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秦时阙忠肝义胆!

作品:《被兼祧两房后,病弱大嫂重生杀疯了!

    之前的时候,许轻瑶也曾经从这宁王府面前路过。


    当时只觉得两尊石狮子高大威猛,牌匾也闪着金光,就连两侧摆着的兵器架,都让人望而却步。


    因着宁王平叛有功,后来回京的时候,更是以一身残疾保卫了家国平安,所以皇帝给的规制也很高。


    许轻瑶赞颂宁王,也敬佩他,觉得这样的人也配得上王爷的规格。


    谁知道今日进来,才发现那些威武雄厚都只有那外观。


    而这内里……实在是可以用寒酸二字可以形容。


    院子疏于打理,全都种上了不用管的树木,只叫它们自由生长。


    开辟出一大片演武场,各色兵器摆放,宽阔又杀气十足。


    唯有的一片后花园,也不见什么奇珍异草,今夜观赏的那些,还是皇帝赏赐下来的。


    除此之外,就连下人们,也不怎么见年轻人,除了宁王身边服侍的白止白洛,剩下的都是些上了年岁的仆妇们。


    这怎么看,都过于寒酸了。


    许轻瑶进来之前,怎么也没想到,宁王府还不如以前的安平侯府奢靡呢。


    那还只是一个落魄侯府。


    听到许轻瑶的问话,姚兰枝弯唇笑,问:“觉得失望?”


    许轻瑶忙得摇头:“不是,只是有点……心酸。”


    京中这些世家们,哪个不是拼了命地将家里精心布置,生怕旁人小瞧了去。


    这些年,奢靡奢华,富贵迷人眼。


    骤然到了宁王的院子,才知道原来王爷竟然也能用贫寒二字形容。


    一时有些心里不是滋味儿罢了。


    姚兰枝听到她这话,无声地笑:“王爷喜好古朴,返璞归真,不是挺好的么。”


    其实头一次来这里的时候,姚兰枝也疑惑过,堂堂王府,怎么也不止于此。


    但后来,姚兰枝知道了答案。


    那些仆妇们,大多都是战场退下后带了伤的,与其说是在宁王府做工,不如说是秦时阙给了他们一个养老的好去处。


    至于家里的装饰,先前姚兰枝还真问过秦时阙。


    对方的回答是:“奇珍异宝能果腹吗?”


    姚兰枝当时一愣,又瞬间失笑。


    是啊,不能果腹的东西,不过是拿来观赏的,但是这点观赏之物,不知多少人倾家荡产也买不起。


    秦时阙在边关这些年,跟将士们同甘共苦,到了京中,也受不来这等所谓的“富贵”。


    他索性什么都不弄。


    至于节省下来的银钱,自有它们的好去处。


    姚兰枝当时就懂了。


    秦时阙的钱,拿来养了那些伤兵们与家眷们。


    高高在上的皇帝与文臣们,对武将尚且不放在眼里,只觉得他们粗鲁愚昧,孔武有余而智慧不足,何曾将他们放在眼里过?


    在位的尚且如此,何况是已经受伤的无用人。


    上行下效,但总得有人管。


    所以当初的镇国公管了。


    所以现在的秦时阙也管了。


    姚兰枝那时候才恍然,原来不只是镇国公府在做这些事情。


    秦时阙也是一样的。


    只是,这些事情终归不该是他们来。


    姚兰枝心中曾经不忿过,秦时阙倒是看得开,只说:“总归本王还管得起。”


    一院荒败又如何?


    推开门往外看,只见万物生。


    姚兰枝如今提起来的时候,还觉得心潮涌动。


    也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原来她不只是为秦时阙的皮囊所心动。


    而是因为这个人,做了太多。


    他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世间百态。


    而镜子依旧澄澈。


    知世故而不世故,见世间百般苦,还能初心度人。


    姚兰枝无声地捏着指尖,老太太闻言,不由得感慨。


    “天爷,这不就是菩萨吗?”


    她不通文墨,但也知道人间道理,像是这种救苦救难的,可不就是菩萨?


    一旁的许轻瑶也心中叹服。


    “是啊,王爷真乃高义。”


    这世上多的是蝇营狗苟之辈,似秦时阙这般,当得起一句圣贤。


    她想到这儿,又悄悄地打量姚兰枝的神情。


    大嫂这样熟悉,怕是跟王爷早已是知己了。


    不管日后二人如何发展,若是真的郎有情妾有意……


    那也是一桩美谈。


    只是这世道啊,怕是路不好走。


    许轻瑶心中担心,姚兰枝已经将此事甩开,朝着院落走去。


    那轻车熟路的模样,显然不止一次地来过。


    许轻瑶又轻轻地摇了摇头。


    罢了,总归是船到桥头自然直。


    大嫂这辈子够苦了,后面的日子,她欢喜便好。


    ……


    姚兰枝并不知许轻瑶心中的想法,她们回到院子的时候,正瞧见秦时阙带着两个孩子放烟火。


    他坐在素舆上,两个孩子就围在他旁边。


    小孩子与大人不同,什么高高在上的宁王殿下,也不过是一个骨相优越的长辈。


    尤其是经过了晚上的相处,就连赵乐安都敢放开了玩。


    更别提赵明澜了,那就是一个撒欢的小皮猴子。


    俩孩子玩得开心了,也不拿秦时阙当需要照看的残疾,还要推着他的素舆,看着手里的烟火转圈。


    “好看!”


