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废了文嫣然
作品:《99斤反骨,六姑娘回京野翻天》 到了品菊宴那一天。
确实如贤太后所说那般,十分热闹。
品菊宴过半,众人说说笑笑。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意外横生。
众目睽睽之下,文皇后宫里的婢女,直接拔出藏在后腰的匕首。
直接将匕首捅进文嫣然的腹部!
这个事故的发生,让所有人都惊呆了,干瞪眼看着。
就连在品菊宴上的宫中侍卫,同样傻眼。
“来人!有刺客!”
春桃第一个回过神来,她连忙叫道。
宫中侍卫这才回过神来,赶紧上前,想要制止刺客。
可惜了,这个婢女动手极快。
捅完这一下,又拔出匕首,往文嫣然的胸口又来上一下。
文嫣然没有习武过,她是真正手无缚鸡之力的京城贵女。
鲜血瞬间染红了文嫣然的衣裳,她身子一晃,差点栽倒。
就在那婢女还要再下杀手时,还是御前侍卫金鲁的身影出现,他一脚踢开婢女。
春桃一脸泪水,将文嫣然稳稳扶住。
“还愣着做什么,快将刺客拿下!”
金鲁大声下令,宫中侍卫们这才如梦初醒,一拥而上将婢女制服。
贤太后一脸淡定,看向那个婢女,“哀家记得你,你是文皇后当初带进王府的陪嫁婢女,冬竹。”
“你今天闹这出,意欲何为?”
文嫣然身上的凤袍,已经被鲜血染红。
霄帝站在一旁,让李多福去把太医请来。
太医也在品菊宴上,他已经让人拿着药箱过来,开始给文皇后止血。
文嫣然气息微弱,却强撑着看向冬竹,“冬竹,本宫待你不薄,你为何要刺杀本宫?”
冬竹看着奄奄一息的文嫣然,脸上只有疯狂的笑容,“是啊,你文嫣然是待我不薄。”
“可你千不该万不应害死我哥哥!”
文嫣然心下一沉,“哥哥?你哥哥是谁?”
冬竹双眼发红,狠声说道,“皇后娘娘贵人多忘事,连您的义弟文立鼎都不记得了!”
文嫣然一脸错愕,“你是为了给文立鼎报仇?”
冬竹哽咽道,“进相府前,没人知道文立鼎是我亲哥。”
“哥哥在相府安定下来后,借着文相的意思,收养一批孤儿孤女用来培养死士。”
“哥哥千方百计把我塞进你的院子,就算做个粗使丫鬟,也总比我流落在外风餐露宿要好。”
文嫣然闭上双眼,有气无力,“难怪,当初本宫说要把你送给义弟做妾室,你会拒绝,还一心跟着我出嫁。”
“这些年来,你忠心耿耿,也是因为文立鼎的缘故。”
“还真是一步错,步步错啊!”
冬竹双眼通红,咬牙切齿道:“没错!是你先将哥哥当成弃子的!”
“你让哥哥刺杀长公主,你安的什么心?”
“是你害死了哥哥!”
“如果你没有让哥哥刺杀长公主,哥哥不会死!”
“我今日对你动手,就是要为哥哥报仇!”
“文嫣然,我要你给我哥哥赔命!”
冬竹的话,在品菊宴上的众人都听得一清二楚。
很多人都低下眼帘,没有吱声。
虽说文立鼎被文相收养,成为文相的义子。
但文相确实没安好心,让文立鼎成为文家死士。
文立鼎需要效忠文家人,文相死后,文嫣然顺理成章接手文家死士。
这场刺杀,只能说文嫣然属于自食恶果。
贤太后清了清嗓子,“不管如何,冬竹行刺皇后,罪不可恕。”
“来人,将她即刻处死!”
冬竹却毫不畏惧,“能为哥哥报仇,我死而无憾!”
宫中侍卫拔出佩刀,杀了冬竹。
太医上前禀道,“皇上,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失血过多,暂已止血。”
“臣斗胆,请皇后娘娘回凤仪宫,需细细诊查才是。”
霄帝挑了挑眉,他怎么觉得这场刺杀,没有这么简单呢?
经此一事,品菊宴也无法再继续下去。
霄帝命人将文嫣然送回凤仪宫悉心照料,命太医诊查后再来报。
一场品菊宴,以冬竹刺杀文皇后的闹剧收场。
……
夜晚,慈宁宫。
贤太后和霄帝用完晚膳,太医院来人求见。
贤太后让太医进来,太医进来后,给贤太后和霄帝行礼问安。
霄帝开口,“柳太医,你起身回话,文皇后的伤情如何了?”
柳太医板着一张脸,“禀皇上,那把匕首泡了药水。”
“虽不是毒,却能让健康的人,自此以后虚弱无比。”
“皇后娘娘腹中刺一下,伤了根本,以后子嗣无望。”
“胸口刺的那一下,伤了心肺,需汤药日日温养。”
贤太后微讶,皱了皱眉,“柳太医,你的意思是,皇后以后是个药罐子,还不能生?”
柳太医点头,“是。”
贤太后追问,“无药可治?”
柳太医摇头,“臣无能。”
霄帝摆了摆手,“柳太医,你退下吧,尽心照料皇后娘娘,直到她伤势痊愈。”
柳太医行礼,“臣领旨。”
等柳太医离开后,贤太后端起一旁的茶盏,喝了起来。
霄帝叹了一口气,“这事,还真是让人头疼。”
贤太后轻笑一声,将手中的茶盏搁在一旁,“文嫣然这是自作孽不可活,北家人定是借冬竹之手,彻底废了文嫣然。”
“一个不会下蛋的皇后,还要汤药不离手。”
“这样的皇后,如何能统领后宫?”
“北家的手段,还是一如既往的狠辣。”
“不要文嫣然的性命,却夺走她最重要的资本。”
霄帝摸了摸下巴,“母后说得是,如今文嫣然不能生育,后宫妃嫔怕是会生事。”
贤太后目光深邃,“皇帝与其担心这些,倒不如在明年的选秀前,想想新后的人选吧。”
霄帝和贤太后对视一眼,霄帝随意点头,“儿臣明白。”
母后这是要放弃文嫣然。
贤太后继而又说,“皇帝做任何决定的时候,若牵涉北家,定要三思。”
“文嫣然就是下场,哀家期盼北家一如从前,效忠皇帝,而非与皇帝对着干。”
“皇帝若是不喜忠武侯北子慎,不妨多亲近北大公子北长君。”
“辅政大臣只有三年任命,三年过后,皇帝依旧需要用北家人。”
“北长君是个文臣,皇帝不妨将他提拔起来,成为你的左膀右臂。”
闻言,霄帝眼前一亮,之前他与北长君也是认识的,两人也有往来。
只是文嫣然劝止,霄帝没有和北长君深交。
如今母后亲口指点,霄帝也开始思考,提拔北长君为他所用,似乎并无坏处。
霄帝沉声说道,“母后的意思,儿臣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