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天地之主
作品:《拜师准提,万物皆与我西方有缘》 须弥山脚下,一道空间之门打开。
人皇大禹从其中走了出来。
望着那高达亿万万丈,缭绕氤氲仙气以及无形威严气息的须弥神山,他心中顿时不由自主生出深深的崇敬之意,心中也开始紧张起来。
正当大禹心中还在思索着,如何求见人师才会显得不唐突之时,却发现一个穿着红肚兜,扎着麻花辫白白胖胖,看起来只有七八岁模样的童子正坐在石块上,笑吟吟的望着他。
“想必您就是人皇大禹吧?”
小白站起身来,对着大禹笑道。
“正是。”
“不知这位小友是?”
大禹拱手回应道,虽然小白修为只有金仙境界,但他也不敢有丝毫轻视之意。
“老爷一大早就料到今日会有贵客到访,故而提前派我在这里等候。”
小白回礼道。
大禹闻言,心中也是微微一惊,没想到自己的一举一动早就在人师前辈的预料之中。
“既然如此,还请小友带路。”
大禹说道。
“好,随我来。”
小白点了点头,脚踏白云,带着大禹冲天而起,飞向须弥山之巅。
大禹来到须弥山之巅后,顿时感觉一股精纯无比的灵气扑面而来,法则之力更是无比的清晰。
而且,此地的景色也是无比秀丽,让他有种仿佛置身仙境般的感觉。
人族老祖的闭关之地火云洞,他也曾去过。
火云洞在整个洪荒世界中,已经是算上等洞天福地了,但依旧是远远无法与这须弥山相比。
大禹一边打量着四周惊人的景色,一边暗自咂舌,在小白的带领下来到了五针松树下,并且看到了坐在石桌旁的苏禅。
“晚辈见过人师!”
大禹见状,赶忙整理仪容,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道。
虽说他现在也是大罗金仙后期境界的强者,并且身为人族共主。
但苏禅在人族之中的身份永远无人可以比拟,哪怕是人族三祖也是一样。
“嗯。”
“坐下说话。”
苏禅对着大禹微微一笑,抬手示意对方坐下。
“多谢前辈。”
大禹点了点头,强行按捺住心中的激动之意,在苏禅对面坐了下来。
而小白则站在一旁,熟练的为苏禅和大禹面前的酒杯倒满仙酿。
大禹双手端起酒杯,将杯中仙酿一饮而尽。
仙酿初入口时冰凉,流入喉咙后瞬间化作一股暖流涌入全身,回味无穷。
“好酒。”
大禹发自内心的说道。
苏禅闻言,微微一笑。
这仙酿可是用了五颗五针松果以及上百种灵药酿造而成的,不仅味美,而且还可以滋养肉身和神魂。
“你今日前来,是想要请贫道为人族炼制镇压气运之物吧?”
苏禅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
大禹闻言,心中再次一惊,没想到人师前辈不仅能预料到他的前来,甚至连他的目的都一清二楚。
“正是。”
大禹点了点头。
“经过人族治水一事,洪荒万族都见识到了我人族的担当,对人族的认可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所以,晚辈决定一鼓作气,选择一良辰吉日,昭告天地,让人族彻底成为天地之主,完成先辈的心愿。”
大禹无比认真的说道。
“嗯。”
苏禅应了一声。
在他前世记忆中,人族虽然也在名义上成为了天地之主,但大禹炼制的九鼎只是堪堪达到了下品后天灵宝层次而已,根本不足以镇压人族气运。
加上各大势力的不断算计,让人族虽然成为了天地之主,却也只不过是有个名号而已,依旧被各大势力当做气运韭菜。
“贫道可以出手,不过需要你将地皇神农时期铸造的那批铜钱尽可能的收集起来。”
苏禅思索了一番后说道。
那批铜钱不仅蕴含着五行精铜,更是流经了万亿人族之手,用来炼制九鼎再合适不过。
“好。”
“晚辈记下了。”
大禹认真的说道。
接下来,苏禅和大禹聊了一些关于如今洪荒的天地大势,又谈论起了自身对于大罗金仙的理解,让大禹受益颇丰。
“多谢前辈指点,晚辈受益匪浅。”
大禹站起身来对着苏禅拱手道,打算告辞了。
苏禅心念一动,头顶的五针松果顿时化作一道道流光,飞到了大禹面前。
“这五针松果可助人感悟五行法则之力。”
“你将其带回去分发给燧人氏等人吧。”
苏禅说道。
燧人氏、有巢氏、神农、轩辕等人几乎都是靠吸收天道功德突破的大罗金仙,境界十分虚浮,对于道则的感悟也很浅显。
若后续无法吸收天道功德的话,他们的修为几乎是难以寸进了。
而若是能感悟五行法则,让道基坚实一些的话,倒是有可能冲击准圣境界。
“谢前辈。”
“前辈对于人族大恩,我人族没齿难忘。”
大禹深深的对着苏禅行了一礼道。
对于苏禅送出的这份大礼,他虽然觉得有些受之有愧,但也知道自己以及其他几位人祖人皇确实是十分需要,只能厚着脸皮将五针松果全部收了起来。
“嗯,你去吧。”
苏禅挥手道。
“晚辈告辞。”
大禹再次行了一礼后,打开空间之门消失在了原地。
大禹回到祖地部落后,便将五针松果分发了下去,并且告知众人苏禅愿意出手,为人族炼制镇压气运之物的消息。
一时间,燧人氏、有巢氏、缁衣氏等人族都是十分振奋,激动异常。
伏羲则立马开始推算皇道吉日,准备让人族在天地以及洪荒万灵的见证之下,聚集洪荒气运,成为天地之主。
伏羲以先天八卦图,成功推算出了最合适的皇道吉日,而荆山则是最适合建立祭天台的位置。
于是乎,刚刚安定的人族再次忙碌了起来,大量修士飞往了荆山,开始建立祭天台。
而大禹也没有忘记苏禅的嘱托,全力收集地皇神农时期铸造的铜钱,等待那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