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定国郡王府,扶持卸甲老兵

作品:《红楼:指点江山

    城外。


    定国郡王府农庄。


    “夫人...”


    鸿鸯匆匆来到秦可卿身边:“荣国公府,老太太被褫夺国夫人尊荣,降为伯夫人。大老爷被降爵三等将军,封号都没有...”


    正在向农庄中,那些身体残缺的卸甲老兵,发放物资的秦可卿头也没抬的看着账本:“李甲,得良田十五亩,免田租三年,得银六七十两,长子李泉,随定国郡王西征,得银百两...”


    阅兵之后,秦可卿就直接得到了卸甲归田老兵的名单,在神京城的老兵,秦可卿立即做出了安排,并且亲自来到农庄,将定国郡王府所属,城外农庄百顷良田,分配给跟随贾珑南征北战,落下身体残疾的老卒...


    而且,还给予了一定的银钱补助。


    “多谢王妃...”


    少了一条腿的李甲,不顾别人的搀扶与劝阻,执意要磕头谢恩:“多谢王妃,小的...小的无以为报,只有三个儿子,愿为定国郡王府效死!”


    四周的老卒,身体站得笔直。


    仿佛脊梁可以撑天。


    但是从他们微红的眼珠子,脸上的泪痕可以告诉所有人答案:他们内心的不平静。


    秦可卿内心很是复杂,看着年近四十岁的李甲,头发都有了白发,那感动的无以复加的模样,还有身边跟随的家人,老老少少十几人...


    秦可卿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心情。


    大宋有对于卸甲归田的老卒,身体残缺的老卒的安置与赏赐,但是...根本不足以让他们安稳下半生。


    李甲至少已经娶妻生子。


    而有些身体残缺的老卒,其实有些才十六七岁...他们的下半生呢?


    谁能保证?


    几亩薄田,几十两银子?


    然后,被别人看不起,被士绅地主欺凌?


    “你们跟随王爷南征北战...”


    秦可卿懂得了贾珑为什么,在大阅兵上,为这些老卒争取名望...


    只是为了让英雄血液不凉。


    秦可卿吸了一口气,稳定自己的情绪:“王爷也曾说,就是因为有你们这样的勇士存在,才让王爷能够做到百战百胜。”


    “今日一切,是王爷吩咐本宫做的。”


    其实,贾珑从未吩咐过秦可卿这么做,这一切都是秦可卿,就到了大阅兵之后,内心产生的想法。


    再有贾珑只言片语,提及的这些卸甲老兵的生活困境,秦可卿才做出这个决定。


    仅仅是这一个决定,关中卸甲老兵,身体残缺的就有数千...再加上其他老卒,王府就要拿出一两百万两银子...


    还有其他地方呢?


    只有亲眼见到之后,才知道这些身体残缺的老卒的生活困境。


    并不是他们的妻子不持家,也不是他们的子女不孝顺,而是本身物质来源太少,让他们生活很是艰难困苦。


    “多谢王爷!”


    “祝王爷逢战必胜!”


    “多谢王妃,祝王妃多子多福,荣华永享!”


    “多谢世子,祝世子多福多寿!”


    这些老卒,感动的无以复加。


    良田有了。


    银子有了,...


    而且,定国郡王府,成为了他们的后盾,就算是士绅,当地官吏,也不敢为难他们。


    他们的生活有了保障,未来有了保障...这些老卒,感动得无以复加。


    秦可卿叹息一声...贾珑没有直接言明,要秦可卿帮助他们。但是秦可卿能够感受到,往日里,贾珑每当有老卒生活困难的时候,就会伸出援手...


    定国郡王府不差银子。


    且,定国郡王府,在秦可卿手中,已经在金陵买下一大片的良田。


    并且,秦可卿在鸿鸯等人帮助下,已经开设不少铺子。


    本身定国郡王府,仅仅是酒业,悦来楼,就已经富可敌国...秦可卿看着怀中的儿子,感觉自己这么做有了很大的意义。


    贾珑出征在外,后方的事情,她身为妻子,必须要帮助贾珑善后。


    跟在秦可卿身后的那几个姑娘,其实并不能理解大嫂子的做法...要是这么做,当初荣国府要花费不知多少银子,才能帮助到曾经追随荣国公的士卒。


    而且,施恩时间久了,就会让人以为这是理所应当,所求更大...就算是朝廷,在这方面也是有一定的律法规定。


    定国郡王府,这是属于出力不讨好。


    为何大嫂子还要这样做?


    不解。


    不能理解。


    无法理解。


    秦可卿也不解释,也不知道她们的想法,但是能够猜到一二...秦可卿所作所为,就是问心无愧,而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


    有些头脑聪明的,秦可卿还要帮助他们开铺子做买卖。


    秦可卿没有单纯的去补偿,而是给予一定的帮扶。


    让老卒有田种,三年免租,三年后还是作为佃农,帮助定国郡王府种地。并非单纯的施恩,唯一的好处,就是没有苛捐杂税,没有士绅豪强欺辱。


    “你刚才说什么?”


    忙的差不多了,秦可卿这才看向鸿鸯。


    鸿鸯将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老太太被褫夺国夫人尊荣,现在被降为伯夫人待遇,大老爷,也被降为三等将军,封号都没有。”


    鸿鸯,又将荣国府遭遇变故的原因说了。


    “呵...”


    秦可卿轻笑一声,眸子里闪烁着一抹复杂。


    荣国府仅仅是爵位降了,国夫人降为伯夫人,就感觉天塌了...还差的太远。越是了解自己的丈夫贾珑,秦可卿越感觉...


    荣国府彻底毁灭都不为过。


    曾经,她还想着,与荣国府关系不那么僵。后来秦可卿才明白:“这有什么,无非待遇降低了,又不是没有了荣华富贵。”


    三等将军又如何?


    宁国府不就是三等将军爵位?


    也没有国夫人的老太太...


    除此之外,齐国公府陈瑞文,不也是三品威震将军?


    治国公府马尚也是三品威远将军。


    人家不也是生活的有滋有味?


    同样富贵绵延?


    到了荣国公府,降爵了,老太太待遇降低了,就活不成了?


    “夫人。”


    鸿鸯有些担心,不知道是夫人太年轻不懂,还是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荣国公府毕竟是王爷的...家,这样不会影响到王爷吗?”


    “要说影响不是没有。”


    就算是不愿意承认,事实上,定国郡王都是出身荣国公府。


    荣国公府出了这么大的事,定国郡王要说没有受到影响,也是根本不可能:“无非就是流言蜚语,影响到王爷,咱们也不必管。王爷没有依靠荣国府有了今日今时的地位,现在荣国公府的事情,也不会影响到王爷...”


    能有多大影响?


    定国郡王现在不也是带兵西征了?


    未曾受恩,何谈连累?


    要说连累,就只有流言蜚语了吧。


    况且,定国郡王现在在神京城,在天下都是有名的孝子!


    就算是荣国府已经被如此惩罚,定国郡王府不也是没有牵连?


    不必理会就是。


    “不要管这些。”


    秦可卿目光幽幽的看向神京城:“我们最近也不要回城中了,加强农庄的保护。我们...过几天再回去。”


    “另外,关注西方的消息。”


    秦可卿看向鸿鸯:“悦来楼向西域铺在开铺子,我们需要第一时间,在王爷攻下西秦之后,完成悦来楼的开设。”


    “将王爷的消息,第一时间传过来。”


    明知道,这一次西征,她不应该担心。


    但是...秦可卿还是忧心忡忡。


    她希望,这是她的关心则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