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暗巷追踪
作品:《捡漏年代:开局一个鸡蛋》 出什么事了?吓成这样?
他下意识地反手扶住她微微发抖的手臂。
“快!那边巷子里!”林晚喘着粗气,语速飞快地指向刚才那条小巷的方向,
“我……我看见一个女的,穿得很破,抱着个孩子,孩子穿得特别好,锦缎的!孩子一点动静都没有,像是被药晕了!她抱着孩子进了死胡同,鬼鬼祟祟的!我怀疑……是人贩子!”
她的话如同惊雷,顾野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刀!
他顺着林晚指的方向望去,又迅速低头看向她惊惶未定的脸,没有丝毫怀疑。
人贩子?!光天化日!
“具体位置?哪条巷子?死胡同口有什么特征?”顾野的声音低沉而急促,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命令感。
林晚飞快地描述了那条小巷的位置和死胡同口堆放杂物的特征。
顾野听完,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做出决断:“好!我知道了!你立刻回拖拉机集合点,跟大队的人待在一起,哪里都别去!我去报公安!”
他松开林晚的手臂,眼神锐利地叮嘱,“记住,别乱跑!注意安全!”
不能让她再涉险!
“嗯!你……你也小心点!”林晚连忙点头,看着顾野如同离弦之箭般朝着公社派出所的方向疾步而去,那高大沉稳的背影让她悬着的心终于落回肚子里一半。
由他去报公安,应该没问题了……
她不敢耽搁,立刻转身,小跑着朝拖拉机集合点奔去,只想快点回到人多安全的地方。
而那条幽深的死胡同里,抱着孩子的妇女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不安,警惕地探头朝巷口张望了一下,没看到人,便迅速抱着孩子,如同幽灵般消失在胡同深处另一条更隐蔽的岔路里。
*
顾野冲出巷口,并未如林晚所想直奔公安局。
报公安是必须的,但必须确认目标位置、人数、动向!贸然带人过去,打草惊蛇就完了!
他锐利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林晚所指的那条幽深小巷,身形一闪,如同融入阴影的猎豹,悄无声息地重新折返!
他没有贸然闯入那条死胡同,而是贴着巷子外侧斑驳的墙壁,借助杂物堆和墙体的凹陷处作为掩护,动作迅捷而轻灵,每一步都精准地落在最不易发出声响的地方。
呼吸被刻意压到最低,所有的感官提升到极致,捕捉着巷子深处最细微的动静。
死胡同内,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墙头枯草的沙沙声。顾野的心沉了一下。
跑了?还是转移了?
他屏住呼吸,侧耳倾听,同时锐利的目光如同探照灯般扫过胡同地面、墙角、杂物堆……
突然,他的视线在死胡同尽头靠左的墙角处定格!
那里堆放着一些废弃的破筐烂瓦,看似杂乱,但其中两个破筐的摆放位置有些刻意,中间似乎留出了一条仅供一人侧身通过的缝隙。
缝隙后的墙角阴影处,一块半人高的破旧门板虚掩着,露出一条更深的黑暗。
暗门?!好狡猾!
几乎在顾野发现端倪的同时,那破旧门板极其轻微地动了一下!
一道人影如同受惊的老鼠,飞快地从门板缝隙里侧身钻了出来,正是那个抱着孩子的补丁妇女!
她神色仓惶,脚步急促,抱着孩子就朝着巷子另一头快步走去,边走边紧张地回头张望。
顾野眼神一凛,身体瞬间伏得更低,如同磐石般紧贴在墙角的阴影里,气息彻底收敛。
果然还在!而且警觉性很高!
他目光紧紧锁定着那妇女的背影,没有立刻跟上,而是如同最耐心的猎人,等待着她走出足够远的距离,也等待着她可能存在的同伙。
妇女抱着孩子,脚步匆匆,七拐八绕,专挑人少僻静的背街小巷走。
她显然对公社的地形非常熟悉。
顾野如同附骨之蛆,始终保持着几十米的距离,借着墙角、晾晒的衣物、堆放的杂物甚至路人的身形作为掩护,身影在明暗之间快速切换,将追踪技巧发挥到了极致。
绝不能跟丢!
大约跟踪了十几分钟,妇女的脚步停在了一条更加破败、污水横流的小巷深处。
巷子尽头是一排低矮、散发着霉味的土坯房。
她警惕地左右看了看,快速走到其中一间挂着破旧门帘的屋子前,用一种特定的节奏,急促地敲了三长两短。
门帘掀开一条缝,一张尖嘴猴腮、眼珠滴溜乱转的瘦脸探了出来。
同伙?!
那瘦脸男人看到妇女怀里的孩子,眼中瞬间爆发出贪婪的光,压低声音:“王婶?得手了?快进来!”
他侧身让开。
被称为王婶的妇女抱着孩子迅速闪身进屋。门帘落下,隔绝了门外。
顾野悄无声息地移动到斜对面一间废弃破屋的窗棂下,借着破损的窗纸缝隙向内窥视。
屋子不大,光线昏暗,弥漫着一股劣质烟草和汗酸混合的臭味。
除了王婶和那个尖嘴猴腮的瘦子,屋里还有一个人。
那是个坐在唯一一张破木桌旁的男人,约莫四十多岁,身材矮壮敦实,穿着一件相对体面些的蓝布褂子,但袖口磨得发亮。
他脸上没什么表情,眼神却像毒蛇一样阴冷,手里正慢条斯理地搓着几粒花生米。
看到王婶抱进来的孩子,他眼皮都没抬一下,只是淡淡地问:“货色怎么样?”声音沙哑低沉,带着一种令人不适的黏腻感。
“黑三哥,好货!绝对好货!”瘦猴抢着回答,搓着手,一脸谄媚,“您瞧这料子,这细皮嫩肉的!一看就是城里大户人家的崽子!王婶这次手气真旺!”
黑三这才抬起眼皮,那双三角眼冷漠地扫过王婶怀里的孩子。
孩子依旧昏睡着,小脸苍白。他伸出粗糙的手指,毫不怜惜地捏了捏孩子的脸蛋,又掀开锦缎襁褓看了看里面更精致的小袄。
“嗯,是不错。”他语气依旧平淡,仿佛在评价一件货物,“手脚干净吗?尾巴甩掉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