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北玄尘
作品:《99斤反骨,六姑娘回京野翻天》 北长君让青竹把梅夫子、周氏、梅烟儿、周伦敕直接送离忠武侯府。
从现在起,他和梅氏已经恩断义绝。
至于梅夫子的恩情,那颗急效救心丸,便已经回报了。
能教出这样的女儿,北长君与梅夫子这对师徒,没有反目成仇,梅夫子就该偷笑了。
毕竟,北长君真要收拾梅烟儿和周伦敕的话,谁能拦得住?
梅烟儿是过错方,她给北长君戴绿帽一事,只要有点血性的男子都容忍不了。
而且梅烟儿自与周伦敕有了奸情后,就对她生的长女和幼儿,不再有半点慈母之心。
北长君对休妻这件事,很是果决,也没有半点后悔。
送走了他们后,北长君把前因后果告诉了祖父,父亲,连氏。
随后,北长君便去看长女北元月,她那天自高烧后,整个人蔫蔫的,没半点精神。
就算是醒了,也是躺在床上发呆。
谁和她说话,完全置之不理。
北长君进了屋,床榻上女童的视线朝他的方向看了过来,随后又垂下眼帘,没有开口的想法。
“元月……”
北长君轻声唤道,走到床榻旁,坐在她身边。
伸手握着她的小手,柔声说道,“是父亲没用,没能及时发现你的情况。”
“父亲向你保证,再也不会有这样的事发生。”
“不会再让你受苦了,你信父亲一次,好吗?”
北元月听着他的话,抿了抿嘴,最后一骨碌扑进了北长君的怀里,放声大哭,“父亲……”
多日不曾开口,她的声音变得沙哑。
北长君鼻子发酸,将女儿紧紧抱在怀里,“以后,有父亲疼爱你,你可愿意?”
北元月哭得好不可怜,她哽咽道,“父亲,弟弟找回来了吗?”
“他还好吗?”
“我很害怕,害怕自己哪天会被打死。”
“父亲,你别不要我,我会乖乖听你的话……”
北长君闻言,心像是被狠狠揪了一下,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抱紧女儿说道:“傻孩子,父亲怎么会打你?”
“对不起,之前是父亲疏忽了,以后会一直陪着你和玄天。”
北元月抽抽搭搭地哭着,小手紧紧抓着北长君的衣角。
这时,青竹端着一碗热粥进来。
他看到这一幕,眼眶也红了,轻声说道:“大公子,奴才送些吃食进来。”
“是连夫人交代了厨房,给元月姑娘安排了清淡的食物,先让吃点米粥,等身体大好后,再做些好的补身体。”
北长君点点头,“连夫人有心了,晚些时候我会去给她道谢。”
从青竹手里接过粥,用勺子舀起一点,轻轻吹凉,喂到北元月嘴边,哄道:“元月乖,吃点粥,身体好得快。”
北元月一边擦着眼泪,一边乖乖张嘴,喝了几口粥,精神似乎好了一些。
青竹松了一口气,“元月姑娘吃了粥,瞧着倒是精神不少。”
北长君看着女儿,眼中满是慈爱,说道:“元月啊,以后父亲会给你请最好的先生,教你读书识字。”
“若你喜欢骑马射箭,也可以跟着你弟弟玄天一起学习。”
“你不必害怕,父亲一定会让你活得肆意中快乐。”
北元月破涕为笑,脸上还挂着泪珠,说道:“好,我信父亲。”
父女二人没有提梅氏半个字。
北元月虽然只有四岁,但她的智商不低,选择在人多的时候爆发。
一是弟弟消失不见,她不敢再忍下去,怕梅氏会真的弄死她。
二是梅氏背叛了父亲。
在北元月的心里,父亲才是她的亲人。
北长君看着女儿可爱的模样,心里只有疼惜和自责。
因他一时疏忽,让他一双儿女受苦了啊。
北长君陪伴着女儿,直到她睡着了,这才离开。
回到前院,北长君深吸一口气,“青竹,小道士安排在哪?”
青竹答道,“奴才安排小道士住在您旁边的雅间。”
北长君点头,“好,那我去见见他,你不必跟着了。”
青竹应下了,没有跟着。
……
雅间。
北长君轻轻推开雅间的门,屋内烛火摇曳。
小道士正坐在桌前,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听到门响,小道士抬起头,看到是北长君,连忙起身行礼。
“见过大人。”
小道士狗蛋声音清脆。
北长君摆了摆手,“你不必多礼,今日多亏你救回我儿,你提的要求,我知道了。”
“你现在想知道我的答案吗?”
小道士狗蛋点头,“想。”
北长君温声说道,“你是孤儿,我有意收你为子,入我北家族谱,你可愿认我作父?”
小道士狗蛋的视线,落在了床榻上安睡的铁牛。
他许久才回答,“为了铁牛,我愿意。”
“还请大人赐名!”
北长君对这小道士很是欣赏,小子胆子大,还能在众人的眼皮底下瞒天过海,救下铁牛。
北长君会心一笑,“北家孩子这一代是玄字辈,那你就叫北玄尘。”
“尘,有淡泊宁静、尘埃落定的寓意。”
小道士狗蛋听着北长君的话,他那双墨眸有着认真之色,走到了北长君的面前,然后双膝跪地,“北玄尘拜见父亲。”
北长君伸手扶起他,笑着说,“乖孩子,快免礼。”
“以后你不再是孤儿,你有父亲,也有妹妹和弟弟。”
“这里是你的家,有什么需求尽管和我说。”
“八卦观的小道士身份,就不需要再继续了。”
北玄尘眼中满是感激,“父亲,玄尘定会努力,不辜负您的教养之恩。”
北长君让他坐在自己身边,“你二妹妹叫北元月,三弟弟叫北玄天。”
北玄尘眨了眨眼,“父亲,我能叫弟弟的小名吗?铁牛是我给他取的小名呢。”
北长君:“……”
铁牛?
也不是不行。
北长君退让了,“你和玄天感情好,叫他小名铁牛也无妨。”
就这样,北长君多了一个长子,而且还会写入北家族谱的。
北长君做的事,老侯爷北修远没有任何意见。
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他很早就学会了放手,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不用管这么多。
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
人老了嘛,不是什么大事时,就要学会让孩子们自己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