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最膈应这样的人
作品:《资本家小姐携巨额家产下乡随军》 话出口了又觉得不对,都快下雪了哪里来的小蜜蜂。
开拖拉机的小伙子和拖拉机都是村长跟附近的肇源农扬借的。
现在人都接送到地方了,小伙子也不多留,东西和人都卸下来,就开车走了,再晚就过饭点了。
这车和油,人家大郭家屯都是给了粮食的,他过来接人农扬也是算了工分的。
所以不好意思留下来吃饭,再说眼看村长也没有留他的意思。
小伙子一走,柴峰便走到村长面前,把路上发生的事儿,简单说了一遍,自动隐藏了冷云浣一筐接一筐,疯狂吐露歇后语骂人的那段。
村长一听,看秦美玲的眼神都变了。
刚才是同情,他以为女孩子第一次离家,心里难受,咱们这条件又不好,所以哭了一路,脸都哭山了。
哪曾想来了个难伺候的娇小姐。
最烦这种人,活干不了一点,还一天净惹事,起刺儿,个愣子。
“男知青都去西屋,刚好还有四个位置。”
村长把烟袋锅子往鞋底子上磕了磕。
他说完,除了朱桂山以外的三个男知青,二话不说就提着行李进屋了。
他们是上午下车的,一直坐着拖拉机突突了一路,现在眼瞅着都下午了。
在路上喂了四五个小时的冷风,又饿的前胸贴后背的。
整个人都不好了,谁不想进屋暖和暖和。
说完了男知青,村长又转头跟两个女知青说,
“女知青这边就剩下一个空位置了……”
话才说了一半,秦美玲手上拎着自己的小皮箱,一转身就冲进了东屋。
把村长都给整傻眼了。
然后就听到一声尖叫,
“啊!有老鼠,怎么是集体宿舍,没有单人间吗?”
说着秦美玲又出来了。
她进屋才发现屋里有两铺炕,朝南的炕上并排放着四个行李,满满当当的。
朝北的炕上只有三个行李,正好有一个空位。
她刚把自己的小行李箱放上炕,就看到墙角有一只灰色的大老鼠,一窜进洞里去了。
这可把她吓得不轻。
村长见这人数泥鳅的,他话才说了半句,这人刺棱进去了,刺棱又出来了。
瞬间脸就黑了,
“那边有个单人间,原来是放杂物的仓房……”
这次村长的话又没说完,秦美玲就跟上次一样,风一样的跑去了院子靠东头的角落里,一把推开了仓房的门。
这次连进都没进去,就又退了出来。
这间是单间,且也只能是个单间,最多放一张单人床,一个小桌子,就没有别的地方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屋里没床,也没炕,就在窗户根底下,地上铺了一溜干草。
大冬天的这怎么住?
秦美玲眼珠子一转,房门也没关,掉头又冲回了集体宿舍。
“村长,我住这边,我胆子小,一个人住害怕。”
说完也不管村长同意不同意,就招呼朱桂山给她放行李。
朱桂山全程一言不发,在心里盘算着,无论是秦美玲把人都得罪完了,待不下去,还是村长不待见她待不下去。
总之只要秦美玲待不下去,写信给家里要回城就行。
所以无论秦美玲闹的多凶,他都一言不发。
村长刚把烟灰磕了,这会儿又从兜里掏出烟丝,给小烟袋锅续上了。
火柴一点,云山雾罩。
这才转向冷云浣,
“冷知青,你去看看那个小屋,看看能行不,要是能坚持,我明天让人来给你盘炕。”
冷云浣没动,她得等村长把话说完。
果然,村长又吧嗒了两口烟,
“要是不行,你就去我家里,跟我老闺女挤一挤,现在土地都冻住了,等明年开春才能再盖房子。”
冷云浣本来就想自己盖房子住的,没想到还能捞着个单间的待遇。
立刻提着行李进了屋。
这屋的确是小了点,但小有小的好处。
盘个一米二的炕,床头再放个小桌子,门后有点空间打一面墙的柜子,窄点的,留出门那么宽的过道,也就差不多了。
对于冷云浣来说刚刚好。
屋子小不会被人打扰,就算再来新知青,也不可能安排跟她住。
这样她想进出空间,拿东西就方便多了。
因为一米二的床,放上行李,炕柜,就只剩90公分了,也就是她瘦,胖点都嫌窄。
“行的,村长我看这里挺好的,我就住这吧,明天麻烦你请人帮忙盘炕。”
“不知道咱们村有没有木匠,我想打个炕柜,在门后再打个窄柜。”
“盘炕和打柜子我都自己出钱,不过我不会做饭,管不了饭,盘炕就请两个人干活,一个人一天8毛钱。”
“柜子就按照用料和人工给,该多少就多少。”
村长听冷云浣这么说,眼前一亮。
他听说两人路上吵架了,就怕又来一个秦美玲那样,挑肥拣瘦的。
他家人口多,自己爹妈,村长两口子,还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就四间房,也实在腾不出地方来。
村里其他人家倒是有空房的,但不是家里有光棍儿,就是死了老婆的,还有老太太嘴损,爱占小便宜了的。
村长也为难,怕知青受委屈,怕以后断不完的官司。
冷云浣愿意在小屋住最好,而且盘炕和打柜子还给钱。
刚好现在秋收刚结束,人们都歇下了,村里的木匠也有时间干活了。
盘炕就让他两个儿子过来干,一天8毛钱,可不少了,平时帮人家结婚盖房的盘炕一天才5毛钱,管饭也都是家常饭菜,不吃饭能多三毛钱,谁不愿意?
冷云浣这里需要的炕不大,两天就能整的利利索索的。
“中,那你今天跟我回家,先在我家对付两天,等炕盘好了,还得晾个两三天才能住人。”
冷云浣本想今天就住下,反正她有房车空间,什么炕不炕的,盘好了她都不一定会睡。
不过这话不能说,看看屋里的情况,也只能跟着村长走了。
也好利用这几天在村长家借住的日子,多了解下村里的情况,还有旁敲侧击的问问舅舅他们的情况。
眼看要下雪了,就算不能在下雪前给舅舅一家平反,也不能让砖窑再被大雪压塌了,先保命要紧,尤其是舅妈,这会儿应该病得更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