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爸,我觉得有三个人挺不错的

作品:《综影视:我爸高育良,商海狂飙!

    高梓阳应了一声,把随身带的包放下,坐到老爷子旁边说道:“妈应该跟您提过了吧!”


    “提了……”高育良语气里透着些许无奈。


    他也没想到自己会有这么一天。来这儿都一个多月了,日子单调得可怜,就是每天在办公室喝茶看报打发时间。


    “那怎么说……”高梓阳眼睛一亮,精神头立马起来了。


    “该明白的你都明白了。”


    “该知道的也都告诉你了。”高育良也没打算跟儿子细说。这种事情还是别让他掺和的好。


    “好,我懂了。”听到父亲这句话,高梓阳心里总算踏实了。


    “跟我书房来……”高育良起身带着儿子进了书房。


    老爷子坐下后,高梓阳也不急着开口,反而拿起茶壶开始泡茶。他知道,接下来就是父子俩要说正事儿的时候了。


    “爸,尝尝茶……”


    “看看我的手艺有没有长进。”高梓阳将泡好的茶推到老爷子面前。他的泡茶技术可是老爷子亲自教的。以前只要在家,老爷子就会教他怎么泡茶,甚至没事还教他品茶。


    老爷子常说,喝茶能让脑子清醒点,泡茶能锻炼耐心。跟人喝茶的时候还能琢磨对方的心思。学会这几样够用一辈子。也就是从那时候起,高梓阳就开始学着研究这个。


    “你心思太浮躁了……”


    “真是糟蹋了这一壶好茶。”高育良只喝了一口,就把杯子里剩下的茶倒掉了,连带着壶里的茶水也一起倒了。


    “哎……”


    “爸,至于这样吗!”高梓阳一脸无奈地看着老爷子。不过他也佩服得很,就喝这么一壶茶就能看出自己的心思不稳。这一点,他觉得自己怕是永远都学不会。


    “说吧……”


    “你对长阳以后有什么想法?”高育良重新泡好茶,给儿子倒了一杯,看着他问道。他知道这小子跑来肯定有事。


    有些事电话里说清楚就行了,根本不用特地跑一趟。而且这里毕竟不是那么保险的地方。


    “你怎么知道我有事?”高梓阳有点疑惑,怎么每次在老爷子面前就像个透明人似的。这种情况已经不止一次两次了。


    “你又不是那种到处显摆的富二代。”


    “更不是赵瑞龙那种,只会靠着家里在外面做生意的人。”


    “所以,你有什么事就直说吧。”


    高育良平静地看着他,对自己的儿子性格再清楚不过。


    这小子既然敢冒风险跑到长阳这边来,肯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我想创建一个世家。”高梓阳直接说出了自己内心最大的目标。


    没错,就是要创建一个世家。这就是高梓阳现在一直追求的目标。


    “没可能……”高育良想都没想就摇头拒绝了。


    世家哪是那么容易建立的?能够影响全国局势,甚至对全球局势产生一定影响的,才能称得上是世家。


    而且世家也不是你想建就能建的。


    哪个世家不是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奋斗,才最终成为世家的?


    国内的世家和国外的财团其实是一个道理。


    不说国内的世家,你看国外那些财团,最年轻的也是米坚国的十大财团,哪一个不是有着上百年的历史?


    最后才达到了现在的规模。


    国内的某些大家族,比国外的豪门还要厉害,影响力自然也更加强劲。


    国内那些顶尖家族中有句说法:


    在国内创立一个大家族,比在国外组建一个财团难上几十倍不止。


    确实,就这么夸张。


    赵家势力大吧!


    大,非常大。


    整个汉东省不说是一家独大,但至少能影响到七成左右的范围。


    赵家能做到这样,是经过两代人的努力。


    现在的赵离春,还有赵离春的父亲。


    即便如此,赵家还称不上顶尖家族。


    甚至可以说连钟家距离大家族,还差一大步,它最多也只是顶尖家族罢了!


    在夏国有个规律。


    大概每十几年会有两个家族试图成为大家族。


    由此可知大家族的概念有多么特殊。


    像那些顶尖家族,也只是依附于大家族下的附属而已。


    “你还是别有这种幻想了。”


    没错,在高育良看来这确实属于幻想。


    他们高家连家族都算不上,你还想建立一个世界,这不是幻想是什么?


    “我自然清楚这些。”


    “那你认为钟家最缺什么?”


    高梓阳看着父亲突然问了一句。


    “商。”


    “对,就是商。”


    高梓阳肯定地说:“他们为什么要和叶家联姻,叶家在京城的势力虽然不强。”


    “但在南方却……”


    “闭嘴……”


    高育良赶紧打断他的话。


    下面的这些话只能心里想想。


    “我知道的……”


    高梓阳点点头,继续说道:“钟家的势力主要集中在法律和监察系统。”


    “为什么地方上没有他们的势力?”


