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突发恶疾
作品:《99斤反骨,六姑娘回京野翻天》 北软软的三个孩子,总算破壳而出。
长女拥有冰系异能,鲛人王嗣血脉。
次子拥有火系异能。
幼子拥有雷系异能。
他们三个与汐影、游灵的五个崽子,根本不是同一个起跑线。
拥有异能的他们,身体素质更强悍。
不仅如此,北软软在给孩子洗澡的时候,发现他们的肌肤碰到水的时候,若隐若现的鱼鳞。
北软软有些担心,如果一碰水,就出现鱼鳞,孩子出现在人群里,会被当成怪物的呢。
银鲲给北软软解释,【等孩子满周岁后,便可以控制了。】
【他们现在还小,控制不了力量。】
鱼化的鲛人,不仅防御和作战能力,都会达到巅峰状态!
北软软这才放下心来。
这一天,北软软再次给京城的家人,写家书。
在家书上,把四嫂、五嫂、她都生娃的一一告知。
四哥和四嫂有男娃双胞胎,长子北白衡,幼子北墨衡。
五哥和五嫂有男娃三胞胎,长子北琛衡,次子北青衡,幼子北云衡。
北软软和银鲲有三胞胎,长女银蔚,次子银炫,幼子银雷。
还在信上说了,明年会带着孩子回京。
……
等到这封家书到京城的时候,已经是六月。
京城的六月,已经属于盛夏的天气。
今年的天气,格外炎热。
西北地区,又是两个月不曾下过一滴雨。
干旱的季节,让很多百姓心里惶恐。
要不是这几年,大家都有余粮在家里囤着,怕是早就担心地里的粮食,颗粒无收。
霄帝这些天上朝,也听到臣子上报干旱的情况。
西北闹干旱,可南部却发大水!
没日没夜的下雨,庄稼全被雨水淹了,根都烂了,救都没法救。
霄帝看着那厚厚一沓的奏折,头疼不已。
没办法,为了朝政,霄帝连进后宫的时间都没有。
如何安抚灾民一事,霄帝还是皇子的时候,与文嫣然联手做过,倒也摸出了一套救灾的计划。
从早朝过后,霄帝便让三位辅政大臣留了下来。
直到天黑,辅政大臣这才离开皇宫。
忠武侯北子慎坐在马车里,伸手揉了揉头部,这一天天的,真是要累死人了。
回到侯府,在前院沐浴更衣后,这才去南院找连氏。
侯府就连氏一个女眷,所以北子慎每天晚上都会回来,陪着连氏。
前半辈子,他未能一直陪伴在连氏身边,他知道自己亏欠连氏许多。
在广南的时候,明明说好的,她是他的平妻。
却因柳氏的反对,连氏为了侯府家和,在父亲的劝慰下,以妾室进了侯府。
柳氏利用孩子,对连氏设陷构害,也是连氏没有迁怒孩子。
要不然,北子慎也不知道,他六个孩子会不会结仇。
北子慎来到南院后,发现就在院门口,连氏就站在那里。
北子慎疾步上前,“怎么在这里站着?”
连氏看见他,这才松了一口气,“你今天一直没回府,我担心你呢。”
“饿了吧,我让小厨房摆膳!”
“蓝嬷嬷,快去安排。”
北子慎拉着连氏的手进了屋,“今日朝堂上,群臣商议西北干旱和南部水灾之事。”
“圣上留辅政大臣在宫里议事,所以回来晚了。”
连氏心疼地看着他,“你为了这朝政日夜操劳,可要多注意身子。”
不一会儿,饭菜摆上了桌,连氏亲自为北子慎盛了一碗汤,“尝尝,这是我让厨房做的补汤。”
北子慎喝了一口,赞道:“好喝。”
两人正吃着饭,蓝嬷嬷突然进来,“夫人,老爷,广南来信了。”
往日广南的信,都是天黑后才送进来的。
这样,也不会引人注目。
送信的人,是北二公子的亲信,一般是谢长庚负责。
谢长庚离开西北后,投靠了北少君,跑去广南水师了。
从骑兵,变成了水师一员。
谢长庚的本事,还是不小的呢。
成为北少君的亲信后,因为能力出众,作战能力也强,也有很多人信服这个年轻的武将呢。
连氏一脸惊喜,“把信给我。”
看完信里的内容后,直接笑开了怀,“真是太好了!”
北子慎喝完汤,看了她一眼,面露笑意,“有什么好事吗?”
连氏笑道,“四儿媳生了男娃双胞胎,五儿媳生了男娃三胞胎。”
“我们软软也生了三胎胞,长女和两个弟弟。”
“信上还说,明年他们兄妹三人会带着孩子回京,到时候咱们侯府可就热闹了。”
北子慎眼前一亮,“岁君和安君厉害了,一下子给咱们添了五个大胖孙子啊!”
“等他们回来,咱侯府又要添几分生气了。”
“父亲知道这消息,定然高兴的。”
两人一边说着孩子们的事,一边用完了晚餐,温馨的气氛弥漫在整个房间。
老侯爷北修远,也收到了软软的家书。
知道了北软软生了三个外孙,悬着的心,总算是落地了。
四孙子、五孙子和六孙女在岛上,没有长辈跟随,生娃也没人能指点和教导,只能靠他们自己摸索。
北修远满心欢喜,嘴里念叨着,“这样的好事,真是让人开心,侯府真是人丁兴旺。”
北泽在旁插了一句,“义父,大公子和三公子还没儿子呢。”
北修远脸上僵了一下,瞪了北泽一眼,“你懂什么,这叫先开花,后结果,着什么急啊?”
没错,大孙媳妇和三孙媳妇已经生了,都是女娃。
北修远将信纸扔进炭炉里烧了,随后又有些发愁。
西北干旱,南部水灾,朝堂定会为这两件事争论不休。
……
朝堂上。
一些大臣主张先救西北干旱,认为百姓缺水的话,性命堪忧;
另一些大臣则觉得南部水灾更为紧迫,庄稼已经被淹,百姓将面临饥荒。
霄帝听着各方言论,直接下旨,西北干旱由七哥景亲王负责,南部水灾则由十弟宁亲王负责。
辅政大臣在京城调度,给景亲王和宁亲王支持。
天灾的事,非人力能阻止的。
能做的,就是尽力挽救百姓的性命,安排好他们的出路。
等灾情过去,时间已经来到了十一月。
景亲王和宁亲王回京述职,将灾情汇报,紧接着便是年底了。
霄帝这才有闲心,在后宫与妃嫔听曲喝酒。
霄帝来了康嫔这里,得知康嫔怀了三个月的身孕,喜不自胜,“这是好事,爱妃你得好好养胎,给朕生个皇子。”
康嫔腼腆的笑了,“不管是皇子还是公主,臣妾都喜欢。”
霄帝点头,“对,公主也是,是朕在位期间的第一个公主呢。”
就在这时,有个小太监神色慌张的来报,“禀皇上,大皇子突发恶疾,性命垂危!”
霄帝直接站起来,敛去了笑脸,看向小太监,“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太医呢!”
小太监瑟瑟发抖,“太医已经在皇子所,奴才奉太医之命,前来恭请皇上。”
康嫔适时发话,“皇上,臣妾陪您去皇子所。”
霄帝摇头,“不,你不必去,你腹中有皇嗣,照顾好自己才是正事。”
霄帝深吸一口气,“还愣着做甚!李多福,摆驾皇子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