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一封举报信

作品:《资本家小姐携巨额家产下乡随军

    顶着这样不堪的名声,再想回头找秦美玲,秦家肯定是不同意的。


    无奈朱桂山在家人的安排下娶了个二婚死了老公带孩子的女人,日子过得没滋没味的。


    后来三十多岁就染上了酗酒的毛病,有次喝多了,歪歪斜斜的走到马路上,被车撞死了。


    眼一闭一睁,重生了。


    这次他可不跟冷秋萍搅和了,他决定抱紧秦美玲的大腿,陪她下乡,培养感情,争取成为秦家的乘龙快婿。


    上辈子他可是没陪秦美玲下乡的,听说秦美玲受不了黑省的冷,才在乡下呆了半年,就写信回家,让家里救她。


    秦父拉着老脸给女儿找了一份流水线上的工作,把秦美玲接回了城。


    所以在朱桂山重生后的计划里,这个乡他一定得陪着秦美玲一起下,还得在这几个月里生米煮成熟饭。


    这样秦美玲受不了跟家里求救,也会带上他一起。


    那他工作也有了,老婆也有了,岳父家又是这么个条件,两个大舅哥再多帮衬的点,人生不就圆满了。


    上辈子他可是一直没有工作的,都是在码头扛包,下湖捞蟹,给人盖房子,搬砖打零工,天天累的臭要死,还挣不了几个钱。


    可如今他在候车室看到了冷云浣。


    立刻心思就活了。


    冷云浣不应该在这的,难道她也有什么机遇不成?


    章雪收了杜伟的钱,帮他设计强睡冷云浣的事儿,冷秋萍跟他温存的时候,是提过的。


    虽然这次一重生就光顾着挽回秦美玲,完全没见过冷秋萍,但算算日子,冷云浣应该已经被算计了才对。


    既然没有……


    朱桂山一边低眉顺眼的,哄着秦美玲,一边在心里盘算,能不能把用在秦美玲身上的办法,放到冷云浣身上。


    他可是听冷秋萍说了,冷云浣手里握着两套房子的地契,还有冷老爷子留下的万贯家产。


    而且没爹没妈,没有其他兄弟姐妹跟她争家产。


    如果能娶到冷云浣,那些钱还不是他的,他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秦美玲也挺好,但爹有妈有不如怀揣自己有。


    再加上冷云浣那小模样,晚上交流感情的时候都不用关灯。


    秦美玲虽然一直盯着朱桂山的眼睛,但男人笑眯眯的,看不出有什么不对来。


    又或者真的只是熟人吧!


    秦美玲是真心喜欢朱桂山的,虽然大部分是因为那副皮囊,但以她的家世,找个什么样的没有。


    可相看了十几个了,就没一个能比朱桂山好看的。


    所以放不下,再加上朱桂山对她爱理不理,就更刺激了她的占有欲。


    怎么说呢?


    王八看绿豆,看对眼了!


    不甘心这三个字是每个女人的大忌。


    遇人不淑,及时止损才是硬道理。


    他们俩这边一个哼,一个哄的,冷云浣完全不知情。


    她的硬座车票是7车,卧铺车厢在2车和3车。


    还好距离不算太远,不然她很有可能累死在从硬座换卧铺的半路上。


    检票上车,找到座位,把两个手提包都塞在座位底下,行李就得踩着座椅,才能放到行李架上了。


    冷云浣到的时候,刚好有个男同志踩着座位在放行李,就顺手帮她也放上去了。


    冷云浣谢过男人便坐下了,距离开车还有十几分钟,车厢里十分嘈杂,都是背着行李走来走去找座位的。


    冷云浣的座位靠过道,这是她刚才特地跟街道发火车票的大姐争取的,很多人其实都想要靠窗的座位,因为可以看风景。


    但冷云浣无比清楚,火车过了安市就是一片萧条,绿树越来越少,最后树叶落尽,天地白茫茫。


    实在没有什么好看的。


    还不如坐在过道方便进出,虽然她只需要坐5个小时硬座,但也不能一直坐着不动,那尾椎骨怎么受得了。


    见冷云浣坐下了,刚才帮她放行李的小伙子也坐到了她对面。


    “同志您好,我叫柴峰,是要去黑省下乡的知青,我看你行李不多,你这是要去哪里?”


    冷云浣并不想跟人攀谈,只淡淡的回了一句,“先去徐市。”


    柴峰眼里闪过一丝失望,冷云浣长的太漂亮了,他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女孩子。


    皮肤又白又细腻,像是祖母的那块传家宝羊脂玉一样温润透亮。


    巴掌大的小脸,看着乖乖巧巧的,有大家闺秀的气质。


    可惜她不是去黑省下乡的,还以为座位靠的这么近,又都是年轻人,都是去黑省下乡的呢?


    虽然失望但柴峰还是没放弃。


    “你是去投奔亲戚吗?”


    冷云浣抬眼看了看柴峰,这人眼里没有算计,可能单纯就是想聊天。


    “换车。”


    只可惜冷云浣不想聊天,吐出两个字后,就起身离开了座位,往两节车厢的连接处去了。


    她上车的时候,看到那个位置有一个小小的乘务员办公室,就想去问问这列火车有没有餐车。


    她可不想四十多个小时都啃干巴馒头。


    房车空间里有几十盒从国营饭店打包的饭菜,但就这么拿出来实在太扎眼了,不如去餐车转一圈,掩人耳目。


    两节车厢交界处的这点地方,留出过道,就没多大了,只够放一个小方桌,再加上乘务员一个人坐下的地方。


    很是狭窄。


    冷云浣起身时,车厢已经基本坐满了,还没到发车时间,乘务员都站在火车门边的站台上等时间。


    见冷云浣又下来了,乘务员有点诧异。


    “忘带东西了?”


    “不是,同志我想问下这列火车有餐车吗?”


    7车的乘务员是个四十岁上下的大姐,见冷云浣问餐车,上下打量了几眼。


    “这车还是试运行,硬座没有餐车,早中晚都有乘务员推车卖盒饭。”


    “餐车在4号车厢,只供卧铺的客人使用。”


    “谢谢您!”


    冷云浣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道了谢,就回车上了。


    再坐下来,六人位全满。


    冷云浣对面坐着柴峰和两个女孩子,看穿着打扮应该也是下乡知青。


    柴峰正跟她们聊的热火朝天,三人的话语间满是对下乡生活的美好憧憬。


    冷云浣这边,除了她还坐了一对老夫妻,面容萧索,但目光坚毅。


    估计是被举报下放去黑省的。


    这个年代坐长途火车的75%是知青,20%是下放人员,还有5%是出差探亲访友的。


    看到老夫妻抱在怀里简单的行囊,冷云浣不由得想起了自己这次去黑省下乡的目的。


    她的舅舅一家年中被人举报,下放到了黑省哈市风筝县下辖的大郭家屯改造。


    这也是原身这么久都跟二叔一家相安无事,却偏偏这一年出事的其中一个原因。


    舅舅在京市,是外交部的翻译官,经常陪同领导出国,原本是不会波及到他的。


    可一封举报信,改变了一家人的命运。


    虽然书中没有提及是谁写的举报信,但冷云浣怀疑是二叔一家在搞鬼。