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带孩子去春耕啦!
作品:《被兼祧两房后,病弱大嫂重生杀疯了!》 秦时阙的声音很轻,像是一片树叶,落在了水上。
可姚兰枝只看到了湍急的水,将树叶卷着向远方。
飘零零落,无人在意。
她咬着唇,克制着呼吸,许久才说:“可我觉得,不值得。”
凭什么呢,她无数次地想,北越有的是人,朝堂上那些贪官污吏,京城中那些世家门阀。
他们都在为自己的一己私利,却能高高在上地活得如同神仙。
偏秦时阙是个苦行僧。
他将一切都给了北越,到头来换得这样的对待。
姚兰枝觉得不忿、不服,可秦时阙却淡然得很。
甚至在看到姚兰枝这模样的时候,还能轻笑出来。
他伸出手,摸了摸姚兰枝的脑袋:“值得这么生气?”
他说:“我都没生气呢。”
姚兰枝眼圈有点红,那是心疼的感觉在作祟。
她自觉自己前世过得已然是很苦了,可今生瞧着秦时阙,却觉得他的日子更要艰难。
说到底,她的死是被困在内宅里,如同今生她重生后,可以靠着自己挣脱出来。
这世道总归能给她一条新生的路。
可秦时阙不同。
他前世今生都被困在这世道里,那些表面的和平,是靠着他跟像他这样的人撑着的。
他躲不开,也逃不掉。
当然,秦时阙也没想过要逃。
这才是姚兰枝最难过的。
她不自觉地眨了眨眼,一滴泪掉了下来。
正滴在秦时阙的手背上。
是凉的。
秦时阙却有那么一瞬,觉得拿的眼泪滚烫。
他低头,轻轻地吻掉了那颗眼泪。
“别哭。”
秦时阙目光里,是泪眼朦胧的姚兰枝:“这滴泪太重了。”
他问:“你要我的命来还吗?”
秦时阙的声音很温柔,像是一片温软的云,将姚兰枝包裹。
姚兰枝伸出手,搂住了他的脖颈,轻轻地贴了贴他的唇角:“不用。”
她说:“我要你好好活着。”
这世道已经很苦了,那就努力活着吧,姚兰枝想,没什么挣不脱的。
只要秦时阙还活着,那么终有一日,他们能找到新的解法。
活下去。
秦时阙在那一瞬,仿佛被什么撞了一下,一颗心里鼓胀。
许久之后,秦时阙才哑声道:“好。”
以前秦时阙觉得生死都没有关系,可是如今,他想活下去了。
为了还一滴泪。
活下去。
……
二月二龙抬头。
这天皇帝要春耕祭祀,秦时阙也要一起去,他一早就跟姚兰枝讲了,要带着赵明澜一块过去。
姚兰枝倒是知道为什么,秦时阙是要抬高赵明澜的地位,毕竟这是他的义子,可也是他如今唯一的孩子。
秦时阙不能让世人知道这是自己的亲儿子,但他要让人知道。
义子也是子。
姚兰枝答应下来,提前给赵明澜预备好了衣服。
毕竟到了二月二那日,姚兰枝比他们爷俩还早出门呢。
这日风雅集里面有一个宴会,是文人墨客举办,姚兰枝不露面,但作为掌柜地,她要跟许轻瑶在幕后忙碌。
所以这日一早,姚兰枝就出门了。
倒是赵明澜,头天晚上就跟着秦时阙睡的,一大早醒来时,迷迷糊糊地让爹爹抱。
秦时阙那会儿刚起来,掐着时间知道赵明澜快起来了,先让人拿了吃的过来。
才安排好,就见赵明澜迷糊着哼唧,他过去亲了亲赵明澜,抱着小孩儿起身。
先哄着人去洗漱,等到赵明澜彻底清醒,还是闻到了饭香味儿。
不得不说,秦时阙太了解孩子,这段时间相处,已经足够他安排妥帖一切事务。
待得吃饱喝足之后,眼看时间刚好,秦时阙就带着赵明澜去了先农坛。
二月二要祭祀先弄神,皇帝要亲率文武百官一同去先农坛祭祀。
秦时阙他们赶到的时候,朝臣们是早就到了的,皇帝还没来,一众大臣们交头接耳。
见到秦时阙,熟悉的几位一同前来寒暄:“宁王殿下。”
秦时阙跟他们应声还礼,又示意赵明澜:“贺儿,给几位大人请安。”
秦时阙说这话的时候,还要给赵明澜一一介绍,诸位大人的名字。
一番介绍下来,这群朝臣们就懂了,秦时阙这是明着告诉大家,赵明澜的地位,就如同秦时阙的亲子呢。
不管未来他会如何看待这个义子,至少现在,这个儿子在他心里十分重要。
在场的都是人精,一群人寒暄下来,再看着赵明澜落落大方的模样,目光愈发的柔和。
当然,这一份柔和,在皇帝到了之后,就更重了。
皇帝在吉时之前才到,文武百官行礼后,皇帝温和一笑,先示意朝臣们起身:“众位爱卿,平身。”
又在看到秦时阙身边的孩子时,挑了挑眉,冲着他招手:“怎么将孩子带来了?”
