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万年2

作品:《重生人族,开局化冥河为分身

    他一面以神念无声地与古老树灵交流,一面将目光投向不远处那片被无形结界笼罩的湖泊。


    只见结界之内,异象纷呈,瑰丽非凡。


    七彩霞光如活水般流转不息,映照着湖面波光粼粼。


    更有无数细密的金色符文,在光华中明灭闪烁,如同星辰呼吸,透着一股浩瀚磅礴的生命本源气息。


    司晨心中了然,这片光湖,便是那貉猡的命元所化,也是一尊混元大罗金仙毕生修为凝聚的精华所在。


    他眼底掠过一丝难以抑制的灼热,却并未急于踏入其中。


    欲要吸收炼化这磅礴命元,尚需最后一道至关重要的工序。


    唯有完成它,司晨方能将这满湖珍宝般的命元,利用到极致,不留半分浪费。


    收回凝望湖泊的目光,司晨身形再动,已如轻烟般拔地而起,稳稳立于世界树那遮天蔽日的繁茂树冠之巅。


    树冠的中心,虚空悬浮着一道被无数青色藤蔓紧紧缠绕包裹的身影。


    藤蔓虬结,散发着古老而坚韧的生命力。


    身影头顶之上,一枚青翠欲滴的种子正缓缓旋转,浓郁的天地道韵如实质般从中弥漫开来,仿佛蕴藏着大道的本源。


    每一次旋转,便有一缕由无数玄奥莫测的符文交织而成的紫色光带,自那被包裹身影的头顶悄然飘溢而出,无声无息地没入旋转的青色种子之中。


    这道被禁锢的身影,赫然正是曾经那至高无上的鸿钧道祖。


    而那一缕缕被抽离的紫色光带,便是他对天地大道最为精深的感悟与理解。


    这些凝聚了道祖无尽岁月智慧结晶的感悟,正是冥河为司晨精心准备的最后一道工序。


    一旦司晨将其吸收,再完美融合冥河自身对混元大罗金仙境界的深刻领悟,他通往混元金仙巅峰之境的最后阻碍便将彻底消失。


    到时吸收命元修炼,臻至那等境界,于他而言,不过是水到渠成,所需仅是时间的积累罢了。


    “还需多久,方能将其彻底提炼完毕?”


    司晨心念微动,透过心神联系向冥河询问道。


    下一刻,冥河那低沉而毫无波澜的声音,直接在司晨的识海中响起:“尚需千年光阴。”


    司晨闻言,眼中那炽烈的光芒渐渐沉淀冷却。


    千年岁月,于洪荒而言,说短不短,说长亦不长。


    恰好,他也需用这千年时光,将人族诸多事宜安排妥当。


    之后万载,或许便要潜心闭关,不问世事。


    念及此处,司晨最后深深地看了一眼藤蔓包裹中沉寂的鸿钧道祖,随即身形一闪,便如泡影般自树冠之巅消失无踪。


    再出现时,他的身影已悄然降临在西部大陆的上空。


    此地,正是人族研制新型战舰与武器盔甲的核心腹地。


    司晨并未显出身形惊扰下方忙碌的族人。


    距离他上次离开,已过去数百年。


    当初停泊在巨大虚空船坞中的寥寥数艘战舰原型,此刻竟已有数百艘庞然大物,整齐地排列在无垠的虚空中,如同沉默的凶兽随时可露出狰狞獠牙。


    这些战舰通体流转着繁复的防御与攻击符文,能量光晕在舰体表面如水波般荡漾。


    舰首与侧舷,一门门狰狞的灵能巨炮昂然矗立,炮口幽深,散发出令人心悸的毁灭气息。


    此刻,无数工匠和修士正在战舰内外进行着最后的调试与检查,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只为确保这些战争机器能在启动时爆发出最巅峰的威能。


    与此同时,在庞大的船坞深处,仍有数百艘战舰的龙骨正在搭建,灵光闪烁的巨型构件被精准地组合。


    司晨敏锐地感知到,这一批正在建造中的新舰,其蕴含的能量波动与设计威势,比之眼前这批已然成型的,更加内敛而恐怖,也预示着更强大的战力。


    目睹此景,司晨微微颔首,眼中流露出满意的神色。


    随后,他的身影又无声无息地掠过另外两片大陆。人族各部皆在高效运转,各项事务井井有条,无需他过多关注。


    巡视一圈后,司晨便回到了世界树脚下。


    神念扫过,发现燧人氏与缁衣氏均不在小世界内,司晨略一思忖,便决定返回首阳山一趟。


    行至小世界的传送阵前,司晨以神念向世界树传递了一个告别的讯息,随即启动了阵法。


    光芒一闪,他的身影便消失在小世界的空间涟漪之中。


    首阳山。


    自传送阵中踏出,司晨的神念如水银泻地般铺开,瞬息间便将整个首阳山区域尽收“眼”底。


    如今的景象,已与他记忆中迥然不同,堪称翻天覆地。


    首阳山主峰的变化最为显著。


    经过有巢氏的精心设计与改造,原本粗犷的山体已被赋予了全新的气象。


    一条蜿蜒如龙的白玉石阶,自山脚层层叠起,一路延伸至半山腰,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


    石阶两旁,依山势而建的楼阁殿宇错落有致,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每一处建筑都巧妙地融入周围的自然景致之中,浑然天成。


    加之首阳山本身蕴含的独特道韵流转其间,使得整个区域望去仙气氤氲,宛若人间仙境。


    而主峰的上半部分则保留了更多的原始风貌,并未过多雕琢,仅有一条青石小道蜿蜒向上,直通云雾缭绕的山巅。


    小道旁,偶尔点缀着一两座古朴的石亭,供人驻足休憩,平添几分幽静之意。


    山下的变化更是惊人。


    曾经的杂乱无章已被彻底规划取代。


    原本散落各处的稻田,被集中规划到一片肥沃的平原区域。


    各种功能的建筑群落,以首阳山主峰为核心,按照玄奥的八卦图式向外延展布局。


    三千条宽阔坚实的道路,如同辐射的脉络,以主峰为原点,笔直地延伸出去,连接着更远方同样规划整齐的三千条“直道”,构建起一个庞大而高效的交通网络。


    最令人震撼的,莫过于环绕整个首阳山区域的宏伟城墙。


    它宛如一条蛰伏的太古石龙,蜿蜒起伏,将核心地带牢牢拱卫其中。


    巍峨的城墙之上,每隔一段距离便矗立着一座气势恢宏的城楼,共计三千座,如同龙背上的骨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