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借锅
作品:《捡漏年代:开局一个鸡蛋》 林晚把分到的青菜放进屋里,鸡蛋则放在屋里的窗台上,用个破碗扣着防冻。
“时间还早,要不咱们去后山脚捡点柴火吧?”孙卫东提议,
“我看灶膛边剩的不多了,趁着天没黑,捡点回来备着。李婶不是说那边松树林外围安全吗?”
“行!”大家一致同意。
林晚也觉得有必要,空间里的柴火不能明着用,明面上的燃料得储备。
四人各自背上背篓,带上绳子,孙卫东和陈志强上午在供销社买的,和一把知青点的旧柴刀,关好院门,朝着村子后山走去。
山脚下的空气带着松脂的清冷香气。
一片不算太密的松树林子蔓延开去,林间地上铺着厚厚的、金黄色的松针,踩上去软软的。
枯枝败叶随处可见,更多的是被风雪吹断落下的松树枝杈。
“就在这外围捡吧,别往里走。”孙卫东叮嘱道。
四人分散开,各自埋头捡拾干燥的枯枝。
林晚动作麻利,专挑那些粗细适中、干燥易燃的松枝。
她一边捡,一边也留意着四周。
这林子外围果然如李秀兰所说,能看到不少人类活动的痕迹——
砍伐过的树桩、踩出来的小路、甚至还有几个废弃的捕兽夹,虽然已经锈迹斑斑。
“哎哟!”不远处传来吴爱红一声低呼。
“怎么了?”林晚和孙卫东他们赶紧看过去。
只见吴爱红正拍着胸口,指着脚下一堆厚厚的枯叶和干草:“吓我一跳!差点一脚踩空,好像是个坑……咦?等等!”
她蹲下身,小心地拨开那堆枯草。
枯草下面,一个用细枝和干草简单伪装起来的浅浅土坑里,赫然躺着五枚灰白色、带着褐色斑点的野鸡蛋!
“野鸡蛋!”吴爱红惊喜地叫出声,声音都拔高了,随即又赶紧捂住嘴,紧张地左右看看。
孙卫东、陈志强和林晚都围了过去。
五枚鸡蛋静静地躺在坑底,个头比家鸡蛋小一圈,但看着很新鲜。
“运气真好啊爱红!”孙卫东乐了,“这林子外围还真有货!”
“估计是哪只野鸡在这搭的窝,还没捂热乎呢。”陈志强也难得地露出了笑容。
“怎么分?”吴爱红看着大家。
“一共五个,咱们四个人……要不平分,多的那个给爱红?”孙卫东看向林晚。
林晚看着那五枚野鸡蛋,心里也挺高兴,这可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好东西。
怎么分她都没意见,毕竟是吴爱红找到的。
这样分配,发现者多得一个,也算合理。
“行!我没意见!”孙卫东爽快答应。
“可以。”陈志强点头。
“这……我多拿一个多不好意思。”吴爱红嘴上说着,脸上却笑开了花,小心地把五个鸡蛋捡起来,用自己口袋里一块干净的手帕包好,放进了背篓最下面,用柴火小心盖住。
“回去加餐!”
这个小插曲让捡柴的气氛更加活跃了。
四人手脚麻利,很快就各自捡了大半背篓的干柴,用绳子捆扎结实。
回去的路上,经过一片被村民称为“野猪沟”入口的山坳时,一股阴冷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
沟里树木明显更加茂密幽深,光线昏暗,厚厚的落叶层下似乎隐藏着未知的危险。
几声不知名的鸟叫在深处响起,显得格外渗人。
大家都下意识地加快了脚步,远离了那片区域。
回到知青点时,天色已经开始擦黑。
前院老知青们也刚下工回来,正生火准备做饭。
“回来了?哟,捡这么多柴!”瘦高个看到他们背篓。
“嗯,备着点。”孙卫东应着,把柴堆进后院柴棚。
孙卫东硬着头皮向前院的瘦高个李卫国开口:“李哥,我们没买到锅……能借你们的用一下吗?做完马上刷干净。”
前院瞬间安静。
圆脸女知青周萍撇嘴,小声对旁边人说:“借锅?又不一起搭伙,又没给钱……”
另一个男知青张建军哼了声:“怕咱们沾光呗。”
李卫国脸上挂不住,瞪了他们一眼,扯出笑:“行…等我们做完,灶锅空出来你们用。”
“谢谢李哥!”孙卫东赶紧道谢。
四人退回后院堂屋,气氛沉闷。
“借锅不是办法,看人脸色。”陈志强推眼镜。
“就是,憋屈!”吴爱红附和。
“可惜今天没买到锅……”孙卫东说。
“咱们可以弄几个自己能煮饭的炉子。”林晚直接点明关键。
“对!那种泥炉子或者铁皮炉子,上面自带个煮饭的‘肚子’!”孙卫东反应过来,“去哪弄?”
“问问大队长家?李婶可能也知道谁家有闲置的。”林晚提议。
“走!趁他们占着灶,我们现在就去问!”孙卫东是个行动派。
四人再次出门,直奔大队长赵前进家。
大队长媳妇王翠花正扫院子。
“婶子!”孙卫东笑着喊,“我们是新知青,想问问村里谁家有多余的、能自己煮饭的炉子换?就是那种带个煮饭罐子的泥炉或者铁皮炉。”
王翠花放下扫帚:“哦,你说‘锅连灶’啊?我家灶房倒是有个旧的泥炉子,上面那个煮饭的瓦罐裂了条缝,用倒是能用,煮粥焖饭不漏,就是得小心点。你们要不嫌弃…”
“不嫌弃不嫌弃!能煮饭就行!谢谢婶子!”孙卫东大喜。
“那就给个一毛钱吧!”王婶说。
孙卫东给了钱拿了炉子。
“一个也不够你们四人用吧?”王翠花热心道,“东头老孙头家前年给儿子分家,多出来一个铁皮炉子,上面带个小铁锅的,锈了点,刷干净也能用。我带你们去问问?”
王翠花领着他们去了老孙头家,林晚用一个旧搪瓷缸子加五毛钱,换到了那个带小铁锅的铁皮炉。
“还差俩。”孙卫东数着。
“西头赵寡妇家有个小的泥炉子,煮饭瓦罐倒是好的,就是泥胎有点酥了,得轻拿轻放。我带你们去问问?”王翠花继续牵线。
最后吴爱红用一块新肥皂和几张旧报纸,换到了赵寡妇家那个小泥炉子。
“还差一个。”吴爱红说。
“我家那还有个旧的也给你们先用着吧!”王翠花爽快道,“反正家里有大灶,那个旧的堆柴房也是落灰。你们给两毛钱就成!”
“太谢谢婶子了!”四人喜出望外,连声道谢。
这个陈志强拿了。
最终,四人抱着四个炉子回到后院。
外加一小袋王翠花送的引火木炭渣。
“这下好了!不用求人了!”孙卫东把带小铁锅的炉子放下,长舒一口气。
“嗯,虽然旧点破点,能用就行。”陈志强检查着瓦罐的裂缝。
四人立刻动手归置,各放各屋。
忙活完。
“该做饭了!饿死了!”孙卫东揉着肚子。
中午那点馒头白菜汤早就消化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