    秦时阙被两个孩子感染,烟火映照在他的脸上,一片璀璨。


    后来实在是招架不住两个皮猴儿,索性一手一个,搂着他俩:“你们玩。”


    俩小孩儿就依偎在他怀里,手里还拿着一支小小的烟花。


    烟花一闪而逝,两个孩子的眼底都是亮晶晶的笑意。


    姚兰枝站在原地,看着院子里的秦时阙。


    所有的头衔褪去,只是眼前这个人。


    直到秦时阙先感受到了她们的目光,抬头看,眼中一片笑意:“饺子都送过去了?”


    姚兰枝点头应声,赵乐安就挣扎着去了许轻瑶身边:“娘亲,祖母,你们手凉不凉?”


    小孩儿的火力旺,一双手热乎乎的,给两个长辈暖手。


    赵明澜窝在秦时阙的怀里,冲着姚兰枝招手:“娘亲,你也来放烟花呀!”


    姚兰枝才不要跟他玩呢,她揉了揉赵明澜的脑袋,跟秦时阙讲:“劳烦王爷带孩子。”


    这外面天寒地冻的,坐在暖阁里美滋滋地看着不就得了,谁耐烦出来玩。


    嗯,秦时阙除外。


    她看他哄孩子哄得还挺开心呢。


    事实上,秦时阙的确很开心。


    他摆手让姚兰枝回屋,还要叮嘱一句:“开些缝隙,炭火呛人。”


    为了预备姚兰枝来,秦时阙用的炭火都是好的,但还是怕呛到了姚兰枝,特地拿了些熏香。


    室内一片暖香袭人。


    姚兰枝来的时候,一闻到这味儿就明白了,十之八九,这是秦时阙特地去皇帝那儿打劫的。


    因为这味道一模一样。


    姚兰枝笑眯眯地答应,许轻瑶她们也进屋了。


    赵乐安难得放开,还想放烟花,所以就没跟着进来。


    于是,三个大小男子在外面放烟花玩得不亦乐乎,她们三个在室内看得不亦乐乎。


    场面倒是十分和谐。


    快到子时,仆妇们就将煮好的饺子端上了桌。


    热气腾腾的饺子,还有一桌丰盛的美食,哪怕晚上已经吃过了,这会儿也觉得食指大动。


    就连俩孩子也欢呼着进了屋,但他们俩这会儿不怕秦时阙了,还不忘贴心地给秦时阙推进了屋子里。


    秦时阙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俩孩子的孝顺,还觉得颇为自得。


    看来哄孩子也没什么难的嘛。


    等到秦时阙入座,他是主家,他先拿起了筷子夹了菜,其他人也才开动。


    俩孩子玩了这一圈,这会儿精力消耗得差不多,正是饿了的时候。


    桌上倒是没有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


    于是,赵明澜一声惊呼,并没有引来责怪。


    秦时阙笑着看向他,问:“贺儿吃到了什么?”


    下一瞬,就见赵明澜惊喜地举起了手:“铜钱,是铜钱!”


    小孩儿从嘴里拿起了铜钱,将手举得高高的,生怕人看不到。


    秦时阙格外配合:“贺儿来年好运连连,吉星高照。”


    赵明澜顿时开心了。


    今夜的铜钱还有他亲自包进去的呢,这会儿也吃到啦!


    有了他的开场,姚兰枝也觉得牙齿一硬。


    她拿出铜钱,笑得眉眼弯弯:“看来,我的运气也不错。”


    而后,就是赵乐安祖孙,以及许轻瑶。


    等到桌上的人都吃到了铜钱,秦时阙就成了关注点。


    姚兰枝格外好奇地盯着秦时阙面前那一小盘饺子。


    先前她可是偷偷跟厨娘说过了的,得确保每个人盘里都有。


    秦时阙怎么还没吃到?


    大概是被她盯得的缘故,下一瞬,就见秦时阙一顿,咬开的饺子里,赫然放着一枚铜钱!


    他慢悠悠地笑:“嗯,今夜运气都挺好。”


    在座的一圈,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明年好运气。


    赵明澜跟赵乐安顿时欢呼:“好耶,新的一年,都要顺顺利利,福气满满!”


    两个孩子欢呼雀跃,秦时却见他们这么开心,眉眼里也染了笑容:“嗯,顺顺利利,福气满满。”


    大人们都知道,这是特意安排的,但讨个吉利的事情,也沾染点喜气。


    小孩儿们倒是纯然的开心,一声声的欢呼,连脸颊都开心红了。


    姚兰枝看着他们的欢喜,也被感染,笑眯眯地应和秦时阙的话。


    “借由王爷吉言,来年大家都顺利,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