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这人坏透了
作品:《资本家小姐携巨额家产下乡随军》 “你胡说!!”
“我不信,不可能!!”
“表姐,你回来,你说清楚!”
……
冷云浣才懒得理他这份呢,她是来找裴溯溟的,想知道荧惑的事情都解决了,他们什么时候可以起程回京市。
结果一口气听了两个八卦。
“我不信!”
“你胡说,不可能的,小辉是我的儿子,是我怀胎十月拼了命生下来的孩子,怎么可能呢?”
“爸,你这报告是哪里来的?你别骗我。”
一个女人声音颤抖的重复着刚才在楼下李东辉的那番话。
不同的是,一个是难以置信,另一个是舍不得。
余阀一脸严肃,
“丽丽,这已经不是家事了,这份材料是我跟507研究所要的,你接受事实吧!”
“18年前,郑妮跟你几乎同时怀孕,李刚骗郑妮说她生下的孩子,出生不到10天就夭折了。”
“然后在你生下女儿后,把他和郑妮的孩子跟你的女儿掉包,还买通医生,说你不能再生,让你带上节育环。”
“郑妮后来发现小辉是她的儿子,李刚就说是为了她们母子好,然后以李东辉的前途威胁郑妮不能跟亲生儿子相认。”
“郑妮为了儿子,铤而走险,让自己表哥设计捏造举报霍千山的资料。”
“李刚又让乔翠莲安排革委会废了霍千山的一只手臂。”
“他早就知道捏造的材料扳不倒霍千山,所以使坏想把老霍变成废人。”
余丽丽看着余阀的嘴巴一张一合的,整个人就像听天书一样。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已经是军长了呀!”
余阀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痛心疾首,
“你还不明白吗?他想当司令啊!”
余丽丽回想起过往种种,心终于死了。
“他哪有那个能力当司令,那些军功除了最开始救了全村人的命,其他都是他蹭来的,他还想当司令。”
冷云浣靠在门上,没有进去打扰。
因为这不是余阀和余丽丽单独说话的父女会面,而是有政委,指导员参加的问话会议。
“救人,怕也是假的!”
余阀这句话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余丽丽身体踉跄一下,向后倒去,冷云浣稳稳的接住了她。
对于余丽丽来说,她跟李刚的感情始于崇拜,那个年代女人都崇拜英雄,谁不希望能高嫁。
但余丽丽选择了下嫁,就是因为被李刚救人的事迹感动了。
那是李刚一生唯一一个一等功。
可如今余阀说连救人都是假的,余丽丽忽然觉得自己的人生就是个笑话。
她一直引以为傲的丈夫是个骗子,一直用心培养的儿子不是亲生的,一直当闺蜜一样的妇女主任把她像傻子一样玩的团团转。
她受不了这个打击,晕过去了。
大家七手八脚的把人送去了军医院。
在医院走廊上,冷云浣问裴溯溟,
“你们问完了吗?她什么都不知道,眼看李刚那些事也不可能跟他说,干嘛非要难为余丽丽呢?”
裴溯溟叹口气,
“是余司令的意思,这事儿如果他自己去说,余丽丽肯定不信,搞不好会一条道跑到黑。”
“所以余司令才把大家都叫上,想让她清醒。”
冷云浣觉得心累,可怜天下父母心。
“李刚当初救人是假的?”
裴溯溟点点头,
“救人那件事是真的,但怕不是他救的。”
“冒领功劳啊!”
“真是个狠角色,一身功劳全是假的,还能混上军长。”
冷云浣本来就是随便吐槽的,没想到被从病房走出来的余阀听到了。
“小冷同志批评的对,都是我们认人不清,尤其是我,必须做深刻的反思和检讨。”
“我准备处理完李刚的事,就引咎辞职,把司令的位置给老霍去做吧!”
冷云浣赶忙摆手,她不是故意的,就是习惯性吐槽。
裴溯溟握住她的手,让她放宽心。
其实余阀的这个决定,会议上已经提过了,组织上也口头同意了。
新老更替本就是常态,只是事情赶到这里了。
“对了,小裴,我这边查到一个重要线索,是关于当年李刚冒领救人军功这件事的。”
“有当年被救的村民反应说,那个战士是南岛口音,左边眉骨里有一颗痣,如今年龄大概六十岁上下,你看能不能协助查一下。”
裴溯溟答应的时候,冷云浣脑海里电光火石的想起一个人来。
“那个救人的战士,是不是因为救人眼睛受伤了?”
余阀都转身准备回病房了,听到冷云浣这么问,豁然回头。
“你怎么知道?”
冷云浣也很震惊,
“这人我认识。”
这下余阀和裴溯溟同时看向她。
余阀想的是,507研究所就是神通广大。
裴溯溟则想起了冷云浣说的南岛渔村那个抗战老兵。
“你是说……郑大爷?”
冷云浣猛猛点头,
“他大概65岁左右年纪,要不是遇见我眼睛就瞎了,去过那个战场,眉骨有颗痣。”
余阀大喜过望,原以为想找人无异于大海捞针,却没想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怪不得霍千山说冷云浣就是个福星,果然如此。
“这样,我让关萍去把老人接来西南军区,我们确认后再把他送去京市。”
冷云浣一听,
“也好也好,那我们要不就从这边一起去京市吧!”
说着从布包里掏出全国妇联的那封信递到裴溯溟面前。
“哇!还得是我媳妇,就是厉害!”
这话裴溯溟早就在心里说过无数遍了,如今能光明正大的显呗媳妇好开心。
? ?)?*??
冷云浣也满眼笑意。
余阀心里拔凉拔凉地。
看看人家小裴娶的媳妇,再看看自己女儿选的丈夫,一把辛酸泪呀!
第三天,关萍带着郑大爷来到了西南军区。
同时派去接当年被救村民的战士也回来了。
双方见面抱头痛哭,那段尘封在硝烟里的记忆,得以重见天日。
原来郑大爷跟李刚是同一个班的战士,当年郑大爷以一己之力救了一个村子,受了很重的伤。
养了大半年才好,
李刚便趁机冒领军功上报,又想办法在郑大爷归队前,以受伤身体无法承受高强度训练及任务为由,把他调去了其他部队。
再加上郑大爷不争不抢的性格,这件事居然就这么瞒天过海的成了。
后来郑大爷几次出任务差点死了,里面要是细查都有李刚的手笔。
这人坏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