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觉得这个价格还算合理

作品:《综影视:我爸高育良,商海狂飙!

    “都已经到位了。”


    “好……”高梓阳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


    “这张纸你看看就行,让投资部的人按上面的内容去操作。”


    “接下来我会在这里待上半个月。”


    “白银期货最多能用多少杠杆?”


    倪巧曼回答道:“九倍。如果想要超过九倍的杠杆,就必须联系汇丰银行,但这样可能会增加风险。”


    “那就用九倍的杠杆操作吧。”高梓阳可不想受制于人。四百万美元乘以九倍杠杆就是三千六百万美元。有了这笔钱,他已经足够操作了。


    “先去酒店休息吧。”高梓阳对前面的司机说道。坐了三四个小时的飞机,他也确实累了。


    转眼间,半个月过去了。时间来到了七月底。


    这半个月里,高梓阳基本上就是在两地奔波——不是在酒店,就是在艾瑞斯资本的办公室。除了这两个地方,他几乎哪儿也没去。


    内地的高考成绩在二十几号就公布了。


    不出所料,高梓阳以满分750分的成绩成为全国高考状元,同时也是历年来的第一个满分状元,更是唯一的满分状元。


    得知这个消息时,高梓阳暗暗庆幸自己没在京城或者长阳,不然肯定会被各种事情烦死。


    即便如此,他还是接到了四个电话:一个是妈妈吴淑芬打来的,另一个是钟小艾打来的;剩下的两个则是叶佳和高启兰打来的。


    自从高考成绩公布那一刻起,高梓阳的妈妈吴淑芬就接到不少高校的电话,抱怨个不停。


    毕竟吴淑芬在汉东教育界是个名人,在全国教育系统里也算有些名气。


    所以各大高校基本都有她的校友或同学。


    找不到儿子,自然就直接找吴淑芬了。因此,她也被折腾得够呛。


    只要汉东大学没什么要紧的事,吴淑芬通常都会乘车前往长阳市。


    原本高梓阳是打算几天前就回去的。


    不过他转念一想,自己一回去肯定会被各大顶尖学府的招生办盯上,为了避免麻烦,他干脆打消了回内地的念头。


    ………


    这天下午,在艾瑞斯资本的董事长办公室里。


    “高少,所有的期货都已经清仓了!”倪巧曼兴冲冲地走进他的办公室。


    现在她对高梓阳佩服得五体投地。


    仅仅用四百万美金,就在短短半个月内撬动了三千六百万美金,并且在国际白银期货市扬上赚到了五千七百万美金——而且还是美元!


    如果艾瑞斯资本有更多的本金,比如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美金,这次的收益至少也有十几个亿。


    “高少,要不要再做一笔?”


    倪巧曼显然已经被这种盈利的快感冲昏了头脑,清仓的时候她可是心疼得不得了。


    “要学会适可而止。”


    高梓阳目光严肃地看着她,说道:“我们这次能赚这么多,主要是因为本金少,撬动的资金也相对有限。”


    “如果我们有五千万美金,用这笔钱去撬动四五亿美金进入白银期货市扬,那必然会吸引到一些大鳄的注意。”


    “并不是资金越多就越能获取更多的利润。”


    高梓阳继续解释道:“当资金量过大时,你的投资就会被固定在一个点上,而我们的资金量小,反而可以充当游资,这边打一枪换个地方,那边再打一枪又换一个阵地。”


    “……我明白了……”倪巧曼认真地点点头。


    经过这一番提醒,她也冷静了下来。


    是啊,她只看到了赚了多少,却忽略了如果亏了会怎样。


    毕竟,期货市扬是风险最大的交易市扬之一,可能上一秒你还赚了几千万,下一秒就可能倾家荡产。


    “嗯……”高梓阳微微点头,随后问道:“事情查清楚了吗?”


    “查清楚了。”倪巧曼将一份文件放在办公桌上。


    “这是哪家公司的信息?”高梓阳问。


    “这家公司有内存、电子线路、电子显示屏以及MCU处理器的生产车间,还设有一个芯片研究室。


    虽然规模在行业内不算大,但业务种类非常齐全。


    由于高丽正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低迷,再加上高丽银行收紧了贷款业务,这家公司现在已经难以维持下去了。”


    高梓阳看完资料后,露出了一丝笑容。


    “原来是一家MP3代工厂,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这家公司正好符合他的需求,尤其是它的电子线路、电子显示屏和MCU处理器,都是授权贴牌经营的,这意味着这家公司完全有能力自主生产。


    “这家公司值多少钱?”


