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剿匪
作品:《99斤反骨,六姑娘回京野翻天》 “这些山贼,其实是漳南受灾的难民。”
“他们流落到广漳县后,一个个游手好闲,不想着好好做事,直接占山为王。”
“近两个月来,他们时常下山,骚扰镇上商铺和百姓。”
“我们实在是苦不堪言,镇长也拿他们没办法。”
“镇长找过漳南官员,请求剿灭山贼!”
“可是,漳南官员不受理,还说广漳镇不属于漳南管。”
“镇长无奈,只能去找了广南,广南官员又称广漳镇不管辖范围内,不好出兵办事。”
“我们广漳镇的百姓,真要为难死了!”
北软软闻言,心中有了计较,“你去把镇长找来,就说我有话找他问。”
不多时,镇长匆匆赶来,见到北软软赶忙问好。
北软软直接问道,“广漳镇每年的税费,缴纳给谁?是漳南,还是广南?”
镇长乖乖答道,“缴给漳南。”
北软软挑眉,“也就是说,漳南每年收你们的税费,却又不给予保护。”
“山贼横行之事,漳南官员难辞其咎。”
“吴东,你跟镇长走一趟,找漳南官员,看他的态度如何。”
“若他仍拒绝处理此事,那你如实将此事上报给父亲知晓,让父亲在朝堂上参他一本!”
“我倒要看看,他有几个脑袋够圣上砍的!”
镇长一听这话,喜而泣极,“谢谢姑娘仁义,我替广漳镇百姓谢谢您的大恩。”
说完,镇长直接跪地感谢。
北软软连忙伸手扶起他,“镇长快快请起,我还有一件事,请您帮忙。”
“告诉我,山贼占据了哪座山?”
镇长答道,“他们在连雾山,连雾山有一半归广南管辖,另一半归漳南。”
了解相应的信息后,北软软让镇长离去。
待镇长走后,北软软望向连雾山的方向,她还想着如何给四哥立功呢。
这可是送上门的功呢!
所以,北软软打算,暂时在镇上客栈住着,然后派莫南回广南水师一趟。
让四哥带着他手底下的兵,来一趟广漳县,参加剿匪。
莫南走后,北软软她唤来同行的护卫,“你们都去打探一下连雾山山贼的具体情况,包括他们的人数、分布、防御等。”
护卫领命而去。
与此同时,吴东跟着镇长前往漳南。
漳南官员听闻此事,依旧推诿,称广漳镇虽纳税但管理不便。
吴东冷笑,记下该官员态度后,直接在漳南驿站里写了一封信,加急送往京城。
如实禀告给侯爷北子慎,交代了是公主要参对方一本。
附上一份广漳镇镇长的亲笔诉状。
京城那里,北子慎收到信后,让人八百里加急,送信给东巡的雍帝。
奏报漳南官员的不作为、任由灾民占山为匪,祸害百姓之事参奏。
雍帝闻之大怒,责令漳南官员革职查办,让广南水师协同广漳镇解决山贼祸患问题。
三天后,北软软得到关于连雾山山贼的详细情况后,安静的等着四哥的到来。
在客栈住着,北软软也没闲着。
她准备联合广南水师,在山贼下山之时设下埋伏,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在广漳镇的第五天,四哥带着五百水兵来了。
他们没有马,直接徒步来广漳镇的。
看见北岁君和银鲲出现在客栈时,北软软一脸惊讶,“四哥!你怎么把银鲲带来了?”
北岁君笑了,“哎呀!你有所不知,银鲲每天都眼巴巴的盼着你回来呢!”
“知道你在广漳镇,便要跟着我来了。”
“而且这些时日,银鲲进步很大,对付几个山贼,不成问题。”
北软软眼睛一亮,看着银鲲,“四哥说真的吗?”
银鲲那双冰蓝的眼眸,装着全是她的身影,【是真的。】
【老侯爷和四哥没少教导我拳脚功夫,也教了我陆地和海中要应用什么战术。】
【这次来剿山贼,也是老侯爷让四哥带上我,让我长长经验。】
【免得纸上谈兵,没半点实战经验。】
北软软笑了,“真好,那我们来商讨一下剿匪计划。”
“四哥,这些山贼有下山骚扰的习惯,人数较多,全是乌合之众。”
“我建议,在他们下山前往广漳镇上的在必经之路,布置陷阱。”
“之后,我会和银鲲正面攻击。”
“四哥要带人,截断山贼的退路。”
四哥和银鲲来到这里后,歇息一天。
明天一早就去布置陷阱,坐等第二批山贼下山。
不负众望,山贼再次下山。
他们大摇大摆地朝着镇上走来,丝毫没意识到危险降临。
当山贼进入埋伏圈,北软软一声令下,众人出击。
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山贼们被打得措手不及。
银鲲这次出来,带上了老侯爷的偃月刀。
偃月刀饮血后,更加霸气。
企图逃跑的山贼,北软软并没有阻拦,而是带着人继续往上攻。
经过一番激战,四处逃窜的山贼们,最终全部投降。
谁让山上有杀神,山下还有人蹲守他们啊!
不投降,就只有死路一条!
山贼全部抓走,广漳镇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百姓们对北软软等人感恩戴德。
镇长得知北软软是圣上义女,是嘉元公主,感恩戴德。
等北软软走了之后,镇长与百姓自掏腰包,给北软软建了个公主祠。
如果没有公主伸出援手,他们整个镇上的百姓,都逃不脱山贼的恶手。
百姓还谈什么如安居乐业!
押着这些山贼,北软软提议,让刘县官来判他们的去处。
流放也好,挖煤也行,都是有地方去的。
占山为匪,被抓之后就不再是良民,而是沦为罪奴。
不仅这辈子完了,就连他的后代,也逃不脱罪奴的身份。
刘县官办事麻利,直接把这些人一分为二,一半流放去西北,一半送去挖煤。
连雾山山贼一事,至此结束,四哥北岁君占据的功劳最大。
毕竟,北家男儿就剩北岁君这根独苗,还在武将混着。
而且,北岁君混的是水师,不是骑兵。
雍帝东巡归来后,直接下旨封赏北岁君,升他为广南水师参将,负责广南巡防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