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王朝兴衰

作品:《拜师准提,万物皆与我西方有缘

    对此,大禹、夏启、太康等在火云洞修炼的夏朝人皇虽说一清二楚,但也并没有出手干预。


    毕竟人族并不是夏朝的人族。


    朝代的兴衰更改,对于人族来说,实际上也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成汤覆灭大夏后,将夏朝改为了商朝,并且实行了分封制,把与自己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兄弟都分封成了诸侯。


    这些诸侯不仅有自己的封地、子民,甚至成汤还允许封地内有不同的律法,拥有自己的军队。


    这些诸侯王在封地内,可谓是一手遮天,完全是小皇帝般的存在。


    分封制的出现,不仅让成汤完成了自己与兄弟共享天下的诺言,而且在短时间内也让整个人族变得更加团结、繁荣。


    但这种制度的弊端也很快显现。


    刚开始的时候,这些诸侯与成汤都是过命的兄弟,感情极好。


    经历过夏桀残暴统治的他们,也知道今日这太平盛世的来之不易,所以都老老实实的治理封地。


    但随着的诸侯的不断更替,他们的后代与成汤后代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淡漠,甚至是只剩下个君臣的虚名。


    最要命的是,这些诸侯的后代开始不安于现状。


    他们觉得,当初他们的先祖与成汤一起打的天下,同样都是经历了刀山血海,凭什么现在成汤的后代是人族之皇,而他们却只是个王侯而已?


    这种想法一旦出现,便如同黑暗中的罪恶般,不断在众王侯心中滋生。


    当商朝的第三十位皇帝帝乙继任之时,整个人族虽然表面上还算平静,但实际上早已是四分五裂,岌岌可危。


    在外,诸多不甘的王侯拥兵自重,虎视眈眈。


    在内,数十万年来,各大世家如老树盘根般,互相交织在一起,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关系网,几乎垄断了朝堂之上的所有位置。


    整个人族表面上还听从人皇的命令,但实际上掌控的却是各大世家以及诸侯。


    甚至就连人皇连自己的皇后、妃子,都只能听从各大世家的“建议”,从他们家族之中挑选。


    帝乙感知到这一情况后,当即决定做出改变。


    但世家与诸侯互相制衡。


    朝廷的兵权都掌握在各大世家的手里,而帝乙想要震慑诸侯的话,就得维持好与这些世家的关系。


    这导致帝乙虽然空有一腔抱负,但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而且,帝乙的这些行为,也有些惹怒了各大世家和诸侯。


    好在当年随着成汤打天下的闻仲这些年来,一直担任太师之位,为人皇保驾护航,这才让这些虎狼暂时不敢轻举妄动。


    于是乎,帝乙在位的数万年间,便在空有抱负,而碌碌无为中渡过了。


    在传位之前,帝乙将这些年对于诸多世家的了解,以及在其中周旋的经验传授给了儿子帝辛,希望帝辛能够完成他的愿望,重振皇权。


    帝辛也意识到,商朝看似辉煌,但就像是一棵外表光鲜亮丽,但内部却几乎要被蛀空的参天大树般。


    各大世家已经将朝廷上几乎所有的官职给垄断了。


    将军的儿子是将军,丞相的孙子是丞相。


    加上这些世家之间互相联姻、结拜之类的,整个世家就像是铁板一块,垄断着朝堂上的一切。


    他们想让皇帝看到什么,皇帝就会看到什么,想让皇帝听到什么,皇帝就会听到什么。


    堂堂人族之皇,更像是被圈养在笼子中的金丝雀似的。


    正因如此,各大世家之人开始躺平。


    这些人身居高位,但却无比平庸,只会饮酒作乐,勾栏听曲。


    而那些真正拥有本事之人,却是永无出头之日。


    于是乎,帝辛决定,开始任人唯贤,将那些真正拥有贤能之才者招入朝廷。


    这样,不仅能够改善人族的环境,也可以得到一批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属下,用来打破世家的垄断。


    除此之外。


    帝辛觉得,女子不仅为人族延续血脉,而且还需要操劳家事,不应该只是男子的附庸,而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地位。


    于是乎,他开始提出男女平等的概念,并且首次让女子上朝为官。


    而且,各大王公贵族死亡之时,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也为了让自己死后还有人服侍,都会用奴隶或者俘虏殉葬。


    帝辛认为,让活人给死人殉葬,此事太过荒谬,于是着手淘汰奴隶和俘虏殉葬,改用陶俑、木俑替代。


    帝辛大刀阔斧的改革,让各大世家和诸侯都隐隐感受到了威胁和不安。


    各大诸侯经过这些年的募兵,实力已是今非昔比,羽翼丰满。


    一些不愿意慢慢被取代的世家也开始暗中联系各大诸侯。


    对于这些世家之人来说,他们不在乎人皇是谁,只要他们依旧是丞相、士大夫就可以。


    与此同时。


    天庭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天庭再次举行了蟠桃盛会,并且依旧是邀请了诸多洪荒大能以及四教弟子。


    苏禅由于闭关冲击准圣境界的缘故,没有参与。


    而没有了苏禅的震慑,阐、截二教弟子再次暴露了飞扬跋扈的本性。


    他们不仅在蟠桃盛会上大放厥词,而且直接在瑶池大战了起来,把整个瑶池盛会都搅得一团糟。


    玉帝忍无可忍,释放出自身气息,瞬间便镇压了阐、截二教的弟子。


    玉帝才刚刚出手,身在昆仑山的元始天尊便一掌朝着瑶池方向镇压而下。


    在圣人的威压之下,玉帝、王母二人不堪重负,直接在众目睽睽之下跪倒了下来。


    瑶池盛会被搅乱,玉帝、王母颜面尽失,好不容易多年积攒下来的威严也彻底毁于一旦。


    当众多宾客离开后。


    玉帝站起身来,望着眼前的一片狼藉,沉默不语。


    他知道,若是诸教弟子继续这么飞扬跋扈下去的话,他这个三界之主永远都将会是一个笑话,更别提治理三界了。


    经过一番思索,他直接打开了通往混沌世界的空间之门。


    他决定前往紫霄宫寻道祖,请道祖主持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