    高梓阳直接问道。他已经有意收购这家公司。与其从零开始组建,不如直接接手一家现成的企业,之后再扩大规模就好。


    “投资部门对这家公司进行了估值。”


    倪巧曼汇报说,“这家公司负债一百五十亿韩元,共有七百多名普通员工、一百四十五名工程师以及一百三十多名管理人员,这些人已经有两个月没领工资了。


    目前来看,大概需要两百五十亿韩元才能完成收购。”


    “两百五十亿韩元……差不多两千多万美金吧。”高梓阳心里盘算着,觉得这个价格还算合理。


    高梓阳对韩元做了一个大致的计算。


    “嗯……”倪巧曼点头回应。


    目前美元与韩元的汇率为1比1250,也就是说,一万美金兑换成韩元,大概是一千两百五十万韩元。


    想到这里,高梓阳不禁感慨:“这半导体行业还真是耗资巨大啊!”


    仅仅一家即将破产的企业,就需要投入两千万美金,相当于一亿六千万元人民币。


    而这家公司的年产量大约是五百万台MP3,其主要客户就是三星,目前三星持有这家公司30%的股份。


    然而,三星正在进行资源整合,无论是代工厂还是研发部门,统统被归并到三星电子旗下。


    由于这家公司与三星电子的业务存在重叠,三星也只能将其抛弃。


    正因为如此,这家公司才陷入了濒临破产的境地。不过,这也正好便宜了高梓阳。


    他说道:“去联系他们,谈收购这家公司的事宜。”


    “好的。”倪巧曼立刻答应下来。


    “我等你的消息,谈妥后我们再去实地看看。”


    高梓阳打算亲自考察一番,他还计划将部分设备搬迁回国,并以韩国公司为中转站,用韩国公司的名义购买更多设备,再通过正常渠道运回国内。


    不过在此之前,他需要先在纽约注册一家公司,以投资公司的名义完成这次收购。


    否则,韩国方面绝不会同意这笔交易。


    毕竟现在西方对华夏的打压和科技封锁相当严格。


    如果直接把设备运走,韩国海关肯定不会放行。


    因此,高梓阳不得不采取一些特殊手段——比如将这些设备有计划地拆解,伪装成电子垃圾后再运往华夏。


    这虽然听起来有些狼狈,但却是早期华夏科技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尤其是像先进的半导体加工设备,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慢慢积累。


    安排好这件事后,高梓阳又转向港岛股市。


    他对99年的港岛股市非常熟悉,尤其是那些短期内暴涨暴跌的股票。


    一眨眼,一个星期过去了,在他的操作下,艾瑞斯资本再次获利两亿一千一百万港币。


    按照当时港币兑美元8点几的汇率,这些钱折合美元约为两千六百多万。


    加上之前赚取的五千六百万美金,短短二十多天内,高梓阳已经累计赚取八千一百多万美金。若换算成人民币,这笔财富高达六七亿元。


    有了这笔资金,高梓阳终于可以着手实施自己的科技帝国计划了。


    经过一周的沟通,倪巧曼也成功与韩国那边达成初步协议,接下来只需要敲定细节即可。


    这边,高梓阳也在为离开做准备。


    他先是转账四千一百万美金给纽约新成立的一家中子星投资公司,随后又转了两千万美金给国内的艾瑞斯资本,这两千万将成为昊阳科技的启动资金以及前期建设费用。


    为了规避风险,昊阳科技必须披上一层外衣,而这层外衣就是来自国外的资本支持。


    高梓阳这么做也是无奈之举。


    生产MP3还好说,目前国内工厂已经能够承接一些低端产品的代工订单,但如果想首发MP4,就必须借助这样的方式。


    尽管高梓阳早已设计好了图纸,甚至连生产流程和工艺都规划完毕,但他仍然缺乏关键的东西:机床、设备和生产车间。


    这些问题显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


    即便在国内,也找不到一家能够提供相关设备的企业。


    像这样的高科技产品,只能依赖从海外进口。


    这正是他创立中子星投资公司的初衷——简单来说,就是并购那些小规模的半导体公司,并建立一些实验室和研发中心。


    不得不说,在当今这个时代,有一个现实我们不得不面对:无论是技术本身,还是技术研发的人才,国内与国外相比确实还有不小的差距。


    这话听起来可能刺耳,甚至让人有些气馁,但事实就是如此。


    高梓阳的计划非常明确:在巴黎、纽约、东京以及汉城等地布局,重点吸引科研人员加入。


    等到时机成熟时,再把这些人才和实验室一起带回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