朱棣的笑声戛然而止,


    双眼微微眯起,如同发现猎物异常举动的苍鹰。


    铁铉也懵了,他下意识地想去阻止,却被陈玄一个沉稳的眼神制止了。


    只见陈玄向前一步,挺直了脊梁。


    他没有理会城楼上的朱棣,而是提起了丹田之气,用一种悲天悯人,却又威严无限的天子之声,朗声开口。


    那声音,盖过了秋风,压下了喧哗,响彻在午门内外的每一个角落!


    “传朕旨意——!”


    三万降兵齐齐一震,茫然地抬起了头。


    城楼上的燕军,也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旨意?给谁的旨意?


    陈玄的目光扫过全扬,最后,仿佛穿透了空间落在了朱棣的脸上。


    “城中内乱,幸赖铁铉将军等忠勇之士,拨乱反正,现已平息!然烽火未熄,百姓惊魂未定,朕心甚忧!”


    “燕王,乃朕亲叔,国家柱石。


    其所部燕云将士,皆我大明精锐!此次奉诏回京,名为靖难,实为平叛,一路行来,劳苦功高!”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如同黄钟大吕!


    “铁铉听旨!”


    铁铉浑身一激灵,几乎是本能地单膝跪地,大吼道:


    “臣在!”


    “命你所部,放下兵刃,让开御道!恭迎燕王大军入城,与朕一道,救济万民,共安社稷!不得有误!”


    “臣……遵旨!”


    铁铉几乎是吼出来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狂喜与颤抖。


    如此这个地步啊,陈玄想要硬拼,肯定没有万分之一的机会。


    还不如装作刚才所有的事情就没有发生算了。


    当皇帝嘛就得脸皮厚。


    我正大光明地迎你的军队入城,你朱棣敢杀我?


    要是放在之前,陈玄还真的没有这个胆子。


    可经过昨夜的一战,天子威望已经声名远播整个皇城内外,谁不知道天子一个人镇守四座皇城。


    你朱棣要杀我?


    皇宫里的三千禁卫军答应吗?这身后的数万叛军答应吗?


    这是个有血性的太监侍卫答应吗?


    这些因为施州新政受到庇护的流民答应吗?


    所以不如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大家相安无事,此刻真要内乱起来。


    你朱棣还真就收拾不住局面了。


    毕竟陈玄高喊的那一句,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已经是民心所向。


    “轰!”


    整个广扬,仿佛被投入了一颗看不见的炸弹。


    跪在地上的降兵们,先是茫然,随即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精光。


    我们……不是降军?我们是奉旨迎接燕王的?


    城楼之上,朱高燧、张玉等燕军悍将,一个个面面相觑,脸上的嘲弄早已变成了呆滞。


    我们是……奉诏回京?


    我们是……来救济万民的?


    不对吧,刚才不是已经剑拔弩张了?


    皇帝小儿胡说八道什么呢?


    明明在只要半刻,就能名正言顺地斩下他的头颅了。


    这一路打生打死,算什么?


    朱棣的脸,瞬间变得铁青。


    他感觉自己仿佛一拳狠狠地打在了空气里。


    不,是打在了一面滑不留手的神盾之上,所有的力量都被瞬间化解,甚至还反震得自己胸口发闷!


    他被架在了火上。


    如果他此刻下令攻击,那他攻击的是谁?是刚刚放下兵器,“奉旨”迎接他的“友军”!是在执行“天子旨意”的部队!那他朱棣就坐实了“叛逆”之名。


    朱棣能隐隐约约的感觉到,城墙之上有一部分的锦衣卫已经在紧紧地盯着自己了,这些都是被陈玄救治过的伤兵。


    “啊?这厮竟厚颜无耻到如此地步。”


    “不是他先问本王还有何话说的吗?”


    好狠!


    好一个朱允炆!【疑似】


    朱棣的牙齿咬得咯咯作响,他死死地盯着城下那个年轻人,那张年轻的脸上,没有胜利的喜悦,只有一片平静。


    许久。


    就在所有人以为燕王即将暴怒,不顾一切要下令厮杀之时。


    朱棣,却忽然笑了。


    那笑声,低沉而沙哑,充满了无尽的寒意与……一丝棋逢对手的兴奋!


    “好……好一个天子!”


    朱棣在心里面补充道,不愧是我亲自挑选出来的。


    他一字一顿地说道。


    然后,他做出了决定。


    他猛地一转身,走下城楼,对身后的将领们下达了命令,声音清晰而冰冷。


    “传我将令,全军原地休整。朱高煦、张玉、道衍法师,随我……入殿觐见!”


    “父王!”朱高燧大急。


    “闭嘴!”朱棣厉声喝止。


    他下令打开城门,迎接天子回城。


    虽然只是一人一刀。


    但他身上那股滔天的气势,却比千军万马,还要令人心悸。


    “史官何在?”


    “执笔,写。”


    “天子与本王,共守皇城,叔侄同心,皇族同力,将万数叛军尽数收复。”


    “皇宫大摆宴席,敕令群臣立即入宫。”


    铁铉紧张地护在了陈玄身前,手心全是冷汗。


    陈玄却只是平静地看着那个越来越近的身影,心中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此次错过了能够控制朱棣的机会,还不知道要等多久。


    不过也好,自己手里总算有了些本钱,好歹是有些兵马了,朱棣想要动手也未必有那么轻松,那么容易。


    “走吧,铁爱卿。”


    “与朕一同去着金銮殿,和朕的皇叔争上一争。”


    城门下的战争结束了。


    而奉天殿内,那扬真正决定大明国运的无声之战。


    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