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老兵

作品:《资本家小姐携巨额家产下乡随军

    按照当时的购买力,一匹布大概是40米左右,每米1.2元钱,一匹布的价格就是48元。


    如果是纯白布,大概是1.1元钱每米,一匹布就是44元。


    的确良会贵很多一米需要8元钱,一匹布的价格就是320元。


    再说花胶,那花样品相可就多了去了,比如金钱鳘鱼,又叫做黄唇鱼,是花胶中的极品,后世每斤价格都得三四百万。


    就算冷云浣上一世是影后,也只吃过一次,在和平饭店,小小一盅就要四位数了。


    还有白花胶,是名贵小鱼种黄姑鱼的鱼鳔,个头很小,却很贵,1000多块一斤。


    赤嘴鳘鱼胶,产于湛江,南岛一带海域6000左右一斤。


    冷云浣跟裴溯溟一路从村口走过来看到的大多是这种,也是上一世冷云浣常吃的品类。


    “哎呦一匹布我家这点花胶可不够换的,就门口你看到那些,最多换四米布。”


    冷云浣一琢磨大概也就了解这个年代花胶的行情了,赤嘴鳘鱼胶也就20块左右一斤,这可太抵了。


    “那大姐我们俩中午还没吃饭,想吃点南岛特色菜,你看能不能帮弄几个家常菜,我们也用布抵,可以吗?”


    听冷云浣这么说,大姐可高兴了,把手里晾了一半的衣服都放地上了。


    赶忙招呼自己姑娘出来晾衣服,


    她则走过来打开了院门,


    “大妹子快进来,说说想吃点啥?大姐这刚好有活的螃蟹,能给你整个和乐蟹,文昌鸡也能做。”


    裴溯溟拉着冷云浣进了小院,坐在了石凳上。


    “大姐,我们还想尝尝东山羊和加积鸭,不知道你方不方便?”


    其实裴溯溟想的是中午吃两样,晚上吃另外两样,但又想碰碰运气,让冷云浣都尝一尝,所以就顺嘴问了。


    没想到大姐答应的很痛快。


    “那咋不行,都有,都有。”


    说完就又冲着屋里喊了句什么,这次出来一个半大小子,


    “去你二叔家抓只肥鸭子,跟他说过两天我给他家妞妞做两套衣服送过去。”


    男孩应声就去了。


    完事大姐才扭头跟两人说,


    “这一个菜换2米布,我再给你们整两个小凉菜,做两碗清补凉,米饭管够,你们看行不行?”


    冷云浣听完裴溯溟的翻译连连点头,


    “大姐我给你十五米布,你帮忙搭个搭个,看看谁家还有晒好的花胶,成色跟你家这种差不多的,我都拿布换。”


    大姐一听这可太行了。


    “行的,行的,你等着大姐我呀给你们弄只羊腿去,再去给你问问谁家愿意换花胶。”


    说完一边往外走,一边朝屋子里喊,这回出来的是个婆婆。


    出来给冷云浣他们送了两碗清补凉。


    两个大海碗,要是喝完,估计也不用吃别的菜了。


    里面红豆,绿豆,芋头,南瓜,芒果,菠萝,释迦果肉,百香果,红枣,凉粉,仙草冻,配上椰子水,冰冰凉凉的,可太开胃解渴了。


    见冷云浣喝了一口,舒服的眯起眼睛,裴溯溟比自己喝都开心。


    送完清补凉,奶奶又拿出来一盘海瓜子,炒好的,放了九层塔和紫苏,吃起来真的像是嗑瓜子一样。


    冷云浣突然觉得海边的生活,有了美食的调理,似乎也不像想象的那么枯燥无趣。


    大姐一阵风一样,去的快,回来的也快。


    这个小渔村不大,也就二十几户人家,算起来大概大郭家屯一半大小。


    大姐回来时左手拎着一条羊前腿,右手的网兜里装着的全是花胶。


    成色虽然有差别,但冷云浣还是一眼就看见了里面有几块是金钱鳘鱼的花胶,那可是天价胶啊!


    大姐把羊腿放进厨房,又把自己家的那几块花胶也放进网兜里,这才拿给冷云浣。


    “大妹子,我算了算,差不多刚好换你一匹布。”


    冷云浣不知道她跟村民们怎么交涉的,怕违反了村里的规矩。


    比如大郭家屯,如果有人有门路接了外村盖房子的活,那边需要四个壮劳力,接活的人家里人不够,就会问村里关系好的人家愿不愿意去。


    有时候管饭,不给钱,给东西,或者给票,有时候直接给钱,就像冷云浣刚到时,请大虎和三虎盘炕。


    这时候接活的人是会有差价赚的,俗称宾缝儿。


    所以冷云浣没直接问,而是指着成色明显不同的四块花胶问大姐,


    “这几块好像不太一样,是谁家的?”


    大姐以为她嫌弃,赶忙找补,


    “哎呦,我也没注意看,这是老郑太太家的,他家就老头老太太在家,两儿子出海去了,她说这几块鱼胶,本来是要给坐月子的儿媳妇换两只老母鸡的。”


    “可小孙子出生了还没做小衣服主要也是没票买布,这不听说有棉布,颜色也算合适,就跟我换了。”


    “老郑头是抗美援朝的老兵,咱们这村子都很敬重他。”


    “我看着除了颜色,其他都还挺周正的,就收了。”


    “大妹子,你要是觉得不合适,我可以给她送回去,我也是发现她这个不一样,说好的能换2米布。”


    冷云浣赶忙摆手,金钱鳘鱼的确不常见,花胶在这会儿还没被商业化,在没有分出等级的时候,认不出来,或者有眼不识泰山的情况,比比皆是。


    也难怪。


    但冷云浣记下了,等会吃了饭得去那家,补一点东西给老人家,不知者不怪,知道还占便宜,就是抢劫了。


    冷云浣又不是爱贪小便宜的人,她也不差这点东西。


    大姐手脚麻利,不到一小时,就把四个菜整上桌了,都是挺大份的,眼看两人根本吃不完。


    冷云浣便招呼大姐一家人一起吃。


    大姐坚决不肯,人家是用布换的,相当于付了钱的,自家人哪能上桌。


    吃的差不多了,冷云浣就起身说去车上拿布,裴溯溟坐着没动,两个人都走了不像话。


    冷云浣出了院门,往东走不远,就见到了大姐嘴里描述的老郑家。


    此时此刻郑家的两个儿子已经回来了,正抱着脑袋蹲在门口,看样子有点崩溃。


    但他们嘴里说的什么,都是土话,冷云浣听不懂。


    没了裴溯溟这个人工翻译员,冷云浣就把机器翻译员放出来了。


    机器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