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祖国的怀抱:最可爱的人

作品:《铁血亮剑:大将李云龙

    空气里弥漫着煤烟、汗味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解脱与沉痛的复杂气息。


    站台上,没有鲜花,没有喧天的锣鼓,只有一列列望不到头的、饱经风霜的“闷罐”车皮静静地停靠在铁轨上。


    李云龙站在站台尽头一处稍高的土坡上,目光缓缓扫过眼前这片沉默而肃穆的海洋——那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兵。


    王怀保的二十一军、沈泉的二十三军、李魁的二十四军、特战营、侦察营…各部队按照序列,静静地集结在站台和铁路两侧的空地上。


    没有出征时的慷慨激昂,没有凯旋想象中的喧嚣沸腾。


    战士们默默地整理着行装,背着打满补丁的行军背包,挎着磨掉了漆的水壶,步枪上了刺刀,用油布仔细地包裹着,斜挎在身后。


    许多人的军装上还残留着洗不净的血迹和硝烟熏燎的痕迹。


    缺胳膊少腿的重伤员被小心翼翼地抬上专门的车厢,他们大多沉默着,空洞的眼神望向远方,或者紧闭双眼,仿佛不愿再回望这片浸透了太多战友鲜血的土地。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凝固的沉重。


    三年了。


    从鸭绿江的冰寒刺骨,到汉城的短暂光复;


    从上甘岭的地狱熔炉,到金城的雷霆一击…太多的生死,太多的别离。


    此刻要离开了,心头涌上的不是单纯的喜悦,而是一种卸下千斤重担后的虚脱。


    一种对牺牲战友无法释怀的沉痛,还有一种对脚下这片异国焦土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情绪。


    “司令员…”


    张大彪走到李云龙身边,


    “都安排好了,按总部要求,所有缴获的重装备、带不走的物资,都移交给接防的兄弟部队了。就是…”


    他顿了顿,看了一眼不远处正在登车的一支队伍,“有些同志…不愿意走。”


    李云龙顺着他的目光望去。


    只见在一节车厢门口,魏大勇和段鹏正红着眼,死死拽着一个年轻的战士。


    那战士情绪激动,梗着脖子,指着南方连绵的群山,嘶哑地哭喊着:


    “我不走!排长…排长他们还埋在那儿呢!


    就在537.7高地下面的无名谷!我得守着他们!我得带他们回家啊!呜呜呜…”


    周围的战士们默默地看着,没有人上前劝阻,许多人也跟着红了眼眶。


    那战士口中的排长,是上甘岭战役中,为掩护连主力退入坑道,带领一个班死守表面阵地最后三个小时,全部壮烈牺牲的英雄。


    李云龙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了一下。


    他大步走了过去。


    人群自动分开一条路。


    “叫什么名字?哪个连的?”


    李云龙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那战士看到司令员,猛地站直,抹了把脸,带着哭腔回答:


    “报…报告司令员!十一兵团二十三军一零三团三营二连战士,王小栓!”


    “王小栓。”


    李云龙盯着他年轻却布满风霜和泪痕的脸,


    “你想留下?守着你排长?守着所有埋在这儿的兄弟?”


    “是!司令员!我…”


    王小栓激动地想说什么。


    “守?你拿什么守?”


    王小栓呆呆地看着司令员。


    李云龙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情绪:


    “看见了吗?那每一座山头,每一道沟壑,都埋着咱们的兄弟!


    他们躺在那儿,不是要咱们留下来守着!


    他们用命换来的,是咱们能活着回去!


    是咱们的国家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是咱们的爹娘、老婆孩子,再也不用提心吊胆,担心炮弹落到自家炕头上!”


    他环视着周围所有沉默的战士,目光如炬:


    “咱们的排长,咱们的连长,咱们牺牲的千千万万战友,他们用血肉筑起的,不是守在这儿的坟头!


    是咱们国家挺直的脊梁骨!


    是咱们今天能坐上火车回家的路!他们的英魂,不需要咱们守着!


    他们看着咱们呢!看着咱们把他们的魂,把他们的念想,平平安安地带回祖国去!


    看着咱们回去,把国家建设好!让以后的孩子,再也不用扛枪打仗!”


    “小栓子,听命令。上车。带着你排长的那份,回家。


    好好活着,活出个人样来。这才是对他们最好的交代!才是真正的‘守’!”


    王小栓的眼泪汹涌而出:“是!司令员!我…我回家!”


    他不再挣扎,默默背起行囊,一步一回头地登上了车厢。


    魏大勇和段鹏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水光。


    汽笛长鸣,撕裂了车站的寂静。


    沉重的车轮缓缓转动。


    ………


    张大彪拿着一份刚收到的电报走了过来:


    “司令员,国内急电。部队抵达安东(今丹东)后,按最高规格迎接。


    总部特别强调,务必提醒战士们,保持低调,注意军容风纪,不要扰民,尤其…不要主动提战扬上的事,以免刺激烈属…”


    李云龙默默接过电报,看也没看就揉成了一团,塞进口袋。


    他吐出一口浓烟,目光依旧望着窗外:


    “提不提…都在心里头刻着呢。烈属…更刻着呢。咱们活着回来的人,这心里头的疤,比谁都深。”


    列车在颠簸中行驶了数日。


    当车轮驶过鸭绿江大桥,熟悉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旋律隐隐约约从前方传来,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雄壮时,整个车厢的气氛陡然一变!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歌声如同电流,瞬间击穿了车厢内压抑的沉默!


    起初是几个人跟着哼唱,很快,汇成了全车厢、全列车的震天合唱!


    歌声不再仅仅是出征时的豪迈,更饱含着归来的沧桑、对牺牲战友的追忆、以及对祖国母亲的无尽思念!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战士们拍打着车壁,敲打着水壶,用尽全身力气嘶吼着!


    泪水混合着汗水,肆意流淌在布满硝烟风霜的脸上!三年了!


    终于回来了!终于活着踏上了祖国的土地!


    列车缓缓停靠在安东站。


    当沉重的车厢门被拉开,耀眼的阳光和山呼海啸般的声浪瞬间涌入!


    “欢迎最可爱的人回家!”


    “志愿军万岁!”


    “祖国人民感谢你们!”


    站台上,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工人、农民、学生、市民…男女老少,挤满了站台的每一个角落!


    李云龙第一个走下专列车厢。


    刺目的阳光让他微微眯起了眼。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浪扑面而来,几乎将他淹没。


    他看着眼前这沸腾的人海,看着一张张陌生却无比亲切的脸庞,看着站台上方那巨大的横幅——


    “热烈欢迎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儿女凯旋归来!”


    一股巨大的、滚烫的热流猛地冲上他的眼眶,瞬间模糊了视线。


    三年浴血,九死一生。


    所有的牺牲,所有的苦难,所有的坚守,在这一刻,似乎都找到了归宿与意义。


    他身后,张大彪、王怀保、沈泉、李魁、王承柱…一个个身经百战、铁骨铮铮的汉子,此刻也都红了眼眶。


    一个小女孩,捧着一束野花,怯生生地走到李云龙面前,仰起小脸,用清脆稚嫩的声音说道:


    “志愿军叔叔,您辛苦了!谢谢您们!”


    李云龙蹲下身,这个在战扬上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猛将,此刻的动作却有些笨拙和小心翼翼。


    他接过那束还带着露珠的野花,粗糙的大手轻轻摸了摸小女孩的头。


    喉头滚动了几下,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只化作一句带着浓重鼻音、却重逾千斤的话:


    “不辛苦…回家…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