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一言为定

作品:《重启76:开局拒绝村花,转身娶她闺蜜

    “我想请你,带队护送这批物资!”


    李建国一字一句地说道,语气十分郑重。


    “整个县里,要说谁对这大山最熟悉,谁有能力应付路上的各种突发状况,除了你丁浩,我想不出第二个人!”


    办公室里一片安静,只有墙上的挂钟在滴答作响。


    丁浩没有立刻回答。


    他知道,这个任务的分量。


    那不是一次普通的进山打猎,而是要带领一支队伍,在最恶劣的季节,穿越几百里无人踏足的深山雪林。


    雪崩、严寒、迷路、野兽……任何一个意外,都可能导致任务失败,甚至全军覆没。


    “这个任务,很危险。”丁浩平静地开口。


    “没错,非常危险。”


    李建国没有否认,“所以,我们才需要你。索伦也说了,只有你带队,他才放心。小丁,我不是以县委领导的身份在命令你,而是代表县里,代表鄂伦春的同胞,在请求你。”


    他站起身,走到丁浩面前,表情诚恳。


    “这不仅仅是一批物资,这关系到山里几十口鄂伦春族同胞的性命。他们也是我们的阶级兄弟,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挨饿受冻,见死不救。”


    丁浩沉默了。


    他的脑海里,浮现出索伦那张坚毅的脸,娜仁那双清澈的眼睛,还有阿古达躺在病床上虚弱的样子。


    他抬起头,迎向李建国期盼的视线。


    “好。”他只说了一个字。


    “太好了!”李建国激动地一拍手,“我就知道,你小子肯定会答应!”


    “不过,李主任。”


    丁浩的话锋一转,“这个任务我接了。但是我有一些条件。”


    “你说!只要县里能办到的,绝不含糊!”李建国立刻表态。


    丁浩伸出了一根手指。


    “第一,人手。除了索伦做为向导,我还需要几个信得过,并且有一定山林经验的人。人选,必须由我来定。”


    “没问题!”


    丁浩又伸出第二根手指。


    “第二,装备。除了县里提供的物资,我需要最好的防寒衣物、武器,充足的弹药,还有一些急救药品。”


    “这个也好办!”


    “第三。”


    丁浩看着李建国,说出了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条件:


    “这次护送任务,所有参与人员,必须全部记功。如果有人不幸牺牲,抚恤要给足。活着回来的人,要给奖励。我不要钱,我只要一个承诺。”


    李建国愣住了,他没想到丁浩会提这个。


    “什么承诺?”


    丁浩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们哈塘村,想要实行包产到户,包产到户的事情,我希望县里能把它当成一个试点,支持我们!”


    李建国的办公室里,空气仿佛在一瞬间凝固了。


    他脸上的热情笑容僵住,取而代的是一种混杂着震惊、难以置信和审慎的复杂神情。


    “包产到户?”


    李建国几乎是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这四个字,声音都有些干涩。


    他身体微微前倾,紧紧盯着丁浩,似乎想从对方的脸上看出一丝开玩笑的痕迹。


    可是没有。


    丁浩的表情平静得像一潭深水,没有半点玩笑的意思。


    “小丁,你……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李建国压低了声音,语气里带着一丝告诫的意味。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上面对这件事是什么态度,你不是不清楚!这根高压线,谁敢碰?”


    “我清楚。”


    丁浩点了点头,语气依旧平稳。


    “正因为清楚,所以我才提这个条件。”


    他迎着李建国复杂的目光,一字一句地继续说:


    “李主任,我不是在跟您,跟县里谈条件。我是在做一笔交易。”


    “一笔用我的命,去换我们哈塘村进行包产到户试点的交易!”


    丁浩的话,像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在李建国的心上。


    他猛地站起身,在不大的办公室里来回踱步,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需要丁浩。


    这一点毋庸置疑。


    鄂伦春部落几十口人的性命,就系在这批物资上。


    如果物资送不到,出了任何问题,这个责任他李建国担不起,整个县里都担不起。


    这不仅仅是救援失败,更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


    而丁浩,是唯一能保证这个任务成功的人选。


    可是,包产到户……


    这个词太敏感了。


    现在的大环境,谁提这个谁就可能被扣上“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大帽子。


    他李建国虽然是县委副主任,但在这种原则性问题上,也只是个小角色,稍有不慎,政治前途就全完了。


    “小丁,你这个要求,太……太为难我了。”


    李建国停下脚步,搓了搓脸,脸上满是纠结。


    “这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事情。要开会讨论,要上报市里,甚至省里……”


    “我明白。”


    丁浩打断了他的话。


    “我不要您现在就给我肯定的答复。我只要您的一个承诺。”


    他站起身,与李建国对视。


    “我带队把物资送到,保证山里同胞的安全。任务完成,我活着回来,您,李主任,亲自牵头,把我们哈塘村作为‘农业生产责任制试点村’的报告,递上去。”


    “您只需要负责把报告递上去,去争取。成与不成,是上面的事。但您必须去做。”


    丁浩的条件,看似退了一步,实则却是把李建国牢牢地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上。


    他不要一个虚无缥缈的结果,他要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行动。


    李建国再次陷入了沉默。


    他死死地盯着丁浩,脑子里在飞速地权衡利弊。


    风险巨大,但收益同样巨大。


    如果这次护送任务成功,那就是大功一件。


    他不仅能得到鄂伦春同胞的感激,更能在县里、市里乃至省里的领导面前,留下一个有担当、敢作为的深刻印象。


    而“包产到户”的试点……


    如果操作得当,完全可以包装成“一次生产模式探索”。


    这是一个绝佳的政治借口。


    要是搞砸了,他可以把责任推到丁浩身上,说是被这个年轻人“绑架”了。


    要是搞成了……


    那他李建国,就是整个地区,乃至全省、全国的改革先锋!


    这个诱惑太大了。


    他看着丁浩那张年轻却无比沉稳的脸,心里忽然涌起一股冲动。


    赌一把!


    富贵险中求!


    “好!”


    李建国猛地一拍桌子,巨大的响声让门口的干事都吓了一跳。


    “我答应你!”


    他双目放光,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只要你能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回来!这个报告,我李建国肯定帮你递!”


    “一言为定。”


    丁浩伸出了手。


    “一言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