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专用额度
作品:《综影视:我爸高育良,商海狂飙!》 “第二期,预计投资两百亿美元,其中五十亿美元用于各项专利的购买,五十亿美元用于员工福利的基础设施搭建,剩下一百亿美元主要用于工业设施的研发等等….…”
“第三期,预计投资一百亿美元…”
投资的期限和金额高梓阳说了,然而每期投资的年限,他却是没有说那么多。
因为这个投资年限是准备说不准的。
相信各位领导,心里也肯定清楚这一点。
可能等投入第三期以后,第一期的投资计划估计都没有彻底的完工。
同样,大家心里都和明镜似的。
因为大家都在玩文字游戏。
他们需要高梓阳来起这么一个头。
只要头起来了以后,剩下的尾巴自然会有在扬的诸位领导全部挂上去。
“实际到账金额有多少。”
这是魏文正现在最想知道的事情。
高梓阳并没有回答,反而笑着问道:“不知道这边会给予多少的支持。”
听到这话,魏文正没有说话,反而转头看向坐在他旁边的肖佳,肖佳身为省府的一把手。
关于这方面的事情是属于省府的事情。
“第一,关于地皮的问题,中江省府会划拨一两千亩土地,这些土地将会作为工业用地。”
“为了防止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我们还特意给你挑选了一块好地方。”
肖佳等人起身走到一幅地图前,指着泸州的郊区位置,那里刚好处于一大片的荒地。
负责土地规划的省府领导接过话继续道:“关于交通方面这点高总可以放心,今年年底,这里我们会修建三条双向六车道的马路。”
“关于公交车我们会在三个月内彻底落实。”
“……”
负责土地的领导将一些规划简单说了一下。
简单来说,就是以汽车工业园为中江,将周围全部给规划出来。
对于这个高梓阳自然是不会陌生的。
“关于税收的话……”
说到这,肖佳转头看了眼魏文正,这才继续开口说道:“我们中江这边,将会给予大宇集团最大的税收政策力度。”
“五年内免税,并且省府这边,还可以为你提供五百亿元的免息贷款。”
“这笔贷款从明年年初开始分两年给清。”
高梓阳听完后顿时陷入了深思。
他自然清楚贷款的含义,五百亿元的贷款估计主要是用于建设、施工、以及一些设备的采购。
这五百亿估计省府一分钱都不会出。
而且还能在里面赚取一半的钱。
没错,世界就是如此魔幻。
这个投资和赚钱,其实也是相当简单。
比如,建造一个整套的工业园,其投资大概需要十亿元左右的资金。
刚好,城投控股的建筑公司会对其承包。
这十亿一千亿出不又回去了吗?
而且城投控股的公司,还能在里面赚取一半以上的利润,毕竟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建设。
这些可全部都是城投公司控股的。
如此做,不止卖了他一个好,还能拉动整个中江行省的内需,工作岗位等等。
此外,这十亿至少能增加五十亿的GDP。
当然,建设自然要不了五百亿。
别忘记了设备才是大头,中江行省的城投将一些需要的设备,直接上报给总公司。
总公司在从全国各地其他的公司采购。
看看,这又是拉动内需啊。
而且还能间接的带动全国的GDP发展。
高梓阳承认,领导不愧是领导。
想的事情都是如此的深远。
高梓阳继续问道:“银行方面可以给予大宇集团多少资金力度的扶持。”
要是没有这边银行大量的帮助。
高梓阳就算是想投资,估计也是有心无力。
对于这个,诸位领导自然是清楚的,哪怕高梓阳不需要银行的支持,他们也会变相的逼着他要银行的支持。
这种事情对于中江行政的省府来说。
钱对他们没有一点用,只有这个钱流通起来,才能说是真正的有用。
“银行方面可以给予百分之四十的支持。”
“其中百分之十资金三年免息,剩下的百分之三十,给与最低的利息扶持。”
肖佳将他们商议好的条件直接说了出来。
百分之四十的支持,其意思就是银行对大宇集团估值的百分之四十。
简单说,大宇集团要是估值一百亿元。
银行就会给与四十亿的贷款,其中十亿元的贷款是三年免息,剩下的三十亿是要算利息的。
这才是所谓的百分之四十的支持。
当然,中江省府这么做。
自然不是属于那种吃力不讨好。
要是仔细看过去,首先中江省府给予大宇集团五百亿元的无息贷款。
等于说只要大宇集团这边确定看地方。
将一些规划图纸全部弄好,剩下的所有事情中江省府这边全部都会解决。
从最初厂房建设在到最后的设备购买。
所有的一切,中江省府实行一条龙服务到家。
要是中江省府自己去干好像也可以,
大宇集团好像什么都没出。
钱、设备等等,一切的都由中江省府安排。
然而这个账却不是这么算的。
就问你,你有技术吗?
就算你有技术,你有技术的专利吗?
给你设备你自己会造汽车吗?
造出来的汽车,那个质量能过关吗?
你有专业的科研团队吗?
你有专业的汽车检查设备和团体吗?
你有产品销售的渠道吗?
等等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没有。
虽然中江这边也能采购大量的工业设备。
然而这些设备,也仅仅只是一些最为基础的大型厂房设施,以及一些地点的组装设施。
其他一些关于核心的东西全部来自大宇集团。
这就是他们大力扶持的关键所在。
再说钱的一些问题。
要知道,每个省都有一些专用款项。
比如中江省每年就有两百亿元的专用额度。
这个钱,是要花出去的。
而且还是要花的相当有价值。
城投是怎么来的,不就是这么来的吗?
这些钱全是投资、扶持企业用的。
此外,银行每年也有大量的放款业绩。
在这一年的时间内,每年你必须要给我放出去多少多少的钱,用来扶持当地的企业。
企业需要给员工发放工资吧!
员工领了工资,肯定会购买生活所需吧!
看,内需就是这么运转起来的。
政府给予银行施压,银行每年要放一定的款项除去扶持企业,企业得到到钱就会发展。
企业越大,工人就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