    “因为缺商。”


    高育良很快明白了过来。


    没错,钟家缺少的就是商业领域。


    现在可是注重经济总量的时代。


    想要在地方发展起来,就必须有一个庞大的商业体系来推动当地的经济。


    而这个商业领域可不是简单的资金。


    资金对他们来说有什么用啊。


    他们需要的是带动经济,促进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以及提高居民收入的商业板块。


    “如果我能完成这个板块呢?”


    说到这里,高梓阳眼神严肃地看着父亲。


    “你的打算……”


    高育良眼神一亮,沉声说:“你们这是准备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没错,就是你们。


    高育良已经猜到了什么。


    不然儿子绝不会说出这番话。


    “是的,寄托在下一代。”高梓阳十分肯定地点点头。


    现在他这一代根本没有任何希望。


    “呼……”


    高育良深吸一口气。


    他在抽屉里拿出一包烟开始抽了起来。


    要知道他平时可从不抽烟。


    由此可见,他内心有多么的不平静。


    转眼,几分钟过去了。


    整个书房内只有高育良抽烟的声音。


    “说说你的计划。”掐灭快抽完的烟头,高育良严肃地望着他。


    “如果我把昊阳科技发展壮大。”


    “私营企业是行不通的。”


    高育良想都没想直接摇了摇头。


    私企想纳入商业体系,在夏国无疑是异想天开。


    你私企做得再大也永远只是私企。


    但国企就不一样了,每个国企都被赋予了某种特殊的使命。


    商业体系是什么意思?


    简单说,就是一家超大型国企。


    而且这个超大型国企,还必须承担起某一部分的重要职能。


    “要是能把私企改为国企呢。”


    高梓阳忽然说了一句让高育良感到意外的话。


    “小阳,你真打算就这么放弃……”高育良忍不住惊讶地瞥了儿子一眼。


    看来,自己还真有点低估这小子了。


    把民营改成国有,这其中得舍弃多少东西啊!一般人估计连想都不敢想吧!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高梓阳心里清楚得很,从私企转为国企,他失去的绝对不是一点半点。


    但话又说回来,这样做才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试想一下,当这家科技公司从民营企业变成国家控股企业后,它就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使命。比如研发光刻机——如果还是私营企业,这事恐怕难如登天。


    毕竟光刻机被誉为当今最尖端的技术之一。


    可一旦成为国有企业,那就简单多了: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帮你攻克难关;科研团队不够?


    直接从中科院调人,看中谁就用谁;资金短缺?


    各大银行敞开供应;缺乏管理人才?


    全国范围内任你挑选;产品造出来了却担心没人买?


    没问题,全国各大企业都得给昊阳科技下单。


    这就是肩负使命的好处。当然,要实现私改国,至少得保证一点:牢牢掌控住这家公司。


    国内那些大型财团改制时,无一例外都是由家族内部牢牢把控的。


    所谓掌控,并不是指贪图企业的利润。


    而是将企业赚到的钱全部上缴财政,一分不留。


    唯一坚持的一点就是,企业的人事任命权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才是真正的核心所在。


    到了一定高度,金钱已经变得微不足道。


    一亿、十亿甚至百亿千亿,不过是数字罢了。


    相比起来,权力才更加实在。


    高梓阳始终牢记一句话:金钱永远是为权力服务的。


    当权力达到一定程度,金钱就只是一串好看的数字而已。


    “确实如此……”高育良点点头表示赞同,“私改国,对整个计划确实最为有利。”


    “爸,我觉得有三个人挺不错的。”


    高梓阳见话题聊得差不多了,便顺势提起此行的第二个目的。


    “哦?你说说看。”高育良饶有兴趣地看着儿子。


    高梓阳开口说道:“第一个是京州市光明区分局副局长赵东来,他现在正好是副县级干部。”


    没错,他打算帮父亲物色一些可用之才,同时也借此机会扩大汉大系的影响力。


    赵东来无疑是个不可多得的实干型人才。


    “他这几年刚升到正科级。”高育良皱起眉头。


    高梓阳接着说道:“他曾经是您手下的兵,爸,您可以把他重新拉入麾下。”


    “不错,继续说。”


    高育良放下手中的茶杯认真听了起来。


    儿子这个建议确实很有价值。


    作为政法系统的老手,他对京州市光明区分局副局长赵东来自然不陌生。


    如果能收归己用,无疑是一员干将。


    不过有一点让他有些犹豫,赵东来并不是汉东政法大学派系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