赵明澜认得皇帝,上次在宫里的时候,皇帝对他很好,还给他吃了点心。
包括后来将他送到母亲的身边,也都是皇帝特意吩咐了公公们,要好好地将他送回去。
赵明澜端正态度,过去请安:“吾皇万岁万万岁!”
皇帝很满意他的规矩,不像是小门户的,至少说明家里有好好的教。
更何况,这是秦时阙的义子,可见缘分这事儿,有些时候也是由天定。
皇帝应声让他起来,也不知怎么的,他每次见了这孩子,总觉得面善。
因此,又温和地问了他诸多,比如:“今日可是起早了,吃了什么饭?”
赵明澜一一回答了,就听皇帝又问:“可知道今日是什么日子?”
他语气柔和,像是随意说话,但话家常的时候,就带了考校的意思。
这下,那些朝臣们都看了过来,竖着耳朵想听赵明澜给出个什么答案。
就连秦时阙也微微捏了下手指,难得有点紧张。
赵明澜倒是半点不紧张,清脆的声音响起:“今日是五谷丰登的日子。”
皇帝愣了下,又笑:“你知道什么叫五谷丰登?”
赵明澜重重地点头:“夫子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今日种下的种子,到了秋日就会谷满仓,人人都可以填饱肚子,那就是五谷丰登。”
他年纪小,胆子倒是不小,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就连皇帝都诧异。
而后,又乐呵呵地笑了起来:“好一个五谷丰登,朕今日倒是要借你吉言了。”
每年皇帝的春耕礼,其实并不是真的踏踏实实种地,更多的是仪式感。
但他求的,也无非就是一个百姓都能填饱肚子。
小孩儿没有那么多的大道理,能知道这个,已经很厉害了。
越是淳朴,越是正确。
皇帝朗声笑,夸赞了赵明澜,眼见的礼官示意,这才让赵明澜回了秦时阙的身边。
不过回去之前,皇帝又从自己身上解下了一块玉佩:“你答得好,这是朕给你的赏赐。”
今日乃是皇帝祭祀,身上佩饰都是提前预备好的,唯有这块玉佩不同。
这是他临时瞧见,配在了身上。
秦时阙在看到那块玉佩的时候,瞳孔微缩。
赵明澜已经端正谢恩:“多谢皇上赏赐。”
爹爹跟娘亲说了,如果别人送礼物,要好好道谢。
皇帝看着他不骄不躁的模样,愈发喜欢。
“好孩子,去吧。”
皇帝随着礼官先行往前走,文武百官跟在后面。
只有赵明澜,逆着人流到了秦时阙的面前。
那一瞬间,赵明澜感受到了好多的目光。
不是在看他,而是在看他手里的玉佩。
谁能想到,这么小的孩子,能够如此得皇上的青眼!
这下,日后真的得小心些,不能得罪赵明澜了。
毕竟他身后两座大靠山,一个比一个惹不起。
也有心里酸的,要么说命运玄而又玄呢,谁能想到赵明澜就这么的好运气?
赵明澜半点没放在心上,到了秦时阙的面前,伸手就要将玉佩给他。
“爹爹,给你。”
赵明澜声音小,秦时阙弯唇笑:“贺儿拿着吧,好生收起来。”
赵明澜不知道这块玉佩的重要性,但秦时阙是清楚的,有这块玉佩,此后赵明澜就可以无诏进宫。
皇帝今日也不知有心还是无意,但是抬举人的意思倒是很明显。
这是一桩好事情。
前提是,他得更小心地养孩子,不要让赵明澜掉入旁人陷阱。
否则荣誉越大,到时候诽谤就越深。
当然,这些就没必要让赵明澜知道了。
赵明澜乖巧地将玉佩收起来,又去抓着秦时阙的手:“爹爹,我跟着你哦。”
秦时阙无声弯唇,伸出另一只手摸了摸他的脑袋:“好。”
他们一同前去,因着秦时阙坐素舆,所以在百官下跪的时候,他只是弯下腰,随着一同祭祀。
祭祀礼仪开始,皇帝先祭祀农神,其后,有礼官奉上黄鞭与金犁。
皇帝到底年岁大了,年轻的时候,也曾经真正地耕种过土地,但如今,这些动真章的都交给了下面的子嗣。
至于他自己,则是执着黄鞭与金犁,做了些样子便罢了。
自然,等到百官播种的时候,就得动真章了。
有了皇帝播种的先例在前,一众朝臣们不管心里怎么想的,但动作都很积极,一个个地挽起来裤腿,在田间地头,颇有一番农民意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