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严明入城纪律:秋毫无犯

作品:《铁血亮剑:大将李云龙

    李云龙静静地站在一幅巨大的豫北地图前,他的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轻微的“哒哒”声。


    “报告师长!政委!各旅、团主官已经全部到齐!”


    张大彪的声音打断了李云龙的沉思。


    会议室里弥漫着烟雾。


    王博、沈泉、王怀保三位旅长,以及各主力团的团长们,他们的脸上还残留着胜利的兴奋和喜悦。


    然而,李云龙并没有过多的寒暄,他直接切入主题:


    “仗是打赢了,而且打得非常漂亮!我们的缴获堆积如山,俘虏更是抓了个满坑满谷!”


    说到这里,他稍稍停顿了一下,“但是!都给老子把耳朵竖起来听清楚了!”


    会议室里的人们立刻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云龙身上。


    “入城纪律!秋毫无犯!这八个大字,给老子牢牢地刻进骨头缝里去!”


    他转头看向张大彪,命令道:“张大彪!念!”


    张大彪“唰”地站起:


    “第一条:所有入城部队,必须严格约束部队,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保护城市工商业,保护学校、医院等一切公共设施!严禁破坏!”


    “第二条:全体指战员,必须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尤其强调:一切缴获要归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买卖公平!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


    ……


    “第五条:立即张贴安民告示,宣传我军政策,稳定人心。”


    “组织力量协助地方干部,尽快恢复城市基本秩序,保障水电供应,清除战争垃圾,救治伤员,掩埋尸体……”


    张大彪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


    “都听清楚了?”李云龙问。


    “清楚!”众将齐声回答。


    “嗯!老赵!”李云龙看赵刚,


    “你组织一对纠察队监督一下以防万一。”


    “没问题老李,这事儿你就放心好了!”


    ……


    “同志们!”赵刚站了起来,


    “师长的话,就是军令!是铁律!这不是小题大做!”


    “我们刚刚赶走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老百姓在看着我们!在比较我们!”


    “我们和国民党军队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不是武器,是纪律!是人心!”


    他拿起一份油印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小册子:


    “这上面的每一条,都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的教训!”


    “是我们这支军队的命根子!谁碰了这条红线,谁就是在动摇我们军队的根基!”


    “就是在给敌人递刀子!就是在背叛牺牲的战友和信任我们的人民!”


    赵刚的声音陡然提高:“我代表师党委宣布:此次入城,纪律问题,哪个单位出了问题,主官就地撤职!情节严重者,军法从事!绝不姑息!”


    散会后,各旅团主官脚步匆匆。


    命令被一级级传达下去,直至每一个班排,每一个战士。


    “听好了!都给我把招子放亮点!管住手!管住嘴!”


    “谁他娘的手贱拿了不该拿的,嘴贱说了不该说的,别怪老子翻脸不认人!”


    “师长说了,天王老子犯了纪律也照办!”连长们在队列前吼得嗓子嘶哑。


    “班长,那……那地上掉个银元,能捡不?”一个新兵怯生生地问。


    “捡个屁!给老子立正站好!”班长眼珠子瞪得溜圆。


    “三大纪律第一条!一切行动听指挥!”


    “第二条!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第三条!一切缴获要归公!跟我念!”


    …………


    与此同时,卫辉城的大街小巷,一夜之间贴满了盖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新六师关防”大印的《安民告示》。


    告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告了城市解放,阐明了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和纪律,呼吁市民安居乐业,举报敌特,配合军管。


    穿着灰布军装、臂戴“纠察”红袖标的战士,三人一组,五人一队,开始出现在主要街道、十字路口、商铺门前。


    他们军容严整,表情严肃,警惕地巡视着,遇到有士兵靠近商铺或民居,立刻上前询问、劝阻。


    入城部队严格按照划分的区域,在废弃的军营、仓库、学校操扬等处驻扎。


    战士们放下背包,第一件事不是休息,而是拿起扫帚、铁锹,帮助居民清理街道上的瓦砾垃圾,填平弹坑,修复被炮火震坏的房屋门窗。


    起初,卫辉城的百姓是惊疑不定的。


    他们躲在门窗后,透过缝隙偷偷观察着这支陌生的军队。


    他们见过太多兵匪了。


    然而,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


    没有砸门声,没有哭喊声,没有士兵闯进家门。


    街面渐渐干净了。


    家门口被震碎的玻璃窗,被几个年轻的小战士小心翼翼地用木板钉好了。


    粮店门口排起了长队,穿军装的人在维持秩序,公平售粮,没有插队,没有强买。


    一个挑着担子卖菜的老农不小心摔倒了,青菜撒了一地,几个路过的战士立刻上前帮忙捡拾……


    疑虑,如同初春的冰雪,在无声的观察和切身的感受中,一点点消融。


    “这……这真是当兵的?”


    “他们说话真和气,买东西还给钱……”


    “我屋后的垃圾堆,被他们清干净了,还撒了石灰……”


    “老李家的窗户,是几个小战士给修的,一分钱没要……”


    “听说昨天东街老张家铺子差点被几个兵痞抢了,结果被戴红袖标的自己人抓走了,关起来了!带头的好像还是个连长呢!”


    “真的假的?自己抓自己人?”


    “千真万确!我亲眼看见的!那戴红袖标的兵,凶得很!一点情面都不讲!”


    “老天爷……这……这真是仁义之师啊!”


    “怪不得能打败楚云飞……”


    民心,如同涓涓细流,开始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